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寓言二则年 级 学 科 学 习 内 容 课时序列 备课人七 语文 古代寓言二则 1成 长目 标聚 焦1、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现实意义。2、掌握重要的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 “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文。重难点 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学 习 过 程 与 指 导:一、导入: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过许多寓言故事吧。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2、学习两则古代寓言,探讨一下它们都寓寄着哪些道理?这些道理在今天又有什么现实意义?请在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写在下列的横线上,并选择一两个讲给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听听。让我们来一起来正确地朗读课文吧。在朗读课文之前,请你先认真做以下练习。二、自学质疑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3)宁( )信度 ( ) (4)遽( )契( )其舟(5)先自度( )其足 (6)所从坠( )2、用“/”为下列句子正确断句。(1)楚人有涉江者(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看一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在正确朗诵课文之后,我们结合书
3、下注释,学一学本文的许多重点字词及文言常识。4、填空。郑人买履选自_,作者韩非,_时期哲学家,_家的主要代表人2物。 刻舟求剑选自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三、合作探究1、郑人买履中“操” “持” “取”都是“拿” 的意思,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意义和用法有什么区别吗?2、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四、点拨提升五、达标检测: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而忘操之 (2)及返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而置之其坐。 同 ,意思是 。(2)及反。 同 ,意思是 。3、区别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 先自度其足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 ( )何不试之以足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反归取之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六、小结反思: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技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代 寓言 二则学案 答案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