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限时集训.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0 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出现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它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条件下,为促进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机联系并相互制约的机制、制度、组织、决策等方式而形成的复合体。这种经济是(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C “混合经济” D “新经济”C 从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可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应是“混合经济” ,C 项正确。21993 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
2、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 【导学号:61600137】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D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故 A 项错误;“政府干预,全面调控”是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表现,故 B项错误;“削减开支”与“增加福利”本身是矛盾的,故 C 项错误;克林顿认为“干预主义”和“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都不是灵丹妙药,为此他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推行了政
3、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 ,故 D 项正确。3(2017怀化高三模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 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 )A每个公民都享有福利权B对社会福利实行统一管理C福利要求体现均一性原则D福利建设制度化、体系化D “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反映了每个公民都享有福利权, “Unity,即建立
4、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反映了对社会福利实行统一管理,只反映了部分信息,故 A、B 两项错误;“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没有体现均一性,故 C 项错误;2“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体现了福利建设制度化、体系化,故 D 项正确。4下图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1947 年和 1970 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由此可见( )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经济
5、逐渐兴起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B 从 1947 年和 1970 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的变化并不能推断出整个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概况,故 A 项错误;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幅增长受制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出现,故 B 项正确;材料论及的是关于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工业比重变化,与发展中国家无关,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缺乏论据,故 D 项错误。5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 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
6、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体现了英国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增大市场自由竞争活力,与亚当斯密倡导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相适应,故 A 项正确;重要产业收归国营是资本主义国家行政干预加大的体现,与亚当斯密倡导的经济原则不符合,故 B 项错误;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调控原则,故 C 项错误;扩大失业救济范围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调控原则,故 D 项错误。6下面是美国三大产业占 GDP 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50 7.0% 38.0% 55.0%
7、31980 2.5% 33.4% 64.1%2006 1.0% 20.0% 79.0%上表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 表格中数据占比显示第二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体现出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故 B 项错误;经济危机不可能阻碍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和其他国家对比的信息,故 D 项错误。7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 “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一些人在谈论来自上层的阶级斗
8、争 ,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妒忌和投入必须得到回报 。 ”其旨在强调( )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福利国家”规模缩小D劳资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A 根据材料“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可知,社会贫富差距在扩大,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面临挑战,故 A 项正确;“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 ,这说明利用税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削弱,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减少福利支出,使得“福利国家”规模缩小,故 C 项错误;材料与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紧张无关,故 D 项错误。8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 1
9、3.2%提高到 18.5%,重工业则由 40.1%降为 14.5%”。 “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 14.8%,重工业则高达 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D “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 13.2%提高到 18.5%,重工业则由 40.1%降为 14.5%”可知,计划要实现重、轻工业的比重协调发展,故 A 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计划,故 B 项错误;该计划不能体现向社会主义过4渡的意图,故 C 项错误。91933 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
10、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 【导学号:61600138】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D 根据题意可知,利用国家采购制并非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是解决因农业集体化造成的农民积极性降低的问题,故 A 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是对其进行的小修小补,故 B 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农业方面的措施,并未牵涉工业方面或者工农比例问题,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
11、产品实行统一采购” ,是部分承认市场作用的体现,故 D 项正确。10下图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70 年代后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C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D “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A 20 世纪 70 年代,勃列日涅夫进行改革,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导致国家经济下滑,改革失败,故 A 项正确。11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 1958 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世界 现代史 10 单元 30 战后 资本主义 变化 苏联 经济改革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