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5 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纲卷别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汉字与中国书画中国的戏剧艺术 文学成就 考情分析全国卷2014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成果比较(宋应星、牛顿)2012宋代流传故事与市民价值取向全国卷 2016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2016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013京剧的产生和发展2013明清小说全国卷 2017春秋战国时期字体的演变;2016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 全国卷 本部分知识在近几年成为隐性的热点,在全国卷上表现的特别明显,2016 年全国卷与全国卷考查了汉字的演变与书法,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2017 年全国卷再次考查了汉字的演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知
2、识讲授上不能有缺陷;在命题立意上考查汉字、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及反映的时代特征;通过中西科技的对比领会社会环境对科技成就的影响;考查中外文化的交流所体现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2016高考全国卷)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历程。2【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时空观念 先秦古文、小篆和图片中的隶书,反映了不同时期我国汉
3、字的发展演变 ,可以定位于先秦、秦和汉史料实证 通过图片中的文字可判断是先秦古文、小篆与隶书,从而得出汉字发展演变的结论 【解析】 A 项错误,统一文字是在秦始皇时期;由题干可知,经文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隶书,这反映出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故 B 项符合题意;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 B(2017高考全国卷)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特点。【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
4、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时空观念 由“西周与战国”两个时间段可定位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特征历史解释 通过图片中的文字可知文字有繁到简,可以推知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文字逐渐简化【解析】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 A 项正确。【答案】 A练真题1(2016高考全国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
5、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 ,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选 C。A、D 两项违背了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这两项说法偏颇,排除;B 项说法太绝对;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是因为其有“丈夫之气” ,与唐初尚武、开拓进取3的时代风貌一致,故 C 项正确。2(2013高考全国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
6、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选 C。解答本题应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促成了小说这种世俗文学形式的繁荣。小说成了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一点。因此,A 项不正确,B、D 两项是世俗文学的意义,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A、B、D 三项。3(2013高考全国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
7、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 B。京剧脸谱来源于中国古代“傩”戏中的面具。在后来戏剧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给不同颜色的脸谱赋予不同的性格,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也就不能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故排除 A、C、D 三项。4(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选 D。题干中
8、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的结果,D 项正确;A、B、C 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得出。练模拟1(2018绵阳高三诊断)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解析:选 C。材料中技术的变化与周期性动乱无关,故 A 项错误;传统行业技术确实被严格保密,但是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历代技术的命运背后反映的是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故 C 项正确
9、;材料并不在于强调重农抑商,而是在于强调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受阻,故 D 项错误。2(2018济宁高三质检)陈乃乾在三国志平话中认为:“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 ”这说明宋元时期( )4A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实用科技发展B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C理学兴起奠定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D社会变动促成主流文学形式变化解析:选 B。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实用科技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 B 项正确;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故
10、 C 项错误;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社会变动,故 D项错误。3 “育”甲骨文写作 (人,指女人), (即倒写的“子” ,表示出生的婴儿)。“育”字的小篆为“ ”,由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为形声字。这说明( )A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B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C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D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解析:选 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故 A 项错误;通过“会意”和“形声” ,即形、音、义相结合来表达一定的意思,是汉字的构字特色,故 B 项正确;“会意”和“形声”都是汉字的实用功能,非艺术性,故 C 项错误;汉字的演变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具有神秘性,故 D 项错误。4下图为
11、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 ,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补丁累累的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民众生活安宁富足B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解析:选 B。据材料中“破烂衣服”可知民众的生活贫困,故 A 项错误;纺车图中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一幕,具有写实风格,所以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故 B 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村妇操作纺车情景,不能代表纺织业,故 C 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雇佣关系,故 D 项错误。(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8四川高三黄金大联考)中国古代医术,亦
12、称“仁术”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5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解析:选 B。 “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 B 项正确。2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解析:选 C。材料没有涉及土地休耕轮作的
13、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提高地力的内容,故 B 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否则劳而无获,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进技术的内容,故 D 项错误。3(2018赣州高三期末)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 牡丹亭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西游记 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解析:选 C。根据所学,明清时期思想文化专制严重,不存在普遍性的个性解放运动,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作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2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化 25 科学技术 应考 能力 提升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