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doc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题 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2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3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4常见物质的鉴别。1亚硝酸(1)性质:亚硝酸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受热分解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亚硝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方程式为 2HNO2 NONO 2H 2O= = = = = (2)制法:NaNO 2H 2SO4(稀)= =NaHSO4HNO 22亚硝酸钠(1)物理性质亚硝酸钠(NaNO 2)是白色而略显淡黄的斜方晶体,熔点为 271 ,受热极易熔化,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明显变快,
2、溶解度变大。(2)化学性质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氧而逐渐变为硝酸钠。因为在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态,所以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 外观 )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氧化性和还原性)。2认识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两者的鉴别。3通过对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学会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实验要素先知道2氧化性:可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如:2NO 2I 4H =2NOI 22H 2O 2(现象: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NO Fe 2 2H =
3、NOFe 3 H 2O。 2还原性:可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如:5NO 2MnO 6H =5NO 2Mn 2 3H 2O 2 4 3(现象: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亚硝酸盐的快速检验(1)取供试溶液,加少量醋酸,再加硫酸亚铁试剂,即显深棕色。NO CH 3COOH=CH3COO HNO 2, 2NO Fe 2 H =Fe3 NOH 2O。 2(2)取供试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再加碘化钾淀粉溶液数滴,即显蓝色。2NaNO2H 2SO4=2HNO2Na 2SO4,2HNO22KIH 2SO4=I2K 2SO42NO2H 2O。(3)取供试溶液,加稀硫酸呈酸性后,再加高锰酸钾试剂数滴,溶液紫色褪去。5
4、NO 2MnO 6H =2Mn2 5NO 3H 2O。 2 4 3器材与原理 相关器材 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药匙、铁架台。 相关原理(1)pH 值法 亚硝酸钠是弱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碱性;而食盐则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因此,用 pH 试纸极易鉴别。(2)硝酸银法 取少许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几滴 0.1 molL1 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者为亚硝酸钠;若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者为食盐。Ag NO =AgNO2 2实验与拓展 实验流程加入 AgNO3溶液和稀硝操作要点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0.1 molL1NaNO2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5、并向其中滴加几滴 0.1 mol L1硝酸银溶液。再向实验过程详剖析3试管中滴加几滴 2 molL1硝酸并振荡,主要实验现象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滴入硝酸后,一支试管中的沉淀溶解,此为亚硝酸钠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沉淀不消失,为氯化钠溶液。酸鉴别注意事项 此实验要求硝酸银溶液浓度要稍大操作要点取 12 g 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 12 mL 的蒸馏水,沿试管壁逐滴滴入 2 molL1 H2SO4溶液。主要实验现象溶液呈浅蓝色,试管内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且能嗅到刺激性气味;若是氯化钠晶体则不会产生此现象。加入2 molL1H2SO4溶液鉴别注意事项1.此实验要求亚硝酸钠溶液浓度要稍大
6、2液面下生成的亚硝酸不稳定,会分解成蓝色的三氧化二氮,液面上的 N2O3会分解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操作要点在两试管中均加入 0.01 molL1 KMnO4溶液和 1 滴 2 molL1硫酸溶液,再在两试管中分别滴加 0.1 molL1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振荡。主要实验现象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后, KMnO 4溶液紫色褪去,加入氯化钠溶液紫色不变色。加入001 molL1KMnO4溶液鉴别注意事项 如果不加硫酸溶液,虽能变色,但现象不明显。操作要点取 12 g 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 12 mL 的蒸馏水,向试管中加入 0.5 mL 0.1 molL1 KI 溶液和 1 滴 2 mo
7、lL1硫酸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 2%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主要实验现象加入 KI 溶液和硫酸溶液后,溶液先由无色变成棕黄色;再滴入 2 滴 2%淀粉溶液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黑色,产生此现象的为亚硝酸钠晶体。若是氯化钠晶体则没有明显现象。加入01 mol L 1 KI 溶液鉴别注意事项1.如果不加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2若用稀的 NaNO2溶液,溶液先变成棕黄色继而更深,再滴加 2%淀粉溶液,两种较深颜色混在一起,现象不明显。(可将溶液分成两份,稀释后向其中一份滴加 2%淀粉溶液进行对照)加入(NH4)2Fe(SO操作要点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 1 mL(NH4)2
8、 Fe(SO4)2溶液、1 滴 KSCN 溶液和 1 滴 2 molL1硫4酸溶液。再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 0.1 molL1 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主要实验现象若加入后溶液呈血红色则为亚硝酸钠溶液;加入前后无明显现象,则加入的是氯化钠溶液。4)2溶液鉴别注意事项 如果不加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 操作要点取 12 g 亚硝酸钠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 12 mL 的蒸馏水,再向其中滴入几滴 1%酚酞溶液,酒精灯微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主要实验现象 溶液呈浅红色;若是氯化钠晶体则不会产生此现象。用 1%酚酞溶液鉴别注意事项1.亚硝酸钠溶液浓度要稍大。2试管应用酒精灯加热片刻,
9、否则无明显现象。操作要点 用精密 pH 试纸分别测定 NaNO2溶液和 NaCl 溶液的 pH。主要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用精密 pH试纸鉴别注意事项若将浓度较高的 NaNO2溶液加热至沸腾,趁热倒在精密 pH试纸上,立即对照,pH 约为 8.2,但立刻 pH 变为接近 7。 对点集训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加碘食盐就是在其中加入碘单质;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食品;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河海分界处易沉积成沙洲,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聚沉的结果;香肠中可以加大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造成大气污染的 SO2、CO 和 N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汽车排放的尾气
10、;用次氯酸钙净化不太澄清的井水;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A BC D全部解析:选 A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不是碘单质,而是碘酸钾;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海产食品;加酶洗衣粉会使毛料服装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而造成服装变形;NaNO 2作为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控制用量;次氯酸钙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它不能使不太澄清的井水变澄清;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不是因为发生了水解反应,而是油脂被空气中的 O2氧化的结果。正确。2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 ,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与口感”与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
11、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中有红5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用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选 C 亚硝酸钠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即不能利用硝酸银溶液来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操作
12、错误。3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解析:选 B 根据题意,中毒过程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 价氧化为3 价,血红蛋白被氧化时亚硝酸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 项正确,B 项错误;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D 项正确;解毒剂应具有还原性,C 项正确。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
13、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 KSCN 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Fe3 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CO 存23在C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 Mg2 、Cu 2 、Fe 2 和 Na 的四种盐溶液,只用 NaOH 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出来解析:选 C A 项,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中也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而不含铁离子;B 项,原溶液可能含有 HCO 或 SO 或 HSO ;C 项,确定 3 23 3是否含有钾元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D 项,有颜色的离子
14、为 Cu2 和 Fe2 ,因此可以先利用物理性质加以鉴别,Mg 2 和 Na 则通过与 OH 反应能否产生沉淀加以鉴别。5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价。6A1 B2C3 D4(2)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_。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D长期使用铝餐具(3)区别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_。ASO 2 BNH 3CN 2 DNO 2(4)已知 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方程式已配平):
15、2NO xI yH =2NO I2 zH2O,则 x 的数值是_,根据是 2_; y 的数值是_,根据是_。(5)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答案:(1)C (2)C (3)D (4)2 质量守恒定律 4 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5)食醋 拓展实验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1实验原理(1)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 KIO3。已知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KIO 35KI3H 2SO4=3I23H 2O3K 2SO4 (碘遇淀粉变蓝) I22Na 2S2O3=2NaINa 2
16、S4O6可以利用此性质鉴别真假碘盐。(2)生活中辨别真假碘盐的 4 种方法:看包装。精制碘盐用聚乙烯塑料包装,印有加碘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包装袋质量高,印制精美,封口严密整齐;假冒碘盐字迹模糊,包装粗糙。看色泽。精制碘盐外观洁白;假冒碘盐外观淡黄,或暗黑色,不干,易受潮。用手捏,鼻闻,口尝。精制碘盐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无臭味,咸味纯正;假碘盐手捏成团,易散,口尝有苦涩味,闻之有氨味。显色试验。将碘盐洒在切开的土豆切面上,如显蓝色,是真碘盐;如蓝色浅,无蓝色,不是碘盐。定性检验碘盐中是否含碘还可选用亚硫酸钠、硫化钠、硫代硫酸钠等作还原剂,有关7的反应如下:5SO 2IO
17、 2H =I25SO H 2O23 3 24(碘遇淀粉变蓝)2IO 5S 2 12H =I25S6H 2O 3(碘遇淀粉变蓝) 5S2O 2IO 2H =I25SO 5SH 2O23 3 24(碘遇淀粉变蓝)2相关问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碘缺乏病,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 4050 mg KIO3。下表是某超市出售的加碘精制盐的有关说明:产品标准 GB54612000配料表 氯化钠、碘酸钾、抗结剂氯化钠含量 98.5%含碘量(以 I 计) 2050 mg/kg储藏方法 密闭、避光、防潮食用方法 待食品熟后加入包装日期 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年高 化学 专题 物质 检验 鉴别 课题 亚硝酸钠 食盐 教学 案苏教版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