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8700.5-200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6-1部分 与ISO标准和 ITU- 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pdf
《GBZ 18700.5-200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6-1部分 与ISO标准和 ITU- 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18700.5-200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6-1部分 与ISO标准和 ITU- 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pdf(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KS 33. 200F 21荡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1 : 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and ITU-T recommendations-Application context and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s(IEC 60870-6-
2、1:1995,IDT)2003-09-15发布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前言IEC 60870-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是一个标准文件系列,包含以下部分:IEC 60870-6-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1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IEC 60870-6-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2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应用IEC 60870-6-50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50
3、3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 2服务和协议IEC 60870-6-6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601部分:与ISO/ITU-T兼容的远动协议通过永久访问分组交换网提供基于连接服务的端系统的传输导则IEC TS 60870-6-6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ITU-T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IEC 60870-6-7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702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 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 60870-6-8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802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
4、E. 2对象模型IEC 60870-6-5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505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 2用户指南这些标准将逐步采用为我国标准,以进一步促进远动实时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技术报告IEC 60870-6-1: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英文版)。IEC 60870-6-1的结构和一般IEC出版物不同,术语、缩略语和参考文献列在正文的前面,带有两个补充件,还大量使用了脚注。GB/T 2000. 2-2001规定,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应与被采用的文本一致,本指
5、导性技术文件对这些不作更改。在IEC 60870-6-1中,未标明其附录A、附录B、附录C及补充件AA、补充件BB是规范性的或资料性的。由于IEC 60870-6-1本身不是标准而是资料性的技术报告,这些附录或补充件应是资料性的。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自2004年03月01日起实施。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福建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秋恒、韩水保、陶洪铸、姚和平、南贵林、邓兆云、李根蔚。G
6、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引言本引言说明第6部分在IEC 60870中所处地位并概述第6部分的结构及内容。IEC 60870(远动设备及系统系列标准由6部分组成。第6部分是与ISO及ITU-T的标准兼容的远动协议的相关内容。编制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要把电力系统的功能协议子集(FP)标准化。这些FP为端到端的通信和互连提供了规定完整的、表达清晰的工作系统手段。总体结构第6部分由3大部分组成:第6-1部分:该部分建立了第6部分的总环境,即准确地描述了第6部分包括的内容、所采用的格式、以及它的应用和所适用的通信环境。具体包括文档结构、应用领域、要求、参考的通信
7、网络结构以及标准开发的形式。第6-2至6-4部分:这3部分是OSI各层、基本标准和网络管理,以及在第6部分环境内使用基本标准的导则和用法。第6-5部分和以下各部分:这些部分是功能协议子集;说明如何使用不同层的标准实现已明确定义的功能。这些就是将成为标准的功能协议子集。由于应用需要和通信网络技术的演变趋势实难预料,第6部分是开放的,允许它在必要时增加FP.为此,这些FP最后将以单独的部分的形式出现。这样,如有必要它们可以单独地开发和表决。具体结构第6-1部分该部分规定应用环境并提出应满足的要求,还给出各协议的功能和性能框架。该部分叙述了一些已经定义的功能协议子集基本的参考结构,包括端系统和中介系
8、统的结构。这些结构展示在其适用的通信环境中。最后,该部分包括各功能协议子集FP的定义,还说明分类方案、FP定义方式以及尚待开发的FP清单。因此,该部分是第6部分计划的全部内容的引言和导则。它叙述:第6部分标准适用的应用环境;要考虑的参考通信结构;待开发的标准的形式;待开发的FP集。这仅是一份技术报告,而不是标准。第6-2一6-4部分这3部分(6-2-6-4)是按7层的OSI参考模型编制的。由于最低3层中协议的选择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此这3层一起编人6-2部分。在该部分里,是按照传输网络的类型进行组织的。第6-2-6-3部分按照OSI模型的各层组织。每部分包括下列部分:引言,简述该层的功能以及
9、该层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的作用;参考文献;服务:包括在标准中的服务和QOS参数的列表;必需或可能提供的那些服务和参数的说明书;协议: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包括在相关标准中的协议类别和子集等的列表;必需或可能提供的那些协议类别和子集的规范。第6-3部分该部分叙述应用软件与应用层交互作用的方法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端系统实施交互工作时的管理功能。第6-4部分该部分是关于网络管理的。它规定网络管理的操作即监视并报告网络的功能、活动和每一层的运行结构。它还:将此信息传给应用软件;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器(而非网络使用者)提供了应用软件控制不同层的功能的方法。第6-
10、5及以下各部分这些部分包括一些具体的应用层标准以及在IEC 60870-6框架内拟开发作为标准的一些实际的功能协议子集。这些标准的编号如下:第6-500-6-599部分:各种具体的应用层标准第6-600-6-699部分:传送层协议子集第6-700-6-799部分:应用层协议子集第6-800-6-899部分:交换格式和表示层协议子集第6-900-6-999部分:中继协议子集功能协议子集的概念在下面简要介绍,更详尽的描述,包括已划分的4类(传送、应用、交换格式和表示以及中继),在本文件的第3章介绍。功能协议子集的概念虽然OSI服务和协议的基本系列为范围广泛的各类应用提供了一套灵活的可选方案,然而,
11、个别应用的领域需要专门裁剪这些基本标准集和子集。定义这些类专用集和子集的方法为很多标准的制定和客户团体所采用,也是功能协议子集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对某些信息标准应当在何时及如何满足一特定问题的需要作出建议。FP不改变它所参照的标准,但是它会使那些为一种特定工作领域而共同使用的各标准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也可以规定标准中的特殊细节。FP方法细分整个工作为子单元,每个子单元是独立的、功能上是完整的、可测试的和可用的。这样便于在短期内使可用的各个标准得以完成并获得投票通过。用这种方法也简化了一致性测试过程的规范和应用。形成的标准就是这样逐步积累起来的,满足电网中远动、自动化和行政的全面的通信要求。G
12、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术语本术语表包含那些在IEC 60870-6-1中使用又未在IEC 60870-1-3:199。中收入的术语。”协议子集(见ISO 10000-1)适用的一个或多个基本标准的集合及这些基本标准的选定级别、子集、选项和参数的标识,这些对于完成某特定功能都是必需的。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GS(见ISO/IEC 9646-1)由OSI实现或系统的供应商提出的声明,它表明某给定的OSI协议的性能和选项已实现。-PICS的预备式(见ISO/IEC 9646-1)由协议的拟订者或一致性测试序列的拟订者设计的类似于调查表的一份文件,在一个
13、OSI实现或系统完成之后,该文件成为PICS,静态一致性要求(见ISO/IEC 9646-1)为便于交互工作,在OSI标准中规定的约束条件,即对一个实现的性能定义一些要求。动态一致性要求(见ISO/IEC 9646-1)所有这些要求(和选项)确定了在通信实例中哪些显著的行为是由相关的OSl标准所允许的。基本标准(见ISO 10000-1)在协议子集定义中使用的且已出版的标准(国际标准、ITU-T建议)。1)以下括号内的参考文献已列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参考文献”。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缩略语IEC 60870-6使用下列缩略语:”ASE App
14、lication Service Element应用服务元素(见ISO 7498-1)CLNS 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Service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见ISO 10000-2)CLTS Connectionless-mode Transport Service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见ISO 10000-2)CONS 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ice连接模式网络服务(见ISO 10000-2)COTS 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连接模式传输服务(见ISO 10000-2)FP Function
15、al Profile功能协议子集FG General Function基本功能FS Specific Function特殊功能GOSIP Government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Profile(used both for US and UK profile)政府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子集(美国和英国使用的协议子集)ISP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Profile国际标准化协议子集(见ISO 10000-2)PAS Power Application Software电力应用软件PICS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16、 Conformance Statement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见ISO/IEC 9646-1)RDA Reference Data Avalanche参考数据雪崩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2)以下括号内的参考文献已列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参考文献气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参考文献GB/T 9387.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 ISO/IEC 7498-1:1994)GB
17、/T 9387. 2-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idt ISO 7498-2:1989)GB/T 9387. 4-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管理框架(idt ISO/IEC 7498-4:1989)GB/T 14429-1993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neq IEC 60870-1-3)GB/T 15128-19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基本会话服务定义(idt ISO8326:1987)GB/T 15695-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表示服务定义(idt ISO 8822:1988)GB/T 156
18、96-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表示协议规范(idt ISO 8823:1988)GB/T 16264.1-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1部分:概念、模型和服务的概述(idt ISO/IEC 9594-1:1990)GB/T 16284. 1-1996信息技术文本通信面向信报的文本交换系统第1部分:系统和服务概论(idt 1SO/IEC 10021-1:1990)GB/T 16582.1-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1部分:框架(eqv ISO/IEC TR 10000-1-9)GB/T 16682. 2-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及分类方法
19、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idt ISO/IEC TR 10000-2:1994)GB/T 16687-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联系控制服务元素协议规范(idt ISO 8650:1988)GB/T 16688-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服务定义(idt ISO 8649:1988)GB/T 16720.1-1996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第一部分:服务定义(eqv ISO 9506-1,1990)GB/T 16720.2-1996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第2部分:协议规范(eqv ISO/IEC,IDT 9506-2:1990)GB/T 169
20、74-1997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 25包层协议(idt ISO/IEC 8208:1995)GB/T 16976-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 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 ISO/IEC 8878:1992)GB/T 17579-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虚拟终端基本类服务(idtISO 9040:1990)GB/T 17580.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虚拟终端基本类协议第1部分:规范(idt ISO 9041-1:1990)GB/T 17580. 2-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虚拟终端基本类协议第2部分: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idt
21、ISO/IEC 9041-2:1993)叨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GB/T 17178.1-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1部分:基本概念(idt ISO/IEC 9646-1;1994)IEC 60870-4: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4部分:性能要求IEC 6087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协议IEC 60870-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及ITU-U标准兼容的远动协议ISO/IEC 8073:1992信息技术数据通信及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开放系统互连检验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 8327:1987信息处理系
22、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的面向连接的会话层协议规范ISO 8473:198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通信提供非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的协议ISO/IEC 8802-3:1933信息技术局域网及城域网部分3: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SO/IEC 9646-2:199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及框架第2部分:抽象测试包规范ITU-T X.25对于运行在分组模式及通过专用电路连接到PDN的终端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TU-T X.400:1993报文处理系统报文处理系统及服务概述ITU-T X.500:1993导则概念、模型及
23、服务的概述GB/Z 18700.5-2003/IEC 60870-6-1: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要求陈述要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的考虑的需要。首先是应用功能的需要;其次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最终的通信功能和性能要求。1.1叙述应用功能及其有关的数据传输的要求。1.2提出通信功能要求。1.3详述通信性能要求。1.1应用功能要求远动系统是分层结构的,如图1所示。该图所表示的与实际的系统实现无关,仅仅表示各站与控制中心间的逻辑连接。除了在垂直方向的过程数据通信以外,也有电力企业的诸控制中心之间的以及不同电力企业的控制中心之间的那种水平方
24、向的通信。要注意该图只表示一种基本的参考结构,无意于表示所有可能的方案。在实际系统中,有些控制中心可能没有或者有综合的功能。表1表示控制中心的典型控制功能配置。并非表中所有的功能都要实现。表2就这些功能提供了一个基本时限、数据和处理特性的例子。应用功能及其有关的数据通信的需要意味着通信系统要满足一系列的一定要求。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应用建立通信的能力;数据吞吐量、最大传输延时;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及可靠性;提供构件块通信服务,如文件传送、消息发送等。1.2和1. 3分别描述从这些要求衍生出的通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1.2通信功能要求本条介绍通信系统的功能要求。包括:使应用可以使用的功能;为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18700.5 2003 设备 系统 部分 ISO 标准 ITU 建议 兼容 协议 应用 环境 结构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