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必修1.ppt(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课时 地质灾害(),【情景激趣】 据菲律宾火山和地震研究所测定,2017年5月25日晚间22时27分,菲律宾北部三描礼士省发生5.4级地震,首都马尼拉震感强烈。地震发生时,多位居住在大马尼拉的人士表示,“摇得很厉害!”。记者当时身处大马尼拉地区马卡蒂市一栋居民楼内,明显感觉到晃动,前后持续数秒。地震灾害是如何形成的?,|知识清单|,地震,一、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
2、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称“里氏震级”。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截止到20世纪末,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8.9级地震。 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二、我国的地震灾害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情
3、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地震规模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明,地震烈度级及以上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位于这
4、个烈度区域内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6%,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占70%;从受地震威胁的人口来看,在广阔的高烈度区生活的人口已接近9亿。,上:死亡人口,下:经济损失,在因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引发的死亡人口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故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三、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00万次的地震发生,平均几秒钟就要发生一次,但绝大部分是无感地震,真正能够造成破坏的地震,每年约有1 00
5、0次。在突然发生的地震面前,人们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一)防震准备在地震危险区,通常以家庭为单元进行防震准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防震会是一种好办法,围绕家庭的防震避震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对策,使全家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防震意识,清楚震时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二)避震 地震发生时,人们从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的时间,这是最可宝贵的自救机会。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往往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此时要保持冷静,在十几秒内要因时因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到底是“跑”还是“躲”。如果在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空地的室内,
6、就应该选择“跑”;其他情况下以就地躲避为好。如果你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通常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样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但要防止被坠物砸伤。,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活动,此时千万不能往家里跑,尽量到开阔空地上躲避。如果你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头部,防止被高处坠落物砸伤。,在地震危险区、多发区或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应该做好应急预案,把床下和牢固的家具腾空,并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处。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地震
7、发生后,不论救援力量是否到达,自救与互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可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如果只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进行联系。在此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微思考四川汶川县8.0级大地震成因是什么,为何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提示 这次地震属于大型板块断层活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能量从青藏高原向
8、内陆释放。这次地震聚集了巨大能量,突然间释放,导致其他地区有震感,灾情严重。这次地震是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案例探究| 材料一 中新社乌鲁木齐2012年1月6日电,位于地震带上的新疆2011年发生近4 500次地震,其中5.0级以上的地震8次,最大的一次地震是2011年11月初伊宁巩留6.0级地震。 材料二 图2.7“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与图2.8“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口(19492000年)”。 结合材料探究: (1)结合材料及图,分析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2)我国地震多发区有哪些? (3)为何新疆多地震? (4)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答案 (1)我国地震的分
9、布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震少,西部地震多。 (2)我国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 (3)新疆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断裂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所以多地震。 (4)虽然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但是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而西部人口稀少,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方法规律| 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震级和烈度的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3.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分布,4.我国的地震灾情,|知识清单|,滑坡和泥石流,一、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单元 关系 资源 环境 第二 自然灾害 人类 洪灾 课时 课件 鲁教版 必修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