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得罗马有律可依,改变了以前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情况,体现了成文法所具有的进步意义,题中信息体现了这一意义,故选 B。A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是
2、人类历史上最严厉的法律;C 项错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D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影响。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2.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有如下规定:“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 ”该材料A. 体现了罗马法重罪轻罚的特点 B. 说明了罗马法严肃残酷的本质C. 显示了对私有财产的高度关注 D. 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3、适当保护【答案】D2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材料的主旨重心所在,对学生的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未适婚人” ,分析出对于未适婚人的犯罪的处罚较轻的结论,据此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3. 从适用范围看,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抗贵族斗争的结果,与奴隶无关, “使用所有罗马人“的表述不合史实,故 A 项排除;十二铜表法与国内民族关系无关,故 B 项排除;依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调整的阶级关系,也
4、就是公民内部的关系,故 C 项准确;十二铜表法与调整外来关系无关,故 D 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4. 孔子说, “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塞罗说, “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向神一样生活”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A. 树立皇帝的权威 B. 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 制定完善的法律 D. 传播基督教教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和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来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例如十二铜表法 、 民法大全 ,故 C 选项正确;古
5、代罗马皇帝的权威以法律的形式来体现,故 A 选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想属于思想领域,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故 B 选项错误;传播基督教教义,属于宗教方面,也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5. 公元前 445 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 367 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制定
6、上述法律的主要目3的是缓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的秩序,B 正确;法律体系完善是在帝国时期,A 项错误;法律是为了维护贵族的利益的而不是保障平民利益,C 项错误;公元前4、5 世纪,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而不是帝国,D 错误。所以选 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实质6.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方,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 商业征服 B. 文化同化 C. 宗教皈依 D. 财富侵蚀【答案】B【解析】据材料“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有继承关系,故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文化同化,故 B 选项正确;商业征服仅仅属于经济方面,不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 A 选项错误;宗教皈依也只属于宗教方面,过于片面,故 C 选项错误;“财富侵蚀”说法也过于片面,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7.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该材料表明A. 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 B. 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C. 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D. 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答案】A【
8、解析】据材料“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的原则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自由、平等、公正等,这些自然法原则是罗马法的基础,故 A 选项正确;“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说法没有突出自然法的原则的基础性,故 B 选项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今天,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 、 “普遍的适用性” ,学生据此再结合罗马法相关知识即可推理出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正确答案。8. 全球文明史中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
9、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 ”材料反映了A. 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 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4C. 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D. 罗马法是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用法规和客观的判断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 ,说明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A 与材料“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不符;B 不对,材料没有显示这是在罗马帝国时期;C 不对,罗马帝国时期实行专制统治。故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作
10、用。9. 查士丁尼法典共 12 卷,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查士丁尼新敕收编了查士丁尼颁布的 100 多条敕令。上述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 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 B.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C. 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D. 罗马法只是皇帝敕令的汇编【答案】B【解析】皇帝的敕令可以成为法律,但皇帝的命令不等于法律,故 A 项错误。皇帝的敕令被收入法典说明法律最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故 C 项错误。皇帝敕令只是罗马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故 D 项错误。10.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
11、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A. 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 B. 罗马统治着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C.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D. 罗马法对帝国境内所有人都适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但罗马法只适用于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人,而非所有人。11. 1880 年 7 月法国政府规定“凡 1880 年 7 月 6 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国A. 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 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 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 左右两
12、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 1875 年宪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国1875 年宪法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曲折,民主派和君主派势5均力敌,共和派确立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政治宽容的政策,故选 C。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卷入低潮,所以政府不可能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排除 A;B 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B;法国宪法制定时,共和派和君主派已经过了长期反复的斗争,在各方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最终通过宪法,所以排除 D。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12. 有学者提出:“那些为 17 世
13、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 ,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 17 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法治国家 B. 17 世纪的英国还处在封建势力统治之下C. 美国民主政治早在 17 世纪就开始孕育 D. 欧洲 17 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影响【答案】C【解析】据材料“17 世纪原则(自由与平等) ,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英格兰属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美国独立后成为美国领土,材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早在 17 世纪就开始孕育,故
14、C 选项正确;17 世纪的新英格兰不是一个国家,故 A 选项错误;17 世纪的英国到 1688 年光荣革命后已经不是封建势力统治,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文艺复兴影响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知道新英格兰属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美国独立后成为美国一部分;二是明确自由与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内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 1649 年 1 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15、A. 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 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 ,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 A 错误,是已经没落,没有了社会地位;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权利法案颁布后,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 D 项错误。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6参加的议会,而 1649 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答案为 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传统
16、议会制度瓦解14. 1873 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 (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如下几个重要历史信息:1873 年、法国、共和政体-君主派-极端共和派,这实际上反映了大革命后法国政治局势的特点,说明了当时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17、故 A 项正确;B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C 项于材料信息相反,联合派会使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D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 BCD 三项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票共和15.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 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 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美英俄德四国议会制度的建立途径有很大的不同,美英两国是通过资产
18、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而俄国是通过 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至于德意志则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后才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一种形式的建立除了有经济的根源,还要受原有的政体模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故 C 符合题意。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历史根源16. 艾格蒙特勋爵在他的日记中评论首相沃波尔说:“1730 年 3 月 25 日,星期三。今天我听说议院讨论托马斯爱斯顿爵士的当选问题直到夜晚 11 点钟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现在沃波尔爵士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而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
19、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7格”这一材料最能说明A. 沃波尔是英国政治史上公认的第一个首相B. 英国内阁中首相的职位已经确立C. 组阁的政党在国会中占据多数席位D. 沃波尔操纵选举盘踞首相职务【答案】B【解析】据材料“现在沃波尔爵士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首相的职位已经确立,故 B 选项正确;沃波尔是英国第一个首相,这一说法是否为英国政治史所公认,材料并未涉及,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组阁的政党在国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沃波尔操纵选举盘踞首相职务,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17. 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密尔认为在一个民主政
20、体中“平衡几乎总是有的,但天平的两端决不保持绝对平衡,哪一个占优势在制度表面并不明显”下列选项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 唐代三省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B. 美国总统与国会间的制约关系C. 英国国王与首相间的制约关系 D. 德国皇帝与首相间的制约关系【答案】B【解析】据材料“民主政体” 、 “平衡几乎总是有的,但天平的两端决不保持绝对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制度属于加强皇权的封建制度,不属于民主政体,故 A 选项错误;美国是民主政体,总统与国会间的制约关系符合题意,故 B 选项正确;英国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不符合民主政体的平衡关系的特点,故 C 选项错误;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全,首相由皇
21、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无法体现“平衡”的特点,故 D 选项错误。故选B。18. 关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特点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参议员任期较长、人数较少、且(多数情况下)较众议员代表更多的选民国家的创建者希望拥有一个贴近且跟随民意公论的“人民议院” ;以及与一个较为慎重且具贵族气派的参议院,以防护集体情绪的狂乱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8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故正确;参议院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每州
22、选举参议员二人,任期六年,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故正确;由于参议院议员任期较长、人数较少,相比众议员代表了更多的选民,故正确;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设置说明国家的创建者希望拥有 “人民议院” ;以及一个具贵族气派的参议院,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 A 选项正确,BCD选项都错误。故选 A。19. 美国 1791 年第一宪法修正案生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一修正案A. 说明了美国各地没有官方宗教 B. 体现了个人权利优先的精神C. 彻底纠正了 1787 年宪法的不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市 东北 育才 学校 2016 _2017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二阶段 测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