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283.4-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4部分 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pdf
《DB13 T 1283.4-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4部分 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283.4-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4部分 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40 C 43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283 .4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4 部分: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agnoses and therapy of medical imaging- part4:guidelines on contrast media in medical imaging 2010 09 22 发布 2010 10 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 1283.42010 I 目 次 前言 . . III 引言 . . IV 1 范围 . . 1 2 医学影像
2、 学对比剂 . . 1 2.1 定义 . . 1 2.2 分类 . . 1 2.2.1 阴性对比剂 . . 1 2.2.1.1 空气 . . 1 2.2.1.2 氧气 . . 1 2.2.1.3 二氧化碳、氮气 . . 1 2.2.2 阳性对比剂 . . 2 2.2.2.1 钡剂 . . 2 2.2.2.2 含碘对比剂 . . 2 2.3 对比剂 引入人体的技术方法 . 2 2.4 水溶性 对比剂的理化特性 . 2 2.4.1 水溶性对比剂的理化特性 . 2 2.4.2 水溶性碘对比剂分型: . 2 2.4.3 医用硫酸钡混悬剂 . 3 2.4.4 胆系用碘对比剂 . . 3 2.4.5 油脂
3、类 X 线对比剂 . . 3 2.4.6 磁共振用对比剂 T 1 . 3 3 碘对比剂 的不良反应 . . 4 3.1 一般性反应 . . 4 3.2 特异性反应 . . 4 3.3 物理 化学反应 . . 4 3.3.1 碘对比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4 3.3.2 碘对比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5 3.3.3 碘对比剂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 5 3.3.4 碘对比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5 3.3.5 碘对比剂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5 3.3.6 碘对比剂对甲状腺的影响 . 5 3.3.7 碘对比剂对肺部的影响 . 5 4 对比剂不 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 6 5 碘对比剂 过敏反应 .
4、 . 6 5.1 碘对比 剂过敏反应类型 . . 6 DB13/ 1283.42010 II 5.1.1 轻度过敏反应 . . 6 5.1.2 中度过敏反应 . . 7 5.1.3 重度过敏反应 . . 7 5.2 碘对比 剂过敏反应的受累器官及临床表现 . 7 5.3 碘对比 剂过敏反应试验 . . 7 5.3.1 过敏试验 . . 7 5.3.2 过敏试验常用方法 . 8 5.3.3 碘对比剂使用知情同意 . 8 6 对比剂不 良反应 . . 8 6.1 造影前 的预防措施 . . 8 6.2 碘对比 剂应用中的监测 . . 10 6.3 碘对比 剂造影后的观察 . . 10 7 对比剂不
5、 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 11 7.1 术前常 规准备 . . 11 7.2 碘对比 剂过敏反应的对症处理 . 11 7.2.1 轻度反应 . . 11 7.2.2 中度反应 . . 12 7.2.3 重度反应 . . 12 7.3 对比剂 外渗的处理措施 . . 13 8 透析与对 比剂给药 . . 13 9 使用钆对比剂进行 X 线检查 . . 13 10 妊娠期 和哺乳期使用含碘和含钆对比剂 . 13 参考文献 . . 15 DB13/ 1283.4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 1283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共分为 21 部
6、分; 第 1 部分: X 线照片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2 部分: CT 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3 部分: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4 部分: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第 5 部分:脑血管疾病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指南; 第 6 部分: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CT)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8 部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规范。 本部分为 DB13/T 1283的第4部分。 本部份由河北省医学影像学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河北省卫生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7、、河北省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怀军、王藏海、冯平勇、任庆云、李敬玉、朱青峰、王立新。 DB13/ 1283.42010 IV 引 言 为提高医学影像学的质量,规范应用对比剂,特制定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DB13/ 1283.42010 1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4 部分: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学影像对比剂的种类、应用范围,指出了各种对比剂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规范了不良反应的预防、治疗方法、措施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卫生院等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和相应的临床医学工作
8、者。 2 医学影像学对比剂 2.1 定义 医学影像学对比剂是指医学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中为了增加某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 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器官或腔道的形态、轮廓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的某些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医学影像学对比剂 ( control medium) 。 在计算机体层摄影 (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和磁共振成像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超声医学中也叫增强剂( enhancer) 。对比剂是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途径引入人体,从而使某器官或组织产生影像对比的无害物质,在医学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性治疗中起非常
9、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甚至是分子医学影像学的重要信息。 2.2 分类 医学上把根据对比剂使对比区的器官或组织的密度/信号减低或增高而分成阴性对比剂和阳性对比剂两类。 2.2.1 阴性对比剂 阴性对比剂有气体和液体阴性对比剂。气体对比剂,是指因医学影像学诊断的需要,将比重低于软组织的气体如空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引入所需检查的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 使其密度减低而显影,良好地衬托出欲显示的靶点组织与器官。以往多用于胸腔、腹腔、蛛网膜下腔、关节囊等部位,以增强对比性。目前,很少使用。 2.2.1.1 空气 优点:来源方便,一般无不良反应、吸收慢、停留时间长。 缺点:
10、误注入血管后容易形成气栓。 2.2.1.2 氧气 优点:在对比区弥散好、吸收快、形成气栓的机会较少、检查术后反应少。 缺点:使用麻烦、在体内吸收快、检查时间较短不宜完成诊断。 2.2.1.3 二氧化碳、氮气 DB13/ 1283.42010 2 优点:同氧气。 缺点:制备麻烦,来源困难。 2.2.2 阳性对比剂 阳性对比剂为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有医用硫酸钡剂和碘对比剂两种,钡剂是胃肠道 X 线检查的理想对比剂。碘制剂分尿路排泄型有机碘对比剂、胆道排泄型有机碘对比剂、无机碘及油脂类碘制剂。还有一些不在此范畴的对比剂,如超声对比剂。 2.2.2.1 钡剂 医用硫酸钡( bar
11、ium sulfate)为白色粉末,略带石灰味。原子序数高,不易为 X 线穿透,用于胃肠道钡气双重对比造影,不为黏膜吸收。钡剂还偶可应用于支气管和膀胱造影。 钡剂在怀疑有胃肠道穿孔时应禁止使用,否则因漏入到腹腔中可引起粘连;怀疑有肠梗阻时也禁止使用。 2.2.2.2 含碘对比剂 碘原子序数较高,能有效地吸收 X 射线,为人体最常使用的对比剂,特别是在心脏、大血管、泌尿道及胆道的应用。 2.3 对比剂引入人体的技术方法 ) 直接引入方法: ) 口服方法:如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 ) 灌注方法:如钡气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支气管造影和子宫输卵管造影; ) 穿刺注入方法:如关节腔造影、椎管造影、血管造影与
12、介入性放射学治疗。 ) 间接引入方法: ) 生理排泄方法:如静脉尿路造影、口服胆囊造影; ) 生理吸收方法:如间接淋巴管造影; ) 生理聚集方法:如淋巴结造影。 2.4 水溶性对比剂的理化特性 2.4.1 水溶性对比剂的理化特性: 有较高的吸收 X 线性能; 容易合成; 在体内、体外均呈高度稳定; 完全溶于水; 溶液渗透压低; 生物学上呈“惰性”,即不与机体内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 2.4.2 水溶性碘对比剂分型: 离子型单体对比剂; 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 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 非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 DB13/ 1283.42010 3 离子型对比剂苯环上 1 位侧链为羧基盐( COOR) ,具
13、有此结构的碘对比剂水溶性高,在水溶液中可解离成阴离子(含三碘苯环)及阳离子(葡甲胺、钠、钙、镁) 。非离子型对比剂苯环上 1 位侧链为酰胺衍生物( CONH) ,其水溶性很高,但在水中不解离。单体对比剂指一分子对比剂仅有一个三碘苯环,二聚体对比剂指一分子对比剂含有两个三碘苯环。分子结构中含碘量越高,医学影像造影图像的清晰度就相对越好。 离子型碘对比剂分子在溶液中被电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具有导电性,渗透压高。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分子不被电离,在溶液中是分子状态,无导电性,渗透压低。 在临床应用中离子型对比剂多以每 100 ml 溶液含有固体对比剂多少克来表示其浓度,如 60泛影葡胺。非离子型对比
14、剂则以每毫升溶液中含有多少毫克碘,而不是整个碘化合物表示其含碘量,如 350表示每毫升该溶液含碘 350 mg。在含碘对比剂中粘度也是一个重要特性,它与分子大小、浓度及温度有关,凡分子大、浓度高、温度低时粘度就增大。 2.4.3 医用硫酸钡混悬剂 硫酸钡用于胃肠道 X 线造影,医用纯净硫酸钡为白色颗粒,无味,微溶解于酸和碱,耐热,附着于消化道黏膜后对黏膜无刺激反应,亦不与体液发生任何反应,口服后以其原型从肠道排出。胃肠道造影时为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有时会采用钡气双重对比的方法,即在使用阴性对比剂的同时引入比重大的钡剂,两者混淆,以达到更好的对比效果,可以显示胃小区与胃小沟的微结构。 2.4.4
15、 胆系用碘对比剂 ) 胆影葡胺:静脉注射入血液后,主要从肝胆系统排出,在胆汁中的碘液可使胆管和胆囊显影。 ) 口服胆囊对比剂:口服胆道对比剂常用碘番酸,目前一般只用于 CT 胆系检查。 ) 可由胃肠道吸收。 ) 在胆道以足够的浓度排出。 ) 低毒性,不良反应少。 2.4.5 油脂类 X 线对比剂 碘化油对比剂:碘化油为含碘 37-41的淡黄色粘稠碘油液,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碘化油主要用于子宫输卵管及肿瘤栓塞治疗,亦可用于支气管造影、腔道、瘘管造影等。 乙碘油:本品为碘与植物性脂肪酸乙酯的合成物,含碘 36-40。多适用于淋巴造影和肿瘤栓塞化疗等。 2.4.6 磁共振用对比剂 T 1 磁共
16、振所用的对比剂,其本身不产生信号,其信号对比来自氢原子核(即质子) ,磁共振对比剂可缩短某些质子的弛豫时间,从而间接地改变这些质子所产生信号的强度。可分为下列两种:以缩短 T1弛豫时间为主(使磁共振信号增强)或以缩短 T2弛豫时间为主(使磁共振信号下降) 。还可使用一些无质子的物质或抗磁性物质,目前应用于胃肠道 MRI 造影。 MRI 用顺磁性物质多为金属离子,含有外层不成对电子,其不成对电子数可为 17 个。对于大多数顺磁性物质来说,其不成对电子数与其磁动量成正比。在磁共振增强检查中,顺磁性物质对比剂低浓度时以 T1弛豫时间缩短占优势,为阳性增强,而高浓度时以 T2 弛豫时间缩短占优势,为阴
17、性增强。超顺磁性铁对比剂造影后使信号降低,而极小的超顺磁性铁颗粒在重 T1 加权图像上可为阳性增强,后者常用于磁共振血管造影。 MRI 对比剂使组织质子弛豫增强的能力称为弛豫效率,为对比剂浓度和弛豫率关系的斜率,弛豫效率除与对比剂性能有关外,还与主磁场强度有关。超顺磁性粒子对比剂可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水分子弥散通过此不均匀磁场时改变了激发后质子横向磁矩的相位,加速质子横向磁矩DB13/ 1283.42010 4 的失相位,从而缩短 T2 弛豫时间,引起增强后组织信号降低。用重 T1加权时因缩短 T1弛豫时间亦可使组织信号增强。 3 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是免疫学、心血管系统和神经
18、系统紊乱的综合。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发生机制相当复杂。水溶性尿路排泄 X 线碘对比剂为临床上用量最大、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碘对比剂。口服硫酸钡一般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磁共振对比剂不良反应一般也不严重,且其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与碘对比剂基本相同。 3.1 一般性反应 医学影像学检查中加压注射碘对比剂时,病人的一般性反应也因人而异。一般都会在注射中和注射后出现眼、口、鼻、咽喉、肛门、尿道口、耳道等部位的灼热感,有人形容很热的感觉。注射结束后,此反应即消失,并不需特殊处理。 3.2 特异性反应 即变态反应,反应出现迅速,与剂量、注入方式、速度无明显关系。分为轻度、中度及严重不良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283.4 2010 医学影像 诊疗 技术标准 部分 对比 应用 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