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9 届 10 月阶段性总结高三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 葡萄糖 B. 丙酮酸 C. ATP D. 脂肪【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有 C、H、O、N、P;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有 C、H、O。【详解】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有 C、H、O;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有 C、H、O;ATP 的组成元素有C、H、O、N、P;脂肪的组成元素有 C、H、O;故选项中组成元素最多的化合物是 ATP,选C。【点睛】熟记常见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生理活动不依
2、赖生物膜完成的是A. 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运出叶绿体 B. 菠菜叶肉细胞 O2的消耗C. 分泌蛋白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D. 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组成,其中细胞器膜包括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和溶酶体膜。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可以分为三类: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详解】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运出叶绿体要穿过叶绿体膜,细胞器膜属于生物膜,A 错误;菠菜叶肉细胞吸收 O2要穿过细胞膜,利用氧气时要穿过线粒体膜,B 错误;分泌蛋白合
3、成后分泌到细胞外需要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 错误;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核糖体无膜,D 正确。【点睛】熟悉各种具膜细胞器的功能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2 -3.人体肝细胞内 CO2 分压和 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 O2 分压和 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A. CO2 B. O2 C. K+ D. Na+【答案】C【解析】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高于细胞外,运输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A 错误;人体肝细胞外的 O2分压低于细胞外,运输进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B 错误;人体肝细胞内 K+
4、浓度高于细胞外,而肝细胞能吸收 K+,即 K+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细胞的(非出细胞) ,属于主动运输,C 错误;人体肝细胞内 Na+浓度低于细胞外,所以 Na+是逆浓度梯度出肝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D 正确。【考点定位】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名师点睛】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4.图表示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 和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 和都
5、能产生大量 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发生的是葡萄糖的分解,即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甲、乙物质分别是丙酮酸和H;场所发生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为 CO2和H,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场所发生的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即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是细胞质基质,是液态部分,没有膜结构,是线粒体内- 3 -膜,具有层生物膜,A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不同,酶不同,B 错误;产生大量 ATP 的
6、是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D 正确。【点睛】分析本题关键需要熟知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5.下列关于子细胞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基因型 子细胞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A AaBb AAaBb、aBb 有丝后期B DD D、d 减一后期C AaBb AaB、AaB、b、bX aY 减二后期D AaXBXb AAXBXb、X BXb、a、a 减二后期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aBb 和 aBb,可推知
7、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A 基因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进入了基因组成为 AAaBb 的子细胞中,同时形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Bb,故 A 项正确;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的 子细胞基因组成为 D、d,可推知这两个子细胞是配子。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B 项错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了基因组成为 AaB、AaB、b、bX aY 的子细胞,可推知这 4 个子细胞是配子。根据配子中含有等位基因A、a,和 X、Y 染色体可推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 A 基因和 a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X 和
8、Y 染色体也未分离,但进入了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至于 X 染色体上的 a 基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 a 基因的一条染色单体发生了染色体重复变异,之后这段重复片段又移接到了 X 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中,但这些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 C 项错误;基因型为 AaXBXb的个体产生了基因组成为 AAXBXb、X BXb、a、a 的子细胞,可推知这 4 个子细胞是配子。其原因是减数第一- 4 -次分裂后期,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A 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知识与细
9、胞分裂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性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的变化规律。6.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 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C.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 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为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全部个体
10、都表现显性性状,F 1自交,F 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 A 和 a。【详解】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A 正确;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B 正确;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 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1表现出来的(唯一)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D 错误。【点睛】易错选项 D,必须要求杂交亲本是纯合的相对性状,其 F
11、1表现出来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但含有 N 元素B.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C. 淀粉和糖原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D. 参与构成 ATP 分子和 RNA 分子的五碳糖相同【答案】B- 5 -【解析】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但都含有蛋白质,含有 N 元素,A 正确;少部分酶是 RNA,不含有肽键,B 错误;淀粉和糖原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两者结构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C 正确;参与构成 ATP 分子和 RNA 分子的五碳糖都是核糖,D 正确。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器的
12、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 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D.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不同的细胞器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的。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若细胞代谢旺盛而需要供能较多,则这类细胞的线粒体分布较多。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合成在核糖体。【详解】细胞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所以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是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的,A 正确;线
13、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正确;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它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C 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 错误。【点睛】熟悉各种具膜细胞器的功能是判断本题的关键。尤其应注意合成分泌蛋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内质网,而加工分泌蛋白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运输和包装分泌蛋白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9.下列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能实现研究目的的是A. 15N 标记脱氧核苷酸,证明 DNA 的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B. 35S 标记蛋白质,证明 DNA 是一切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4、C. 3H 标记胸腺嘧啶,证明通过转录过程合成 RNAD. 18O 标记 CO2,观察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中 O 元素的去向【答案】D- 6 -【解析】【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在生物课本中: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光合作用中水的来源和二氧化碳的转移途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等均利用了该手段。【详解】 15N 标记 DNA 分子,证明了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 错误;噬菌体的DNA 中不含 S 元素,但其蛋白质外壳中含有 S 元素,因此本实验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 DNA 是一切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 错误;转
15、录过程利用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不会利用胸腺嘧啶,C 错误; 18O 标记 CO2,可以用于观察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中 O 元素的去向,D 正确。【点睛】注意:本题关键还是要熟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转录过程、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光合作用的原料中各种元素的反应途径等实验过程。10.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一个多肽链中 a 的种类肯定有 20 种B. 过程叫做转录C. b 的结构简式是-NH-COOH-D.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H、O、N 等元素组成蛋白质
16、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图中 a、b 分别表示氨基酸、肽键,表示脱水缩合过程。【详解】多肽链不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最多有 20 种,所以一个多肽中 a 的种类不一定有 20 种,A 错误;过程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即翻译过程,B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 是肽键,结构简式是“-NH-CO-” ,不是“-NH-COOH-” ,C 错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a 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根- 7 -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D 正确。【点睛】易混点:决定蛋白质结构多
17、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决定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11.为提高温室栽培的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B. 提高温室中 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D. 制作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答案】D【解析】凡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都能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进而提高产量,A 正确;提高温室中 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B 正确;适
18、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可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C 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因此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不能提高产量,D 错误。12.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比为 53,两者之和占 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 24%,则该 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A. 28% B. 30% C. 36% D. 38%【答案】B【解析】【分析】双链 DNA 分子中,A=T,C=G,由于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两条链中碱基数目相等。【详解】根据题意,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和占 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 24%,所以 A+G 占该链的比值为
19、 48%,又因为 A:G=5:3,所以 A 占该链的比值为 48%5/8=30%,另一条链中 T 数目与该链中 A 的数目相等,两条链中碱基数目也相等,所以 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30%故选 B。【点睛】解决此类计算题关键要抓住双链 DNA 分子中一些相等关系:如 A=T、G=C、两条链上总碱基数相等、一条链上的 A(G)所占的比例等于另一条链上的 T(C)所占的比例。13.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 分子在含 14N 的培养- 8 -基中连续复制 4 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 复制结果共产生
20、16 个 DNA 分子 B.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C. 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有 2 个 D. 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14 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 DNA 复制为半保留方式,1 个 DNA 分子连续复制 4 次,产生 24个=16 个子代 DNA 分子,其中有两个子代 DNA 中各含有一条 15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其他的核苷酸链都是 14N。【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复制 4 次后产生 24=16 个 DNA 分子,A 正确;含有 100 个碱基对 2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解得 A=40 个,故复制过程中需
2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 4-1)40=600,B 正确;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 都保留亲代 DNA 的 2 条母链,故最终有 2 个子代 DNA 含 15N,C 正确;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 2 个子代 DNA 各含 1 条 15N 链,1 条 14N 链,其余 DNA 只含 14N,故 16 个子代 DNA 都含 14N,D 错误。【点睛】分析判断本题关键要注意一些复制过程中数量变化规律,总结如下:DNA 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全部 N 原子被 15N 标记的 DNA 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
22、下图。- 9 -1子代 DNA 分子数:2 n个(1)无论复制多少次,含 15N 的 DNA 分子始终是 2 个。(2)含 14N 的 DNA 分子有 2n个,只含 14N 的有(2 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子代 DNA 分子的总链数:2 n22 n1 条(1)无论复制多少次,含 15N 的链始终是 2 条。做题时应看准是“DNA 分子数”还是“链数” 。(2)含 14N 的链数是(2 n1 2)条。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1)若一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则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为 m(2n1)个。- 10 -(2)若进行第 n
23、次复制,则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 个。14.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 3H 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丙,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 a、b、c 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图乙中 d 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f 曲线是高尔基体C. 图丙中用 3H 标记的亮氨酸做原料,所以研究方法是荧光标记法D. 能在图丙中上观察到 3H 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根据分泌蛋白在细胞器中合成和加工途径
24、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可知,图甲中 a 是核糖体,b 是内质网,c 是高尔基体;根据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加工后转移到高尔基体再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其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所以乙图中 d 是内质网,e 是细胞膜、f 是高尔基体。丙图中是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内质网,是高尔基体。【详解】甲图中 a 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b 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c 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A 正确;图乙中 d 曲线的膜面积减少,故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f 曲线的膜面积基本不变,故表示高尔基体,B 正确;图丙中用 3H 标记的亮氨酸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