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九常见有机化合物课件.ppt
《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九常见有机化合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九常见有机化合物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篇 高考选择题满分策略,命题区间九 常见有机化合物,角度一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判断,角度二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栏目索引,角度一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判断,1.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能溶于水。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2.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3.有机物与日常生活,题组一 生活中常见有机物应用判断 1.(2017全国卷,7)下
2、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答案,解析,解析 A项,尼龙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正确; 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 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 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1,2,3,4,5,6,7,8,9,10,2.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的是 A.不粘锅涂层材料聚四氟乙烯 B.生产服装面料的材料涤纶 C.常用于制作饰物的材料玛瑙 D.制造公共自行车实心轮胎的材料橡胶,答案,解析,解析 A项,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物; B项,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属于有机物; C项,玛
3、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 D项,橡胶属于有机物。,1,2,3,4,5,6,7,8,9,10,3.(2016全国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解析,1,2,3,4,5,6,7,8,9,10,解析 A项,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溶解、纺丝加工制得的化学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 B项,食用油经过反复加热,可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
4、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聚合物、杂环胺和稠环芳香烃等物质,正确; C项,病毒由遗传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病毒,正确; 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错误。,1,2,3,4,5,6,7,8,9,10,题组二 常见有机物性质判断 4.(2018全国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大多数酶是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解析,解析 果糖属于单糖。,1,2,3,4,5,6,7
5、,8,9,10,5.(2016全国卷,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答案,解析,解析 乙醇、溴乙烷、丙烷中均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C、D项错误; 苯、氯乙烯中均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1,2,3,4,5,6,7,8,9,10,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的方
6、法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水,答案,解析,1,2,3,4,5,6,7,8,9,10,解析 A项,聚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 B项,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而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错误; C项,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 D项,乙醇和水均能与Na反应产生H2,错误。,1,2,3,4,5,6,7,8,9,10,D.取蔗糖水解液少许,先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7.对下列有机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答案,解析,A.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B.淀粉和纤维
7、素属于多糖,在人体内水解转化为葡萄糖,为人类提供能量,1,2,3,4,5,6,7,8,9,10,解析 ,溴原子代替苯环上的氢原子,所以属于取代反应,故A项正确;,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故B项错误, 分枝酸含有羧基、羟基,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分枝酸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项正确; 取蔗糖水解液少许,先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说明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故D项正确。,1,2,3,4,5,6,7,8,9,10,题组三 依据结构预测新物质的性质 8.(2018全国卷,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8、。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答案,解析,1,2,3,4,5,6,7,8,9,10,解析 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铁粉”“液溴”是苯乙烯( )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A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1,2,3,4,5,6,7,8,9,10,9.氰基丙烯酸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反应,从而具有胶黏性,下列说法错
9、误的是,答案,解析,A.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B.物质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物质B最多可消耗1 mol NaOH D.一定质量的A、B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定值,1,2,3,4,5,6,7,8,9,10,解析 AB是碳碳双键加成聚合为高聚物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A项正确; 物质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 物质B为高聚物,所以1 mol物质B最多消耗n mol NaOH,C项错误; A、B的实验式相同,故一定质量的A、B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定值,D项正确。,1,2,3,4,5,6,7,8,9,10,10.用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的结构
10、简明易懂,它只要求写出碳碳键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官能团,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解析,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一定条件下,甲、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甲、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甲、乙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2,3,4,5,6,7,8,9,10,解析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甲、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正确; 甲含有羧基、乙含有酯基,甲能发生酯化反应、乙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所以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项正确; 羧基、羟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甲含有羧基,乙不含羧基或羟基,所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选择题 策略 一篇 命题 区间 常见 有机化合物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