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第十三章 热学,内容索引,基础 知识梳理,命题点一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基本概念,命题点二 微观量估算的两种建模方法,命题点三 布朗运动与 分子热运动,课时作业,命题点四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和内能,基础知识梳理,1,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 m; 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 kg.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A 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1010,6.021023,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2、定义: 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 ,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 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 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实质:布朗运动反映了 的无规则运动; 特点:颗粒越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运动越剧烈.,不同,越高,小颗粒,液体分子,小,高,(3)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叫做热运动; 特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 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 ; (2)分
3、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 ;,无规则,同时,合力,减小,增大,快,(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 ;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 ;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 ;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 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零,引力,斥力,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当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答案,二
4、、温度和内能 1.温度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 . 2.两种温标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关系:Tt273.15 K. 3.分子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 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分子热运动,温度,(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 .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 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 和状态.,总和,相对位置,分子间距离,体积,5.物体的内能 (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
5、分子热运动的 和 的总和,是状态量; (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 和 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 ;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和 .,动能,分子势能,温度,体积,无关,做功,热传递,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当两个分子从无穷远逐渐靠近时,分子力大小如何变化,分子力做功情况如何?分子势能如何变化?,答案,1.(人教版选修33P7第2题改编)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
6、运动 C.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 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2.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答案,3.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 B.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 C.不计分子之间的分
7、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 内能 D.1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答案,解析,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A正确;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B错误;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不同,内能不同,C错误; 在1 g 100 的水变成100 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1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 g100 水蒸气的内能,D正确.,4.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
8、常数之比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所做的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就是分 子的运动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一定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解析,由于气体分子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故气体分子的体积小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故A错误;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它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体现,但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故C错误; 若分子间距是从小于平衡距离开始变化,则分子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9、5.(人教版选修33P9第4题)如图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向上拉橡皮筋的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量.请解释为什么.,答案,因为玻璃板和水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2,命题点一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 明显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 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
10、子的速率 都增大 E.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例1】,答案,解析,受力越趋于平衡,题眼,题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当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答案,固体小颗粒,减小,等大反向,合力为零,分析,2.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在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
11、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E.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答案,分子间距太大,分子间有空隙,分析,3,命题点二 微观量估算的两种建模方法,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 (1)把分子看成球形,d . (2)把分子看成小立方体,d . 提醒:对于气体,利用d 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 (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 (3)相互关系,已知常温常压下CO2
12、气体的密度为,CO2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在该状态下容器内体积为V的C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_.在3 km的深海中,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此时若将CO2分子看做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CO2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 _.,【例2】,答案,解析,分析,题眼,题眼,气态,固态,体积为V的CO2气体质量mV,则分子数 . 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分子个数不变,则该容器内CO2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V,3.(2015海南单科15(1)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13、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答案,解析,mgp0Sp04R2,故大气层的空气总质量m , 空气分子总数N NA . 由于hR,则大气层的总体积V4R2h, 每个分子所占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则有Na3V, 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 .,4.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
14、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答案,解析,31025个,(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答案,解析,41010 m,4,命题点三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1.布朗运动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 (2)运动特点:无规则、永不停息; (3)相关因素:颗粒大小,温度; (4)物理意义:说明液体或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的热运动.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产生原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 B.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说明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三 热学 分子 理论 内能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