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地区)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近几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有很多有关农产品的说法,如“糖高宗” “蒜你狠”“豆你玩” 。2017 年春,许多地区的蔬菜价格上涨迅速。市场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各种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各种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42P44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主要区位因素2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较稳定
2、,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微思考有些自然区位因素既是不利因素,同时也成为有利因素,能否举例说明?提示 如冬季低温寒冷,对农作物生产是不利因素,但又不利于病虫害越冬,来年病虫害少就是有利因素;地形崎岖多山地,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利于排水,适宜发展林果业。微讨论1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说明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吗?提示 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来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所以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一定是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吗?提示 在辨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可把农业区
3、位因素分为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但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其决定性的因素,即离开这一因素,此农业生产不能开展,因此它既可以是突出的优势条件,如海南岛天然橡胶生产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充足;也可以是本地区最大的限制性条件,如南疆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案例分析|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有可耕地面积约 2 240 km2,其中有 59.12%用于稻谷生产,其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亚是农牧业发达的国家,牧场辽阔,农牧产品主要出口国外,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结合材料探究:3(1)两地农业景观反映出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2)图中的两种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的劳动力有何差异?(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
4、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提示 (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景观反映出该地的气候具有湿热的特征;而澳大利亚牧场景观反映出的气候具有干旱的特征。(2)水稻种植需要的劳动力较多,而牧业活动需要的劳动力较少。(3)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此外东南沿海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方法规律|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
5、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的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 200 毫米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4(2)
6、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
7、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历史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3)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2农业区位选择(1)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在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时,常涉及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判断,5下面结合实例对其分析如下: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
8、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那么,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了,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只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该地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2)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
9、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判定角度 典例分析 主导因素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源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稻 热量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 气候某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区位因素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土壤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 地形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 气候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市场某种农业类型或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成因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往北方地区 保鲜技
10、术【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6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农作物 自然条件水稻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
11、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小麦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叶 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椰子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苹果、梨 暖温带地区花生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
12、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类型和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园艺业饲养业粮棉生产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7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3)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区位城市的发展,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市场需求量 供
13、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弱,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农业地域的形成|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45P46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成因: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4混合农业(1)生产方式: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
14、地,其经营方式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微思考农业地域就是农业生产地区吗?提示 农业地域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而农业生产地区内部可能存在若干种且变化的农业经营方式。8|案例分析|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结合材料探究:(1)基塘农业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2)基塘农业的优点有哪些?提示 (1)基塘农业是我国的一种典型混合农业类
15、型。(2)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方法规律|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混合农业(1)混合农业的概念、类型和分布可用下图表示9(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位因素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土壤 土壤肥沃自然条件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社会经济条件政策 政府的鼓励扶持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
16、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地理实践力|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0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1荔枝为何要从南方运入,而不在北方种植?提示 农作物生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综合思维|2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 3月初老枝萌芽,4 月初展叶,4 月中旬孕蕾,5、6 月开花,花期约 20 天。微酸性土壤和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玫瑰的主
17、要产区。思考讨论:(1)影响华北地区成为玫瑰原产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影响玫瑰生产的自然条件除气候外,还有哪些因素?提示:(1)气候。(2)地形、土壤、水源等。|区域认知|32018 年澳大利亚统计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澳大利亚的大麦和小麦产量因西部有利天气条件获得大丰收,而在畜牧业方面,大部地区受干旱天气影响,家畜存栏量有所减少,屠宰率升高,在出口方面,澳大利亚政府加大了农牧业产品的出口力度。我国也在大规模引进优良畜种,发展我国的牧业生产。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高原在农业发展中,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对其农业生产结11构有何影响?(2)澳大利亚的许多农场,既有小麦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地区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农业 地域 形成 发展 第一节 区位 选择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