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能力训练 12 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1953 年 1 月 13 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 32 人组成,除中国共产党成员外,民革、民盟、民建各 2 位代表,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 1 位代表。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2.1931 年 11 月以来,人民习惯称毛泽东同志为“毛主席”,其中毛泽东同志 1954 年当选的“主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当选的“主席”含义不同,这主要是基于( )A.政党和政府的不同B.根本政治制度的
2、确立C.执政理念的更新D.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化3.下面为中国 19522008 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24.(2017 江苏单科,12)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
3、互助条约5.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但 1950 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在 1954 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 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
4、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7.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就 20 世纪 70 年代来看,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双方( )A.合作发展经济 B.合作遏制欧洲C.合作对抗苏联 D.合作牵制日本8.1961 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的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起源39.1960
5、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的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 5 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 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 5 亿元。这一做法在当时( )A.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有益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是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11.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 1952 年指示,“中
6、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12.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1950 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科 目 周课时 学期总时数马克思列宁主义 6 132新民主主义论 1 22中国革命史 2 22经济地理 2 44俄语 12 264高等数学基础 2 44体育 2 44合计 27 594该课程设置( )A.构建了与国家政
7、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推动了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4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
8、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 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 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 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
9、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原因。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501938 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年份国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1913 1928 1938英国 1.9 4.3 9.5 19.9 2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能力 训练 12 中国社会主义 曲折 探索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