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 2015 年11 月 30 日至 12 月11 日在巴黎召开。巴黎会议的核心主题是控制碳排放,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从 20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运用资料, 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2.运用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注意】既为合格性考试,也为等级性考试的内容。人地
2、关系的历史回顾|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90P92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崇拜自然(1)时间:采集渔猎时期。(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影响小。2(3)特点: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4)认识:人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2改造自然(1)时间:农业文明时期。(2)环境问题:环境遭到破坏,地理环境恶化。(3)特点:人对环境依附性减弱,对抗性明显增强。(4)认识: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人们的思想,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3征服自然(1)时间:工业文明时期。(2)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特点: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
3、激化。(4)认识:人类试图成为环境的主宰。|案例分析|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 3.6 米、重 25 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出阿兹台克太阳历: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 4 个圆图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 4 个时代;内环 20 个不同的图标标志了太阳历每个月的 20 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结合材料探究:(1)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2)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提示 (1)古印加文明时
4、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既崇拜又敬畏。(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方法规律|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3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环境文明人地关系主旨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人类活动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步入农业文明,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进入工业文明,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人口
5、数量十分有限 开始迅速增长 人口膨胀 人口激增膨胀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直面环境问题|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92P95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表现 资
6、源 短 缺 : 主 要 有 水 资 源 、 土 地 资 源 、 矿 产 资 源和 能 源 等生 态 破 坏 : 主 要 表 现 为 水 土 流 失 、 土 地 荒 漠 化 、生 物 多 样 性 减 少 等 )4(2)环境污染。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3环境问题的分布(1)全球性与局域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局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2)城市与乡村 城 市 : 主 要 表 现 为 环 境 污 染乡 村 : 主 要
7、表 现 为 生 态 破 坏 )( 3) 发 达 与发 展 中 国 家 发 达 国 家 : 主 要 表 现 为 资 源 短 缺 和 环 境 污 染发 展 中 国 家 : 生 态 破 坏 和 环 境 污 染 都 很 严 重 )微思考人口增长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吗?提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口的增长可以引发环境问题,但其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案例分析|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6 月 5 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
8、日”主题。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2013 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 。2014 年:“提高你的呼声 而不是海平面” 。2015 年: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2016 年:“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7 年:“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18 年:“速战速决” 。5结合材料探究:(1)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2)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提示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
9、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方法规律|1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2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体分析如下:(1)资源短缺环境问题 举例 原因 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2)环境污染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 典型事例大气污染洛杉矶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水体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
10、的农药的排放多瑙河的污染6土壤污染 常熟市农田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 市区垃圾场噪声污染 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机场附近的噪声放射性污染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海洋污染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墨西哥湾石油泄漏(3)生态破坏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 典型事例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毁林开荒 热带雨林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天气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物种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
11、的过度捕猎珍稀动物的减少,如大熊猫、华南虎等3.环境问题的分布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 形成原因城市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7够的能力进
12、行环境保护,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资源密集型工业,且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环境状况大为好转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95P98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 生 态 持 续 发 展 是 基 础经 济 持 续 发 展 是 条 件社 会 持 续 发 展 是 目 的 )(
13、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微讨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吗?提示 经济发展的概念远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了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等领域的改善,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实际收入有所提高,但却未能使其社会和经济发生进化,则不能说这种经济增长是一种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案例分析|
14、小鱼的哀求8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反映了什么思想?(2)材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提示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公平性原则。|方法规律|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例证9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我国沿海渔场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牧场实行轮牧制度
15、;倡导节约用水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入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联合国举行气候峰会,应对气候变暖;建立世界环保联盟|人地协调观|1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思考讨论:(1)诗句中体现了什么思想?(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提示 (1)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2)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 ,经历了“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综合思维|2读图,思考问题。10(1)图甲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理由是什
16、么?(2)读图乙,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谈谈你的看法。(3)在解决两幅漫画表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提示 (1)共同性原则。臭氧层破坏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只有进行国际合作才能有效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2)图乙中西欧人的态度,是出于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巴西人的观点是维护本国的发展权;西欧人的背后是被砍伐后的树桩,却要求发展中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牺牲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代价,这违背了公平性原则。(3)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地区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六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第一节 关系 思想 演变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