(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二声现象复习习题课件.ppt
《(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二声现象复习习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二声现象复习习题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二 声现象,五年中考,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组 2014-2018年山东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8湖南衡阳,16,4分)(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 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答案 ABD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声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所以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故B正确;在10 m2的 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房间太小,回声和原声混在
2、一起,不容易区分,故C错误;宇宙 飞船的太空舱内充满空气,所以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故D正 确。,2.(2018湖南怀化,7,3分)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答案 A 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辨别不同的乐器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故 C错误;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比如超声波清洗眼镜就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故D错误。选A。,3.(2017湖南长沙,16,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
3、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 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答案 C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有关,A错误;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但声音需在介质中传播, 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错误;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真空不 能传声,D错误。,解题关键 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而声音通过介质传到人耳,人才能听到声音。,易错警示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注意条件。,4.(2017湖南常德,3,3分)对下列四幅图中的物理实验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4、),答案 A 乒乓球弹开得越远,表明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错误;蝙蝠靠超声波定位,C错 误;“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错误。,解题关键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2017湖南邵阳,20,2分)君君同学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古诗碑帖。诗 中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客船上的。,答案 空气(气体),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其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题关键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 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6.(2016湖南湘西,16,3分)入夏后,江南进入了多
5、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 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得 (选填 “快”或“慢”)。,答案 快,解析 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 m/s,光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 m/s。在雷雨天气中雷 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而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在空气中光比声音传播得 快。,解析 t空气= = =0.025 s 由于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 200 m/s,从长8.5 m的铁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t铁t空气,两时 间间隔小于0.1 s,所以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7.(2015湖南衡阳,22,2分)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
6、.1 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 m 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 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为340 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 200 m/s),答案 0.025 1,思路分析 由于铁管和空气都能传声,分别算出声音从铁管传来的时间t1,从空气传来的时间t2, 判断两次时间间隔是否小于0.1 s,若小于,只听到一次;若大于,则听到两次。,易错警示 只考虑声音传播时有铁管和空气两种介质,忽略人耳的区分能力,就容易误以为听 到两次敲打声。,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1.(2018湖南张家界,1,2
7、分)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 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 C 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是模仿声音的音色。,2.(2018湖南常德,7,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答案 C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故A正确;将要上钩 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
8、跑,是因为鱼听到了声音,说明水可以传声,故B正确;“低声 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C错误;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正 确。故选C。,3.(2017湖南怀化,1,3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答案 C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从 而判断出是蛙声。,解题关键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4.(2016湖南益阳,10,3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
9、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答案 A 读图可以知道,三幅图中,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振动的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只有图形的形状不同,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音色。故选A。,解题关键 由波形图的形状不同,判断出甲、乙、丙的音色不同,由波形图中振幅相同,得出 甲、乙、丙的响度相同,通过波形图中频率相同,可知甲、乙、丙的音调相同。,解题技巧 根据波形图的形状、高低、疏密分别判断出音色、响度、音调是否相同。,5.(2017湖南株洲,19,2分)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 (填“之内” 或“之外”),且听觉范围要广得多
10、,频率分布的这种特点便于同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同时 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映山红,人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声音 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答案 之内 音色,解析 由于听觉范围广得多,所以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肯定处于听觉频率范围之内;由于 人的发声结构有微小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从而判断出是谁的声音。,解题关键 了解人或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于发声频率范围;理解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可以 判断是谁的声音。,6.(2016湖南衡阳,17,2分)联欢晚会上,演员正在表演二胡独奏,二胡发声是由琴弦 产生 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
11、改变声音的 。,答案 振动 音调,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改变按压位置使琴弦振动快慢改变,改变了音调。,解题关键 一切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改变手指按压位置,实际上是改变琴弦的 长短,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弦越短,音调越高。,知识拓展 音调的高低可以通过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来改变。,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与声的利用,1.(2018湖南长沙,16,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 D.声音
12、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答案 B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错误;水中倒立的花样 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表明运动员可以在水中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播声音,B正确;逢年过 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但如果妨碍了 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就是噪声,C错误;声音在真空中 不能传播,D错误。,2.(2018湖南邵阳,11,2分)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 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 放假回家,先到网
13、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mp3到U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 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 B.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 C.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 D.使声能转化成电能,答案 D 电子鞭炮声是录制的,声音逼真,A正确;电子鞭炮可以随意调节响度,B正确;电子鞭 炮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安全和环保,C正确;电子鞭炮的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声 能,D错误。,评析 该题中用电子鞭炮声来代替传统鞭炮,优点是轻松避免火灾,不留垃圾,更加安全、环 保。,3.(2017湖南衡阳,1,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14、 )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 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答案 C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吸收声音,减小回声,A错;“B 超”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B错;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运动员离发令枪很近,他们听到枪声可 以快速起跑,但此枪声传到百米外的终点计时员的耳朵还需要一定时间,这样会导致时间测量 结果偏小,不准确,但是光传播一百米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看到冒烟开
15、始计时更准确,C正 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而不是在传播过程中,D错。故选C。,4.(2017湖南郴州,5,2分)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 弱噪声的是 (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答案 C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在道路两 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B.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 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
16、声,故C符 合题意;D.在纺织车间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解题关键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显示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5.(2016湖南郴州,8,2分)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答案 B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都是利用声 传递信息,排除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正确选项为B。,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B组 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1.(2018安徽,13,3分)如图所示,
17、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 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答案 C 敲击瓶子时发出的不同音调的声音,是由瓶子与水柱共同振动而发出的,故A、B错 误;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审题关键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对瓶上端吹气的时候,发声
18、体是不同的。,2.(2017山西,12,3分)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 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 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答案 B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石头振动产生声音,A项错误;“类似青蛙鸣叫”说明发出 的声音和青蛙叫声相近,说明音色相近,B项正确;“变得格外响亮”说明声音较大,是响度较 大,C错误;“呱、呱”的回声如果
19、不是无规则振动产生,不一定是噪声,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 B。,3.(2017北京,25,2分)(多选)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 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 C.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 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答案 BC 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 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所以A错 误;B中有两个可检验的变量:波长和波速,所以B正确;C中有两个可检验的变量:音调高低
20、和钟 体大小,所以C正确;D中只有一个变量:电流的频率,所以D错误。故选B、C。,解题关键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必须包含两个及以上明确的变量,并且它们都是可观察或可测 量的。,易错警示 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是个科学问题,但它缺少自变 量,无法探究。,4.(2016山西,12,3分)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 月。下面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进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答案 C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弦停止振动,发声停止,故A错;声音
21、传播需要介质,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二胡声 若影响他人休息、学习等,就成为噪声,故D错。,评析 考查声的产生、传播,噪声的定义。,5.(2015山西,12,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 A 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 B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鼓面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22、 C错;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6.(2018河南,3,2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答案 反复弹起 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看到溅出水花(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箱,看 到烛焰跳动;将发声的音叉靠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 ),解析 正在发声的音叉本身在振动,音叉振动可使乒乓球反复弹起。发声体振动过程不便于 观察,所以应当利用转换法来设计实验。例如: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中;将蜡烛靠近正在 发声的音箱等。,思路分析 有些发声体的振动现象
23、不便于被观察到,可以通过转换法的科学思想来设计实验, 将振动过程显示出来。,知识拓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 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7.(2018云南昆明,11,2分)图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这个现象 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 能。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 不闻声响。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你的判断是: (填“有”或 “无”)。,答案 内 有,解析 流星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流 星划过天空时一定会引起空气
24、的振动,故一定会发出声音。,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1.(2018湖北武汉,10,3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 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答案 C 本题旨在考查声的相关知识。用嘴吹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 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 的,故B说法正确。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专版 2019 中考 物理 专题 现象 复习 习题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