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21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T 1820 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 Observation techniques for water qua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NEQ) N 2010-07-21 发布 2010-08-21 实施 辽宁 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 布 ICS 65.020.01 B 60 DB21/T 1820 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 3 5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 3 6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野
2、外取样方法 . 3 7 水样保存 技术 . 4 8 水样登记与管理 . 4 9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的测定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保存技术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标签 . 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登记表 . 9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森 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 分析方法 . 10 DB21/T 1820 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规则依据 GB/T 1.1 2009。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尤文忠,邢兆凯,张慧东, 赵刚,郭锦山, 颜廷武,魏文俊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21/T 1820 2010 1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观测中 森林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 观测指标 、 野外取样方法 、水样的保存 技术 、 样品登记与管理 以及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的测定 。 本标 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 研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493-2009
4、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T 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11904-1989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水 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3580.9-1992 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 GB/T 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3196-1991 水质 硫
5、酸盐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GB/T 7478-1987 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81-1987 水质 铵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0-198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4-198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7489-198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GB/T 11913-19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 11914-1989
6、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 7488-1987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HJ/T 86-2002 生化需氧量( 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GB/T 11903-1989 水质 色度的测定 GB/T 13200-1991 水质 浊度的测定 GB/T 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3 术语和定义 DB21/T 1820 2010 2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森林生态系统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具有随时间和空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有生命及再生能力
7、的功能单位。 3.2 水质 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诸因素所决定的水的特性。 3.3 大气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 下垫面 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 3.4 树干径流 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滴,其中一部分从叶转移到枝,从枝转移到树干而流到林地地面的水。 3.5 穿透水 森林中的降水,穿 过森林冠层直接降落到林地地面的水。 3.6 地表径流 降落于地面的雨水或融雪水,经填洼、下渗、蒸发等损失后,在坡面上和河槽中流动的水。 3.7 地下径流 由地下水的补给区向排泄区流动的地下水流。 3.8 地下水 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面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3.9
8、土壤渗透水 在重力作用下,沿土壤透水层向下渗透的水。 DB21/T 1820 2010 3 3.10 测流堰 通过一定的水工建筑形式来测定水流流量的量水建筑。 3.11 水样 为检验各种水质指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从特定的水体中取出 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水。 3.12 采样 为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过程。 3.13 混合水样 将 同一类型、 不同 采样点上的,以时间或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水样。 4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样品应从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土壤渗透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中获取。在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观
9、测区域内,如果有比较明显的静止地表水,如水库、湖泊等,应该对该处的水质进行长期监测,作为水质监测的补充和对照。 5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指标 森林生态 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见 附录 A。 6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野外取样方法 6.1 野外取样地点的设置 a) 林外降水(大气降水)水样,由安装在集水区的高于林冠层的观测铁塔上采集 ; 或者在面积较小 的标准地,把水样采集装置设于林外空旷地上,水样采集装置距地面 70cm,距林缘 1.5倍 2.0倍树 高; b) 穿透水水样,兼顾林分郁闭度、坡位、林相等因素,在林分分布均匀,林冠枝叶结构能代表林冠平均水平的 位置设置 穿透水承接 容器,对 林
10、冠的疏密、间隙分布变化较大的区域,可采用块状或槽式水样收集器以增大穿透水收集面积,提高取样精度; c) 树干径流水样, 在 林分内 按 不同径级 选择 2棵 3棵树形和树冠中等标准树作为采样点; d) 土壤渗透水 取样点设置于 水量平衡场出水口; e) 地表径流水 取样点设于集水区测流堰 ; f) 地下径流水 取样点为集水区最低处设置的地下水测流堰; 人工井采集地下水样时,采样点为人工井 ; DB21/T 1820 2010 4 g) 对观测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及采样地点标准执行 HJ 493-2009和 HJ 494-2009。 6.2 采样容器 与样品瓶的要求 6.2.1 采
11、样容 器 的要求 森林生态 系统 水质采样容器一般选用带盖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吸附欲测组分、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的 、 大小和形状适宜的塑料容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玻璃容器(石英、 硼硅)。 采样容器一般用洗涤剂除去污垢灰尘,然后用水洗净,再用硝酸溶液浸泡 24h以上,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晾干盖严备用。但要注意,测磷的容器不能用含磷的洗涤剂,测氮的容器不能用硝酸溶液浸泡,改用盐酸溶液浸泡。 对部分保存条件要求严格的待测 项目 ,可在水质样品采集过程中采取 水样分组装瓶的 特殊方法进行 采样 。 6.2.2 样品瓶的 要求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应根据研究内容与测定 指标 选择适合的样品瓶保存待
12、测水样,常用样品瓶有无色具塞硬质玻璃瓶( G)和具塞聚乙烯瓶( P)。不同水质测定 指标 选择的样品瓶见附录 B。 6.3 野外取样方法 6.3.1 现场测定与 描述 在采样时,对需要进行现场测定或描述的水质指标进行现场测定和描述。 现场测定的项目主要 包括 pH值、 色度、浊度等。 6.3.2 采样方法 在森林水质采样点设置样品收集容器。 森林水质样品的采样应在单次降水后 用洗涤干净的样品瓶立即进行 采样。 将采样容器中的水样摇匀,使水样充分混合,用摇匀的水样清洗采样瓶和塞子 ; 然后再正式采集水样,采集水样时将水缓缓注入瓶中;采集的水样应为混合水样;采样瓶中水近溢出时,盖上采样瓶内盖和外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1820 2010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 观测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