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5力的分解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5力的分解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5力的分解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6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5 力的分解,主题1 力的分解 研读教材自主认知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_的过程。 2.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同样遵守_ _。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_,那么与力F共 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分力,逆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对角线,两个邻边,3.力的分解依据: (1)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 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_或需要分解。,无数,作用效果,合作探究核心归纳情景1:如图甲所示,一个人正在用拖把拖地。 情景2:如图乙所示,一辆拖拉机拉着耙前进。 情景3:如图丙所示,用绳(橡皮绳
2、)将重为G的篮球挂在墙壁上(在球和竖直墙面接触处垫一块橡皮泥)。,试结合上述情景,讨论下列问题: (1)图甲中,拖地时拖把杆的推力产生怎样的效果? 提示:拖把杆的推力斜向下,产生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竖直向下使拖把压紧地面,另一个是水平向前使拖把水平前进。,(2)图乙中,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提示:拖拉机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方面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也就是一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画出耙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3)图丙中:球的重力G产生哪两个效果? 按重力的作用效果将G进行分解,并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提示:
3、效果:一是沿着绳的方向斜向下拉绳,二是使球压紧墙面。 重力的分解如图所示,F1= ,F2=Gtan。,(4)从以上三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一个力可以分解成几个力,进行力的分解时,主要是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归纳总结】 1.力的分解的基本思路: 力的分解,关键是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可以利用数学关系确定所求的分力,具体思路为:,2.力的分解典型实例:,【拓展延伸】力的分解的另一种原则 实际问题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有多个角度理解,这种情况下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解。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一物体,给物体施加一个斜向
4、上的拉力F。此时拉力F的效果:(1)可以看成是在竖直方向上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拉物体。,(2)可以看成是在垂直斜面方向向上提物体,在沿斜面方向向上拉物体。故将该力怎样分解应视具体需要确定。,过关小练即时应用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O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解析】选D。重物对竖直绳有向下的拉力,竖直绳对O点有向下的拉力,该拉力产生两个效果:沿倾斜绳的方向向下拉紧绳,沿杆的方向压紧杆,故D对。,2.(多选)(2015苏州高一检测)如图甲为我们生活中斧子劈开木桩的实例
5、,木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楔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为了分析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可简化成如图乙所示,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斧子楔形的夹角为,不计斧子的重力,则( ),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 C.当斧锋夹角越大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D.当斧锋夹角越小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解析】选A、D。由图可知:2F1sin =F,即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 大小为F1= ,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F1= 可知,当斧锋夹角越小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 A、D。,3.如图所示,力F1、F
6、2、F3、F4在同一平面内构成共点力,其中F1=20N,F2=20N,F3=20 N,F4=20 N,各力之间的夹角在图中已标出。求这 四个共点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解析】本题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合力,由于牵涉复杂的数学运算,往往很难准确地求出合力,如果用正交分解法则很容易求出。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使各力与坐标轴的夹角为特殊角,本题以F2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将F1、F3、F4向两坐标轴上分解得:F1x=F1cos60=20 N=10N, F1y=F1sin60=20 N=10 N, F3x=F3cos45=20 N=20N, F3y=
7、-F3sin45=-20 N=-20N,F4x=-F4sin60=-20 N=-30N, F4y=-F4cos60=-20 N=-10 N 四个力在x轴上的合力为 Fx=F1x+F2+F3x+F4x=20N 在y轴上的合力为Fy=F1y+F3y+F4y=-20N 四个力的合力为,合力的方向和F3的方向一致 答案:20 N,方向和F3的方向一致,【补偿训练】 1.(2015南宁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 A.5.0N B.2.5N C.8.65N D.4.3N,【解析】选B。以
8、砝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知,T与F的合力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的方向不同,由于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此合力保持不变,由图看出:当F与细线垂直时F最小,F的最小值为Fmin=Gsin30=2.5N,故B对。,2.倾角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 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 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cos 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解析】选D。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方程得FN= mgcos,Ff=mgsin,所以A、B均
9、错误;对斜面体和木块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得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零,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故C错误,D正确。,【通法悟道】正交分解法 (1)概念。 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叫作力的正交分解法。 (2)选取坐标系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坐标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使问题简化,坐标系的选取一般有两个原则: 使尽量多的力处在坐标轴上。 尽量使待求力处在坐标轴上。,(3)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和y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处在坐标轴上。 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
10、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合力,即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设合力的方向与x轴的 夹角为,则tan= 。 (4)选择正交分解法的题目的两个特点: 物体受力个数一般不少于三个。 建轴后各力与坐标轴的夹角已知,且为常见的特殊角,如30、37、45、53、60等。,主题2 矢量相加的法则 研读教材自主认知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_的 物理量。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相加的物理量。,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算术法,3.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_,从第一个
11、矢量的_指向第二个矢量的_ 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求合矢量的方法叫作三 角形定则。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如图所示。,首尾相接,始端,末端,合作探究核心归纳 如图所示,物体沿三条不同路径从A到B,试结合上述情景,讨论下列问题,(1)物体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物体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由A指向B,路程关系是:ss s。,(2)举例说明已经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它们的运算法则有什么不同? 提示:已经学过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是矢量;时间、路程、质量等是标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物理 第三 相互作用 35 分解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