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doc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特训 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1 (2018山 西 五 地 市 联 考 )在 神 经 肌 肉 标 本 中 , 传 出 神 经 末 梢 与 骨 骼 肌 共 同 构 成 效 应 器 ,它 们 之 间 通 过 突 触 连 接 在 一 起 。 图 中 a、 b、 c、 d 为 可 以 进 行 电 刺 激 的 部 位 。 请 回 答 下 列 问题:(1)刺激 a 处,肌肉收缩,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处释放,在中通过_与上的_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答案 (1)无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扩散 特异性受体 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 (3)实验思路:分别在 b、d 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刺激 b 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 d 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解析 (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刺激 a 处,肌肉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2)由图可知,为突触前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
3、神经细胞,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3)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则其实验思路可为分别在 b、d 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刺激 b 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 d 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2018安徽十校质检)如图甲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示意图。将一示波器连接在 D上,用不同方式同强度电刺激 A、B、C 产生如图乙
4、所示波形(:单次电刺激 A 或 B;:接连电刺激 A;:单次电刺激 C;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请回答:2(1)A、B、C 末端膨大的部分叫作_。(2)静息电位大小是影响细胞兴奋性强弱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 0 mV,当静息电位由70 mV 变为75 mV 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由此判断 C 释放的是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3)单次电刺激 A 或 B 不能在 D 上记录到动作电位,判断的理由是_。(4)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即在相邻部位给
5、予多个刺激)叠加。通过和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请用图甲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空间总和效应。(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_。答案 (1)突触小体 (2)外 减小 抑制 (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 (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 A 和 B,观察示波器上是否产生与相同的波形解析 (1)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2)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 0 mV,当静息电位由70 mV 变为75 mV 时,神经细胞更难兴奋,细胞膜的兴奋性水平降低;由此判断突触
6、小体 C 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时就不能在突触后神经元上记录到动作电位。(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 A 和 B,观察示波器上是否产生与相同的波形,若有则说明多个阈下刺激对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空间总和效应。3(2018衡水中学分科测试)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_调节完成,参与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_。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是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2)在逃避
7、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_,通过促进_,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3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_。(4)如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 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和_。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a 515 mol/L 145 mol/Lb 140 mol/L 5 mol/L(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
8、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_区域受损,引起_缺乏所致。答案 (1)神经 反射弧 单向 (2)肾上腺素 肝糖原分解 产热和散热 (3)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4)钠离子 钾离子 (5)下丘脑或垂体 抗利尿激素解析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肾上腺素属于应激性激素,小白鼠在逃避过程中体内肾上腺素明显增加;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由题意可知,小白鼠的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优编增分练非 选择题 神经 调节 体液 问题 分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