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 .doc
《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 .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前 言 本标准的第 6.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 GBll504 1989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展,本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将原标准中的 “ 铅吸收 ” 一项改为 “ 观察对象 ” 。尿铅指标由原0.39mol/L(0.08mg/L)调整至 0.34mol/L(0.07mg/L),以利于铅中毒的预防。 2根据临床经验,将尿铅诊断起点值由原 0.39mol/L(0.08mg/L)调整为0.58mol/L (0.12mg/L),以减少假阳性。 3根据 3588 例的调查中,引进职业
2、接触限值 (可接受上限值 )与诊断下限值(诊断值 )的概念,并以诊断值作为诊断分级的基础,对原标准中的轻度中毒诊断起点作了较大的修改。既体现了单项指标的作用,也突出了多项指标综合诊断的重要性,使诊断更趋合理。 4在治疗原则中加入了口服络合剂二巯丁二酸。 5原标准中将多种测定方法列作标准的附录,鉴于多数与现已一致认可的标准化方法相同,故加精简。 本标准 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西安市中心医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湖南医科大
3、学卫生系、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绍兴市防疫站、甘肃省白银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景德镇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镇江市卫生防疫站、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统计研究室。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ronic Lead Poisoning 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
4、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亦可参照使用。 2 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
5、,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尿铅 0.34 mol/L(0.07mg/L、 70g/L)或 0.48mol/24h(0.1mg/24h 、100g/24h); b)血铅 1.9mol/L(0.4mg/L 、 400g/L,); c)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 1.45mol/L(0.3mg/L 、 300g/L)而3.86mol/L(0.8 mg/L)者。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5.1.1 血铅 2.9mol/L(0.6mg /L、 600g/L)或尿铅 0.58mol/L(0.12mg/L 、120g/L);且具有下列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37 2002 职业性 慢性 铅中毒 诊断 标准 GBZ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