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 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不同地域由于所处 和 不同, 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 分布,构成自然带。,组合,纬度位置,水热,海陆位置,带状,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纬线,南北,东西,热量,水分,平行,山体,垂直,纬度,(续表 ),水分,热量,(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 、地形起伏和 等因素的影响。,海陆分布,洋流,核心突破,探究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
2、应关系,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受气候因素影响很大,二者的对应关系如图13-1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图13-1,1.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知能拓展,2.影响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分析,(续表 ),方法技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
3、异规律。 (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图13-2,(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图13-3,命题点一 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1. 2017全国卷 图13-4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命题探究,图13-4,(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
4、.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特征。由题中可知,常绿灌木是后来栽种的,不是当地的原生树种;由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当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所以可判断当地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自然状态下,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判断某地是否适合栽种常绿灌木,主要看当地的热量条件是否合适,所以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命题点二 自然带类型判断及景观
5、特点分析 2.2017北京卷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13-5,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图13-5,答案 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及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结合降水柱状图判断,该国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
6、带草原带;每年1月,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当地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湿季,草木生长旺盛;7月,当地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命题点三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2015广东卷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7、规律。文献表述的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导致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正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热量基础。B项是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C项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项是水源差异引起的非地带性现象。,命题点四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图13-6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图13-6,(1)图中为 (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A 解析图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原、荒漠,介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
8、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D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小,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核心突破,探究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自然带谱越简单。 (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自然带谱越简单。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大,则自然带谱复杂;相对高度小,则自然带
9、谱简单。,2.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因素 (1)山地所在纬度纬度低,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图13-7,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低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界,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10、。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图13-8)。纬度越低,山体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图13-8,(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带或荒漠带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山地同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 山地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分布到1200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13 地理环境 差异性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