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线索训练.doc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线索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线索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线索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分封的诸侯大多为同姓子弟B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义务C实行宗法制以维护国家统治D通过封侯建国抵御异族侵扰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封邦建国,以抵御外族侵扰,巩固王室统治,故 D 正确。A 项只体现了分封制的内容,概括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诸侯的义务,也没有体现宗法制,故 B、C 两项错误。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
2、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丧服小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春秋左传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答案 B解析 从材料中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反映的“
3、弟及” “子继” 、 丧服小记反映的2大宗和小宗之别、 左传桓公二年所反映的等级关系和春秋左传反映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故答案为 B 项。材料中只有丧服小记涉及大宗小宗之分,排除 A 项;只有春秋左传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且不能反映是“最大的特征” ,排除 C 项;只有左传桓公二年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 D 项。3(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 )A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B汉
4、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C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答案 B解析 汉初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权力,导致后来王国问题的产生,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汉武帝以后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故 B 项正确;据材料“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汉武帝以后中央集权加强,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表明汉武帝后期王国依然存在,故 D 项错误。4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 )皇帝 州刺史权力内容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不法
5、行为”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丞相权力受到极大削弱D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答案 A解析 由题干中关于刺史权力的内容看,多是用来解决地方问题的,如由解决“地方大族兼并土地” “地方高级官员不法行为”到解决“诸侯谋反” “民众反抗”再到解决“流民”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可以体现当时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故选 A;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 B;表格中没有涉及到丞相权力被削弱,故排除 C;刺史成为地方行3政长官是在东汉时期,故排除 D。5(2018黄石高三 9
6、 月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答案 D解析 材料中“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可以判断此制度是科举制度,故 A 项错误;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没有分割相权,故 B 项错误;科举制度下选官注重才能,故 C项错误;科举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贵族社会
7、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 D 项正确。6(2018太原期中考试)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答案 C解析 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在决策层沟通中的作用,没有涉及三省的运行机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说明谏官制度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故 C 项正确;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不能有效
8、限制君主独断专行,故 D 项错误。7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 C解析 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负责决策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4官职逐渐专业化,C 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员职责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 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关系,B 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加强中央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线索 训练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