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ppt(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空坐标,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主要线索,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4.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
2、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神农”的传说 1.农业的起源 (1)区域: 流域和 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 和 。 (3)传说:神农氏殖嘉谷,创制 ,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先民们的农耕实践。 2.农业的地位 (1) 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思维点拨,长江,黄河,粟,水稻,耒耜,农耕,图解识记,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黄河流
3、域以种植粟为主,长江流域则以水稻为主要作物。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自成体系,农耕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历程,铁犁牛耕,铁制,耧车,一牛挽犁,曲辕犁,2.评价 (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 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概念阐释,易混易错,小农户,思维深化,精耕细作 (1)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2)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4)作用: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
4、产率。,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能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 。 (3)北魏
5、到唐前期:推行 。 内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破坏:贵族官僚地主利用各种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农民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土地私有制,均田制,2.土地兼并 (1)根本原因:封建 的存在。 (2)表现: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 剥削农民;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土地高度集中。 (3)影响: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土地私有制,地租,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 提供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 和人头税,还有很多
6、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支出,田亩税,赋税,2.徭役 (1)基本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作用: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消极作用: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影响 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思维点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土地过度集中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事业的发展 (1)远古:大禹平息洪水危害,发展
7、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期: 工程和 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造了“ ”; 成功治理黄河等。,都江堰,郑国渠,井渠,王景,2.灌溉工具的进步 (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 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的 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思维深化,高转筒车,水转翻车,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两点认识 (1)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旱涝灾害等。 (2)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深化探究 核心
8、突破,主题一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耕作方式 史料一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 史料解读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伐掉树木就能种庄稼,烧掉野草就能播种,用火烧荒种地,用水来除草,说明当时的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问题思考 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何影响?,提示 经济形态: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影响: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提示,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锄 铁犁 铁镰,史料解读 这组图片一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中国 农业经济 课件 人民 必修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