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B Z 43-2011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pdf
《SZDB Z 43-2011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ZDB Z 43-2011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pdf(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20.10 A 00 SZDB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SZDB/ 432011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 2011 - 09 -30发布 2011 - 10 -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的路径.3 5 领导.6 6 战略策划.17 7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7 8 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36 9 以员工为本.49 10 以运营为关注焦点.60 11 结果.
2、68 参考文献.7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II 前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推广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晓渝、史诗祯、崔红兵、詹一峰、熊克俭、梁建诚、金峥、沈斌、路宏峰、侯毅、张芳、张增英、张万荣、梁赞、高振亚、翁思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III 引 言 为引导组织学习应用卓越绩效模式
3、,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创造卓越绩效,促进深圳质量的有益实践和长足发展,根据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遵循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和要求,参照国内外有关组织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阐述了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基本思想、方法、路径,适用于导入期的组织。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重在引导组织建立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顾客导向、经营结果和社会责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有助于组织采用卓越绩效模式的概念体系框架,对关键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改进,通过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PDF 文件使用 p
4、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1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指南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推荐导入应用卓越绩效模式所需要的基本方法、路径、技术和流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指导和帮助组织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参考,并非强制性要求。应注意卓越绩效模式不是符合性而是成熟度的评价要求,故各类组织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选择性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之前)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5、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含评分系统和评分指南)(2011-2012)。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缩略语 标准:本文件中所简称的标准均指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涉及类目均指标准相应类目,如:1领导等;条目均指标准相应条目,如1.1高层领导。 3.2 卓越绩效模式 组织追求卓越的一套管理哲学、绩效评价和改进框架。
6、源自1987年设立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卓越绩效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也是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的评定标准。 在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中,卓越绩效被定义为:“一种整合化的组织绩效管理模式,它能够:(1)为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不断改进的价值,从而达成组织的可持续发展;(2)提高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和能力;(3)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本标准为了解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并由此引导组织的行动方向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评价工具。” 有关卓越绩效模式的术语和要求见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 3.3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卓越绩效模式由组织简介和7个类目组成
7、:1.领导;2.战略策划;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4.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5.以员工为本;6.以运营为关注焦点;7.结果。图1给出了连接和整合这7个类目的框架,清晰地描述了类目间的逻辑关系。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2 图1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中有自上而下的三个部分,其基本要素如下: 组织简介部分:给出了组织运行的背景。组织所处的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构成了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 系统的运行部分 系统的运行部分由图1中心的6个类目所构成,它确定了组织的运行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领导(类目1)、战略策划(
8、类目2)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类目3)组成了领导三元组。高层领导者通过关注战略和顾客为组织设定方向并寻求未来的机会。 以员工为本(类目 5)、以运营为关注焦点(类目 6)和结果(类目 7)组成了结果三元组。组织的员工和关键过程完成组织的工作从而产出经营结果。 所有的行动指向经营结果:由产品与过程结果、关注顾客的结果、关注员工的结果、领导及治理结果、财务与市场的结果5个方面所构成。 框架中心的水平箭头贯通了领导三元组和结果三元组,表明结果和驱动因素的因果联系。水平箭头显示出了领导(类目1)与经营结果(类目7)之间的核心关系。双向箭头意味着反馈在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 系统的基础部分:测
9、量、分析与知识管理(类目4)是领导三元组与结果三元组的联系纽带,其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对于一个基于事实的、知识驱动的改进绩效和竞争力的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卓越绩效模式价值观 卓越绩效模式建立在以下11 条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远见卓识的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灵活性、注重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这些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各项要求之中,应成为组织全员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4 卓越绩效模式应用的路径 4.1 学习 a) 高层领导学习及了解卓越绩效模
10、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3 高层领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及了解卓越绩效模式,方法之一是召开高层研讨会,议题可包括卓越绩效模式内涵和效用、运用卓越绩效模式的方法、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b) 分析本组织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收益和风险。 高层领导应结合组织实际,逐条讨论卓越绩效模式要求的含义及其与本组织有关工作或活动的关联程度。 高层领导应分析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收益和风险。一般来说,组织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可获得以下收益:改进绩效管理活动、提升能力和改善结果,学习卓越组织的成功经验,促进员工的成长等。风险可能表现为:脱离实际的表面
11、化应用,未能建立本组织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目标,未能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新文化等。组织高层领导须考虑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目的和目标。 c) 决定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途径。 高层领导决定本组织应用卓越绩效模式的方式、时间计划、组织管理形式和步骤等。 4.2 评估 a) 决定评估的方式。 卓越绩效模式的一项重要作用是自我评估,可采取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方式。由组织内部人员进行评估,应当确保参与评估人员接受过关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培训,掌握具体要求及评估方法;邀请外部人员评估,应当确保有适当的人员衔接配合。 b) 组建评估团队。 无论何种方式的评估,都应成立评估小组。评估小组通常由组织的高层领导以及中层干部组成
12、,也可邀请外部专家参加。组织高层领导通常应该担任评估小组组长。评估小组的主要工作是依据本组织管理现状,应答卓越绩效模式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问题的全面回答,也是对组织现有管理系统的描述。 召开评估小组会议。评估小组组长应当在首次会议上明确评估计划。首次会议议题可包括:评估的必要性、最终工作结果,必要的培训及方式,评估小组的工作守则、任务、项目计划及日程表,组员的职责及任务等。评估完成之前,评估小组应定期开会,检查进展、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c) 培训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可邀请外部专家提供有关应用卓越绩效模式以及自我评估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包括:卓越绩效模式应用实务、问题应答方式、自我评估
13、介绍等。 d) 评估。 制定自我评估计划 确定评估方式及沟通方式;。 制定自我评估计划。 编制组织简介 组织简介将引导自评参与者对评价的关键数据和信息的选择和分类。从组织简介开始,逐步深入到更详细的自评和行动层面。 理解“组织简介”的要求; 应答相关问题; 组织评估小组全体成员讨论相关答案; 确定正式的答案。 评估小组举行研讨会,针对卓越绩效模式的要求逐项寻找答案,并逐项评估;这是自我评估的关键。同时,通过评估找出对应优势和可改进的方面。 准确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中有关领导、战略策划、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以员工为本、以运营为关注焦点以及结果的每项问题; 应答每项问题; PDF
14、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4 在确定答案完整的前提下,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评分系统逐项打分,同时找出优势和可改进的方面; 重复上述三项,直至所有项均完成。 编制评估报告。 组织应将评估的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e) 分析评估报告,制定改进措施。对识别出来的优势和可改进的方面进行优先排序。 将优势和可改进的方面形成列表; 召开评估小组会议,评估小组成员对列表按照应当考虑的因素进行投票; 根据投票,对优势和可改进的方面进行排序; 评估小组成员对排序结果进行讨论; 组织针对评估中发现的可改进之处,制定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样本见表1)。 表1 行动计划
15、样本 对于高度重要的领域 标准类目 重要性 高、中、低 实施(强度)或改善(改进机会)目标 行动计划 时间 负责人 类目1 领导 优势 1. 2 改进机会 1. 2. 类目2 战略策划 优势 1. 2 改进机会 1. 2. 4.3 策划 a) 根据评估报告及本组织发展目标,制定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计划。 组织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计划通常应包括: 导入目标; 主要步骤; 需要的资源; 涉及到的组织和人员。 b) 成立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项目小组。 组织应成立一个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项目组(简称“项目组”)。通常,项目组长可以是评估小组的组长。 c) 明确项目组及其它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
16、召开项目组全体会议,确定工作安排。议题可包括:概要、重新讨论自我评估报告、确定项目组任务、制定工作守则、明确成员分工、确定需要的培训或外部支援、制定工作日程表。 d) 开展培训。 项目组应对卓越绩效模式如何运作以及作用机理有全面的理解。配套开展的培训可包括:卓越绩效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5 模式的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运行、专题培训(战略、流程、绩效管理等)。 4.4 系统整合 a) 建立或梳理组织的愿景、价值观和使命。 在系统整合阶段,应建立或梳理组织的愿景、价值观和使命。愿景是组织追求的长远目标,价值观是确保组织取得成功的行
17、为准则,二者对于组织追求卓越至关重要。有关问题参见5.2.1。 b) 制定或梳理组织的长、短期战略。 组织达致卓越,应当有一套适宜的长、短期战略。在系统整合阶段,组织应制定或梳理其长短期战略。有关问题参见6。 c) 建立或梳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及组织架构。 组织确保其使命、愿景、价值观及战略达成,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及服务,应当拥有一套卓越的流程及适宜的组织架构。在系统整合阶段,应当建立或梳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及组织架构(含领导力、战略管理、关注顾客及市场、人力资源、运营等方面)。有关问题参见5、7、9、10。 d) 建立或梳理组织的绩效测量和分析系统。 进行绩效测量和分析,是建设卓越组织的重要手段。在
18、系统整合阶段,应建立或梳理组织的绩效测量和分析系统。有关问题参见8。采用卓越绩效模式的组织通常会定期进行自我评估。组织可以按照标准给出的评分系统,建立自我评估机制。 e) 建立(改进)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是组织达致卓越的必经之路。组织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包括:管理持续改进活动以及持续改进的步骤和方法等。 4.5 持续改进 a) 落实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 组织应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其愿景和价值观。 b) 落实组织的长短期战略。 组织应落实其长短期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其战略目标。 c) 开展业务运营。 组织应通过运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d) 进行绩效测量、分析和改进。 组织应运
19、行其绩效测量及分析机制,对组织关键绩效进行测量及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组织应通过其持续改进机制,加以改进。 e) 开展自我评估。 组织应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 f) 改进经营管理系统。 通过改进自我评估以及其它途径发现的问题,组织不断改进其经营管理系统,并藉此逐步达致卓越。 5 领导 5.1 总则 卓越绩效模式的“领导”类目由两个部分组成:高层领导及治理和社会责任。见图2。 在高层领导部分,卓越绩效模式要求: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建立愿景、价值观和使命,并通过领导系统向全体员工、关键供应商和合作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432011
20、 6 伙伴、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展开组织的愿景、价值观和使命。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营造遵守法规、道德的环境。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创建一种促进绩效改进、使命和战略目标实现、创新、具有竞争力或领军地位,以及保持组织灵活性的环境;创建一种提供持续的顾客体验以及培育顾客契合的员工文化;发展和增强领导技能;参与组织学习、继任策划,以及组织未来领导者的培养计划。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有效激发全体员工并与之沟通。 组织的高层领导应确立以行动为关注焦点,以实现组织目的、改进绩效和达成愿景与使命。 在治理系统和社会责任部分,卓越绩效模式要求: 组织应建立治理系统以保证运营透明性、责任明晰及相关方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ZDB 43 2011 卓越 绩效 模式 应用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