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课堂教学实录新人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课堂教学实录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课堂教学实录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夜书所见一、读所见师: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什么叫重读?已经读过的诗,现在还要来读一读,这就叫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呢?因为同样一首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你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生 (齐读):夜书所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全诗)师:能背下来吗?(生齐背全诗)师:能把它默写下来吗?(完形填空。师生评价)二、画所见师:我不知道以前这首诗学完后,你们脑海中留下了什么?这么说吧,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先小声读读,再试着说说(生自由朗读,小声练说)生:我打算画一棵只剩下几片叶子的梧桐树,再在树下画几个拿着灯笼
2、挑蛐蛐的小朋友。师:在他的画上,梧桐树下有小朋友,对此你们有不同意见吗?生:小朋友应该是在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捉蛐蛐。师:他的画上有江岸上的梧桐树和篱笆院里捉蛐蛐的小朋友。谁还想在这幅画上补充?生:我要再画上一条江,在月光下,江面波光粼粼,隐隐约约有几只小船。师:你把这江上的景色描绘得真美!江边还站着一个人,你们看见了吗?那是谁?生(齐):叶绍翁!师:也就是诗中说的(生齐):“客”。师:叶绍翁怎么就成了“客”了呢?生:“独在异乡为异客”,诗 人远离故乡,身在他乡,所以称之为“客”。2师:你们把诗中描绘的这么多景物都画到你们的画里面去了。有生:有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生交流、师圈)师
3、:这么一交流,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相机板书)。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三、抒所感(一)锁定画面一,体会诗人心里的“寒”,感受 “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师:读了前两句诗,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音乐造境)在一个深秋的晚上,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江面上波光粼粼的。夜深了,天很黑,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看 不清,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江风吹过,送来一阵阵寒意。远离家乡的诗人叶绍翁坐在江边,望着黑樾樾的江面若有所思,他可能要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也可能要去远游。此时此刻
4、,他的心情怎样?生:他可能很孤独、很寂寞。生:他可能感到一点淡淡的伤感。师:谁能试着朗读前两句诗,来传递诗人的心情。(一生读)师:你读完前四个字后稍稍停顿了一下,这就读出了诗人的伤感寂寞。(示范读)(另一生感情朗读)师:读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师: “萧萧梧叶送寒声”,发现了吗?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 的,传递了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和伤感的心情,是哪一个字?生(齐答):寒!师:诗人不但身上冷,心里也冷。再来读一读这句诗。(生齐读)师:诗人见到了哪些景才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再读读这两句诗,体会体会。生:诗人见到了梧桐叶被风一片一片吹下来,让他感受到寒意。师:为什么梧叶会让他感受到
5、寒意呢?3生:可能诗人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棵梧桐树。生:可能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梧叶一样飘零。师:你们很会联想,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在古代,梧叶经常被诗人们用来传递这种孤独、寂寞的伤感心情。有诗为证。(课件出示,生齐读):“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 一点愁”。“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师:所以,当诗人看到梧叶的时候,他那寂寞和孤独的心情就更深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生齐读)师:除了梧叶,还有哪些景让他心里顿生寒意?生:还有秋风吹过梧桐树的萧萧声。生:这让我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 寒”。师:你很会联想。“风萧萧兮易水寒”这句诗是写哪件事的?生:荆轲刺秦。师:当时的荆轲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
6、:很悲壮。师:的确如此。其实,萧萧不单单形容风声,还可以形容马鸣。(出示课件)“萧萧斑马鸣”,在战场上听到这样的声音,真让人不由得产生悲壮的心情。原来,风声也会让诗人心生寒意。谁来读读这句诗,把描写声音的词读好?(一生读)师:“萧萧”、“萧萧”,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生齐读)师: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秋风”,“秋风”为什么会让诗人感受到寒意呢?秋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生:秋风让我们感到冷和孤独。师:“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柔和的、温暖的感觉。师:是呀,“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一起,万木凋零,秋风让诗人更为伤感。我们再来朗读这两句诗,来传递诗人这种伤感的心情。4师:如果光是“秋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古诗 课堂教学 实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