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811-2007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pdf
《DB37 T 811-2007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811-2007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27.10 F10 DB37山东省标准DB37/T8112007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规范 2007-11-30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7-12-01 实施DB37/T 811 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明、陈玉明、马文莉、李开勇、姜晓路、赵玉玺、 陈秀丽。 IDB37/T 811 2007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1 2 3 3.1 3.2 3.
2、3 3.4 3.5 3.6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l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 5030
3、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 将工业企业内部的水、电、风、气(汽)、油、固体燃料等能源计量值,通过通讯网络或其它通讯方式, 实现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称为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一般由计量设备、数据集中器(分站)、用户终端、管理服务器(主站)和管理软件等构成。 计量设备 指具有通讯接口,能实现数据远程通讯功能的计量器具,如水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电能表、汽车衡、轨道衡、皮带秤等。 数据集中器(分站) 指对计量设备远传来的数据进行集中并经过通讯网络上传至管理服务器(主站)的设备,如现场计
4、算机采集站和 PLC(DCS)工作站。 用户终端 指通过网络访问管理服务器(主站)的计算机设备,主要用于完成用户所需数据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打印等功能。 管理服务器(主站) 指将数据集中器(分站)上传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处理、统计分析、管理和发布的计算机系统。 管理软件 指安装在管理服务器(主站)、数据集中器(分站)及用户终端的满足能源计量管理需求的应用软件。 1DB37/T 811 2007 3.7 3.8 4 4.1 4.1.1 4.1.2 4.2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2.10 4.2.11 4
5、.2.12 通讯网络 指实现数据通讯任务的各种通讯介质、通讯协议和通讯设备,通讯介质主要包括有线导线、无线微波、光纤等;通讯方式主要包括以太网(TCP/IP) 、串行通信(RS232/433/485) 、GPRS、电话拨号等;通讯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等。 通讯协议 指用于支持各类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协议,如 TCP/IP、GPRS、MODBUS、 PROFIBUS、 DEVICENET 等。 技术要求 外观及结构要求 外观要求 系统设备外壳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无退色及永久性污渍,亦无划痕和明显变形,数字显示应清晰正确,开关按键应操作灵活、可靠,文字符号和标识应清晰、牢固。 结构要求 系统设备应结构
6、合理、牢固,零部件连接应紧固无松动。 基本功能要求 采集功能 系统应具备能源计量设备的瞬时量、累计量等数据的远程采集功能。 查询功能 系统应具备瞬时量、累计量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可以按用户、时间段、能源种类等信息进行查询,并可以实现单点、组合和全部数据查询功能。 修改功能 系统应具备用户信息和系统参数修改功能。 操作日志功能 系统应具备操作日志功能,应对所有的操作进行记录。 设置功能 系统应具备远程仪表参数、系统参数和软件操作权限的设置功能。 打印功能 系统应具备用户信息、操作日志、数据报表及自定义报表打印功能。 存储功能 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且数据存储时间不宜少于 12 个月。 断电保护
7、功能 系统应具备断电保护功能,交流电断电后,应自动切换为后备电源供电,后备电源应保证在 8 小时内系统不丢失数据。 自诊断功能 系统应具有通讯网络和设备运行状态自诊断功能。 环境监控功能 系统宜具备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烟雾监测报警功能。 统计分析功能 系统应具备分/时/班/日/旬/月/年的数据统计汇总、历史数据线性规划、测量点的状态分析、数据平衡分析等统计分析功能。 校时功能 系统应具备管理服务器、数据集中器和用户终端自动或手动校时功能。 2DB37/T 811 2007 4.2.13 4.3 4.4 4.5 4.5.1 4.5.2 4.6 4.6.1 图形组态功能 系统应具备各能源介质工艺流
8、程的图形组态功能。 计量设备 系统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符合 GB l7167-2006的规定且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 采集周期 系统的采集周期不宜大于(0.2数据集中器所管理的计量设备的总数+1) 秒。 采集准确度 系统采集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现场对应计量设备的有效位数一致。 系统采集数据应与现场对应计量设备的实际读数一致。 数据传输可靠性 采集成功率 按照公式(1)计算系统的采集成功率。 采集成功率=(采集成功的次数采集的总次数)100% (1) 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系统的采集成功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采集成功率 传输方式 采集成功率 有线 95% 无线
9、 90% 其 它 方 式 80% 4.6.2 4.7 4.8 4.9 4.10 4.11 5 5.1 采集总差错率 按照公式(2)计算系统的采集总差错率。 采集总差错率(不满足 4.4.2 要求的数据个数采集数据的总个数)100%(2) 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系统的采集总差错率应为 0%。 通讯网络 系统的全部通讯网络应正常工作,应能保证数据的通讯质量。 绝缘电阻 对系统中使用非安全特低电压的设备,其外壳及可触及部分与电源端子之间施加 DC 500 伏电压,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5兆欧。 设备安装质量 计量设备、数据集中器(分站) 、 用户终端、管理服务器(主站)以及其他设备的安装,应符合 GB 5
10、0303 中第6章至第 7 章的有关规定和产品技术要求。 缆线敷设及保护方式 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电缆导管和线路敷设,电缆穿管和线槽敷设及保护方式应符合 GB50303 中第 12章至第 15 章的有关规定, 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接地 系统的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每个设备的接地都应通过接地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 欧姆。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温度: (15 35); 湿度: (4 575)%RH; 3DB37/T 811 2007 大气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811 2007 工业企业 能源 计量 数据 采集 系统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