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TRC-002-2009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pdf
《CNAS-TRC-002-2009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AS-TRC-002-2009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CNAS-TRC-002: 2009 第 1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CNAS 技术报告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 合理性安排和实施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TRC-002: 2009 第 2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序 认证及其认可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技术性方法,因其对质量、环境、安全及能力等方面控制措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贸易、消费、健康、信息和社会责任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已使之成为了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的重要
2、技术手段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托。我国政府、行业和社会对合格评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认同,提升了认证认可工作的技术权威性和社会价值,同时也给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提高认证认可工作质量、增强认证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此确保认证认可结果的公信力。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一贯重视认证认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实现认证认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着发挥行业优势、共同开发和资讯共享的原则,围绕规范认证工作质量,提高认证有效性这一主旨,CNAS 组织开发了旨在为认证工作提供实用帮助的系列技术报告。 这些技术报告体现了与认证及其审核有关的理念
3、、 方法和经验,反映了认可机构和认证机构对有关认可规范和相关标准的一致理 解和认识。这些技术报告旨在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提供指导。然而 ,这些技术报告不拟作为对有关认可规范及其相关要求的释义,它们仅从操作层面 上就实施方法给出指导性建议,所提供的示例并非唯一可选的方法,仅供说明或参 考之用。这些技术报告可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借鉴之用,也可为认可机构的评审提供参考。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为认证机构管理体系两个阶段认证审核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指南。 本技术报告由 CNAS 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CNAS 和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乔梁、穆瑾、张
4、少玲、刘晓红、周璐、寇欣、闫振刚、孙玉平、童三多。 CNAS-TRC-002: 2009 第 3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目 录 1. 引言 . 4 2. 范围 . 4 3. 引用文件 . 4 4. 术语和定义 . 4 5. 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两个阶段 . 5 5.1 初次认证审核 . 5 5.1.1 第一阶段审核 . 5 5.1.2 第二阶段审核 . 8 5.2 再认证审核 . 9 6. 管理体系两个阶段审核的安排 . 9 CNAS-TRC-002: 2009 第 4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5、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 1. 引言 CNAS-CC0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等同采用 GB/T27021-2007)第9.2.3、9.4.1.3 条明确规定了“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以及“当管理体系、获证组织或管理体系的运作环境(如法律的变更)有重大变更时,再认证审核活动可能需要有第一阶段审核” ,这是保证认证审核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每个认证项目,认证机构应本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处理好规范要求、认证风险、受审核方的权利以及市场需要的关系
6、。 为了确保使用 CNAS-CC01:2007(等同采用 GB/T27021-2007)的各方能够有效和一致地应用该准则,本技术报告拟针对管理体系两个阶段审核目的的差异性,就两阶段审核的内容、要求及实施现场审核的可行性等内容给出指导性的说明,以期为认证机构管理体系两个阶段认证审核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帮助。 2. 范围 本技术报告适用于认证机构的各类管理体系 (如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实施和管理。 3. 引用文件 以下引用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GB/T19011-2003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7、( ISO 19011:2002, IDT) CNAS-CC01: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等同采用 GB/T 27021-2007) CNAS-CC15:2009管理体系审核时间(QMS、EMS、OHSMS) GB/T22003-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 (ISO/TS 22003:2007,IDT) 4.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08 和 GB/T19011-2003 中的术语和解释适用本技术报告。 CNAS-TRC-002: 2009 第 5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8、5. 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两个阶段 认证机构应为管理体系两个阶段认证审核的实施进行适当的策划,这适用于包括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和再认证审核。就再认证审核而言,通常是指管理体系、获证组织或管理体系的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更时, 可能需要有第一阶段审核的情况。 5.1 初次认证审核 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通常情况下,就大多数组织的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宜在组织的现场进行。对于任何不在组织的现场进行第一阶段审核的情况,认证机构宜有合理性的安排,以确保其以等效的方式满足第一阶段审核所规定的目标,并保持记录以证实其安排的合理性。 5.1.1 第一阶段审核 5.1.1.1
9、 第一阶段审核的范围及其程度宜基于以下的目的: (1)确定受审核方已按约定标准建立并运作了一个管理体系,并依此确认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 (2)为认证机构第二阶段审核的顺利实施作充分的准备工作,如: a) 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b) 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配置资源 (包括审核组能力和审核员时间) 的充分性。 5.1.1.2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第一阶段审核中,认证机构应通过审核以下内容,以获取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有关的关键绩效和重要运行要素的适当信息: (1)审核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提供了管理体系策划和实施的证据。系统地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是审核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
10、要求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常在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前,应评审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必要时,包括其它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重要文件或需提前获取的任何信息(如工艺流程图、污染源调查报告等) ,以确定文件所描述的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并获取受审核方在下列各方面进行有效策划的信息: a) 建立了所需的文件体系; b) 阐明了管理体系的实施范围,包括任何的删减及其合理性; CNAS-TRC-002: 2009 第 6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c) 建立了适当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11、安全或食品安全方针; d) 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HACCP计划及操作性前提方案; e) 识别和确定了应控制的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及相关风险和食品安全 危害,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f) 识别了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g) 对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建立了必要的监控机制; h) 规定了管理体系各个职能与层次的相应职责、有关的责任机制和信息交流机 制,并确定了必要的资源能力; i) 规定了对管理体系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并持续改进的要求。 (2)评价受审核方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 具体情况,并与受审核方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在文件
12、审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受审核方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勘察,并与主要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讨论交流,了解受审核方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活动和过程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管理体系过程的总体策划和实施情况,以确定受审核方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 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通过对以下方面的了解,评价受审核方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 a)了解受审核方对质量管理过程、 环境因素、 危险源和食品安全危害等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情况,并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对关键过程、需确认的过程、重要环境影响、危险源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关键限
13、值识别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b)了解受审核方的方针、目标、指标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一致性,目标、指标的可测量性。 (4)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 、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受审核方运作中的质量、 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 收集的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 CNAS-TRC-002: 2009 第 7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a) 受审核方文件描述的管理体系范围与现场运行情况的一致性; b) 产品、服务和活动范围; c)生产/服务状况、流程、班次
14、安排; d)运作场所及现场的分布、距离及所处区域; e)动力及上下水管网分布等; f) 管理体系运行中对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遵守或执行情况,包括: 相关的法律许可类文件及其有效性。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3C 证书、QS 证书、卫生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等; 其它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等任何法定的评价、验收 和抽查报告,如:环评报告、职业健康安全评价报告、环保验收报告、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协议等证明文件; 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如高能耗、高污染、结构 落后、安全性差的产品。 g)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主动和被动监测情况; h) 受审核方对适用法律法规
15、的识 别及在管理体系中的运 用情况,以及合规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i)有关违法和投诉记录。 (5)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 包括: a) 确认受审核方为审核组配备了满足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和设备 (如人员和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设施)的情况; b) 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时间、路线安排等细节。 必要时,根据认证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及其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评估: c) 拟派人员的能力(资格和经验)与其所承担的项目职能的适宜性; d) 审核时间配置的充分性。 (6)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 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绩效要求
16、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进行现场勘察,并与有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交谈,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CNAS-TRC-002: 2009 第 8 页 共 13 页 发布日期: 2008 年 04 月 09 日 修订日期: 2009 年 07 月 14 日 a)质量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设计、关键 生产/服务、检验、采购过程及生产/服务提供场所; b)环境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如动力装置 场所、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染物治理设施、固废堆放场所及其作业现场;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如 :高处作业、铅冶炼、高粉尘作业、机械加工、压力容器操作、有毒化学品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存罐区等高风险作业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AS TRC 002 2009 管理体系 阶段 审核 合理性 安排 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