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9 届 6 月阶段性测试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8 分)1.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 。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 B. C. D. 【答案】B【解析】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的原因在于,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
2、要后天自觉培养,同时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但并不会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选项观点与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选项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
3、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2. 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滋味。这主要表明 - 2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A.
4、B. C. D. 【答案】A【解析】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都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故选项表述错误。厨房里的美食哲学,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故选项表述正确入选。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文化有意识形 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
5、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从 1915 年首登国际微舞台在巴拿马国博览会上崭露头角,到 2015 年在意大利米兰亮相世博会,五粮液始终以行业领军品牌的姿态,积极探索将中国白酒推广至全世界,为了纪念这份百年荣耀,2016 年,五粮液开启“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五粮液加速国际化步伐的新尝试,而其自身品质与内在的“文化感染力”则是中国白
6、酒连通国内外消费者的关键点。五粮液开启“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充分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白酒的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A. B. C. D. - 3 -【答案】D【解析】 “其自身品质与内在的文化感染力则是中国白酒连通国内外消费者的关键点”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题肢正确。题肢说法错误,因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表述错误,故排除。题肢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前进,故排除。五粮液开启“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有利于中国的酒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出去
7、的重要部分,故题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名师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
8、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或平凡,或伟大,但都在为实现“它”而奋斗着,努力着。这个梦想,犹如一颗种子一样,被埋在土下,春天到了,它慢慢的萌芽,生长,然后破土而出,迎接那温暖的太阳。这段优美的话语A. 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 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 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答案】B【解析】这段优美的话语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
9、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故 B 符合题意。哲学揭示世界的本质,故 A 与题意不符。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故 C 与题意不符。D 错误,没有永恒的、终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 4 -【名师点睛】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什么是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着眼于“精神世界” 。简单地说,精神世界是指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比如对文学、艺术、政治、社科等方面的爱好和兴趣,均属于精神追求的范畴。优秀文化怎样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坚持学习先进文化,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文化
10、丰富精神世界的关键。优秀文化为什么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格的发育和最终形成,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优秀文化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则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导向作用。5. “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这启示我们A. 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 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 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
11、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启示我们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故 D 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 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先进的文化才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排除;B 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排除;C 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6. 为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某中学开展了“五个一百工程”活动,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读一百本名著、听一百首名曲、欣赏一百幅名画、听一百场名人讲座、做一百个科学实验。该校
12、这样做是因为A. 文化决定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B.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大力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5 -【答案】B【解析】为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中学开展了“五个一百工程” ,这样做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故 B 符合题意。A 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 错误,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D 错误,
13、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总结】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7. 纪录片家风 ,以曾国藩家书 颜氏家书 朱子家训等古代著名的家训为切人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2016 年 3 月 12 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发人们对家风的关注
14、。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呈现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A. B. C. D. 【答案】C【解析】通过播放纪录片,打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从而影响人们对家风的关注,故正确;通过电视台呈现传统文化,可见文化呈现离不开物质载体,故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共同影响,排除;传统文化不具有时代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情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时通常是作为答案要点来考查的。因此,考生要对这一考点加
15、强理解和运用,同时,重点把握文化塑造人生这一知识点。8. 吱吱木屐声,油伞雨中来,一幅岭南风情画卷徐徐展开在越南艺术节中国专场表演中,舞蹈情韵南粤将现场多国观众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岭南佳境。演出结束后,很多意犹- 6 -未尽的观众跑到后台,纷纷和中国艺术家合影。中国的民族舞蹈能得外国观众认同是因为A. 世界各国文化是没有差异的 B. 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C.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认可【答案】C【解析】中国的民族舞蹈能得外国观众认同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都蕴含着共同的人文情怀,因而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 C 符合题意。
16、A 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材料中涉及的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故 B 与题意不符。D 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考点定位】世界文化多样性【知识拓展】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
17、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答案】D【解析】 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故题肢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故题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点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了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
18、精神纽带,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强调了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正确。10. 墨子的“节用”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些警世名言,都是对“节用”思想的发扬光大,对当代社会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 7 -表明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亘古不变C. 传统文化推动着人与社会的发展 D. 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A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要求特点 要求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
19、生活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1.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这说明 文化创新可以
20、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 【答案】A【解析】选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选项表述本身错误。中国特- 8 -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题目中,微文化因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选项入选。选 A。点睛: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
21、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如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不断为人类物质生产开拓新的空间,而且促进了人类思想一次又一次解放,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化,引导人类走向更为先进的文化,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3)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科学技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科学技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12. 中国成
22、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题
23、干材料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同时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故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涉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故不符合题意;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故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对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认识。【名师点睛】创新与借鉴、融合- 9 -(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政治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