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doc
《(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强化练(九)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时间:40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石家庄模拟)黄仁宗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的薄弱解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中国找到了民主革命正确的道路,并没有夸大或抬高毛泽东的地位,故排除 A、C 两项;D 项与材料不符,故 B
2、项正确。答案:B2(2018大同模拟)1939 年 5 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游击队调整办法中明文规定:“各游击部队因在敌后方无联络线,在地形险要、物资丰富条件下,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之补给的基点。 ”由此可见( )A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建立敌后根据地是抗日有效举措C国民党加强围剿敌后抗日根据地D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 1937 年,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各游击部队在敌人后方,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补给,所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有利于抗日的,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民党围剿敌后根据地,故 C 项错误;题干是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规定,并未谈到共
3、产党的态度,故 D 项错误。答案:B3(2018东莞模拟)1931 年,28 个布尔什维克来到瑞金,谴责毛泽东没有采取坚定的“阶级和群众路线” ,搞游击战术、在土地革命中持“富农”思想。他们号召无产阶级领导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主义。这一事件( )A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有利于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说明毛泽东的军事策略出现错误D不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解析:根据题意,28 个布尔什维克坚持城市中心的道路,不利于中国国情式的革命道路的发展,故 D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在 1934 年,与题目中时间不2符,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中忽视了
4、中国的国情去谈阶级斗争,右倾在 1927 年八七会议上已经解决了,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结合了中国国情并未错误,故 C 项错误。答案:D4(2018宜宾模拟)下表是“七七事变”前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据此可推知( )项目 中国 日本工业总产值 13.6 亿美元 60 亿美元国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0% 80%总兵力 202.9 万人 60 余万人有训练的后备兵源50 万人 409.7 万人军力飞机600 架(作战飞机 305架)2 625 架A.日本具备有迅速战胜中国的一切基础B中国抗战拥有持久作战的先决条件C抗战胜败取决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D全民族抗战是中华民族存亡
5、的关键解析:通过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无论国力,抑或军力都不如日本,甚至于差距甚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全民族的抗战,才能够取得中华民族的胜利,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 两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D5(2018邢台质检)1941 年,在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 )A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B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C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D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从材料“1941 年” “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民盟,要求国民
6、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中可以看出,当时民盟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故 C 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答案:C36(2018常德联考)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这一报道反映出( )A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C抗日战争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解析:材料反映出人们对毛泽东来重庆的兴奋之情,并未强调共产党谋和平,
7、故 A 项错误;人们兴奋是因为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使人们看到了和平建国的希望,故 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抗日战争提高共产党的社会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大众传媒对时局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B7(2018泉州质检)下表 1935193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据此推知(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B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C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D西方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危机泥潭解析: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 B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甲午战争后,故 A 项错误;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体现不了入超转
8、为出超,故 C 项错误;19351937 年大危机已经逐渐摆脱,故 D 项错误。答案:B8(2018日照模拟)下表为中国煤炭生产情况统计。表格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反映出( )项目 1936 年 1942 年全国总产量(万吨) 3 990.3 6 595.2外资产量所占比例(全国 100%) 55.7 90.4A.煤炭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B外国对华直接掠夺加剧C中国重工业仍相对落后 D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解析:根据材料中外国煤炭产量的增加,说明外国对华直接的原料掠夺加剧,故 B 项4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资所占的比例,不是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国的煤炭产量,不能说明中国重工业发
9、展状况,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仅是煤炭产量,不能说外资控制中国,故 D 项错误。答案:B9(2018佛山模拟)据资料统计,1937 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 237 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 1940 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 1 354 家,仅重庆就有 429 家。这说明了( )A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企业发展B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C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D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解析:材料中企业内迁,说明国民政府意图通过企业内迁保留经济实力与物质基础,为持久抗战作准备,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仅体现重庆的企业增多,但不能说明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故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专版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上篇 模块 近代 世界 工业 文明 兴起 冲击 中国 课时 强化 近代中国 觉醒 探索 民国 后期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