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7压强和浮力(含解析).doc(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7 压强和浮力一、单选题1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C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D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为 L 的木板 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与桌边
2、缘相齐,在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下匀速地向右运动,在木板离开桌面前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B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2D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来源】2018 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也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3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 大气压力 B 易拉罐的重力C 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 地面对
3、易拉罐的支持力【来源】广西桂林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3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内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压扁了,故只有 A 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难度不大。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B 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C 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D 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4解释
4、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5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由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A 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B 塑料梳子吸引干燥的头发C 条形磁铁吸引小磁针D 两个铅块挤压在一起【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物理知识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6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m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 ,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5、,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已知水的密度 水=1.0103kg/m3取 g=10N/kg。则( )5A 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2NC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 5104PaD 物体的密度为 1.25103kg/m3【来源】湖北省荆门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 G=5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6、 示 =3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故B 错误;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故 C 错误;D、根据 可得,物体的体积: ,则物体的6密度为 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浮力、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题目难度适中,关键是相关原理和公式的灵活运用。7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甲 丙 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 p 乙 p 甲 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甲 p 乙 p
7、 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 乙 =F 丙 F 甲【来源】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图知,三个相同容器内液体体积相同,又知 乙 丙 甲 ,根据 和 G=mg 可知乙烧杯内液体的重力大于丙烧杯内液体的重力,丙烧杯内液体的重力大于甲烧杯内液体的重力,烧杯以及小球的重力均相等,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 可知,7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乙 p 丙 p 甲 ,故 C 错误;D小球在甲液体中沉底,所受浮力 F 甲 G;小球在乙液体中漂浮,在丙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均等于其重力,即 F 乙 =F 丙 =G;因此小球受到的浮
8、力大小关系是 F 乙 =F 丙 F 甲 ,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D。【点睛】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推断出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 p=gh 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得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有一定的难度。8以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选择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A B C D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故答案为 D。【点睛】本题考
9、查物理研究方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和应用。9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 ,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8A 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B 擦窗机器人在玻璃上竖直向上匀速“行走”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自身所受的重力C 擦窗机器人接收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D 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其重力势能增大【来源】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点睛】根据运动状态推断受力情况,机器人匀速行走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
10、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在 2018 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坐轮椅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9A 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选手是运动的B 轮椅坐垫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C 停止用力后,轮椅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 轮椅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来源】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不是一种作用,更不是一种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1下面所做探究活动与得出结论相匹配的是A 活动:用铁屑探究
11、磁体周围的磁场结论: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B 活动:观察惯性现象结论:一切物体都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 活动: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大气压真实存在且很大D 活动: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来源】江苏省泰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磁感线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磁感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故 A 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惯性的作用等,故 B 错误;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故 C 正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 D 错误,故选 C。10【点睛】本题考查的
12、是磁感线、惯性及大气压存在实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磁感线的概念、惯性概念的、掌握大气压存在实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难度不大。12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 ,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A 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B 气流速度大,压强大C 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D 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来源】江苏省泰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题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及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产生的现象。13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13、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B 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C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D 家庭里常用吸盘挂钩挂物件,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作用【来源】2018 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11D、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先挤出里面的空气,里面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面上,所以吸盘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作用,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理解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详细解释的话,还利用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即吸管与口、肺部连通,胸腔扩张时,体积增大
14、,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14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环境,所以低碳环保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我市积极响应这一理念,在各区县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车把是一个省力杠杆B 车座的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C 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 停止用力蹬脚踏板,车也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车受到惯性【来源】2018 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车把的支点在中间转轴,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 A 正确;B、车座的面积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 B 错
15、误;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 C 错误;12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 D 错。故选 A。【点睛】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15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A 在上
16、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B 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C 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D 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来源】江苏省盐城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C. 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此时解释一、二都不会成立,故也不能验证哪种说法正确,故 C 不可行;D. 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此时气流不会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即排除了第二种说法,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可验证说法一的正误,故 D 可行;故选 C。
17、13【点睛】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也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16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D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来源】江苏省盐城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重点是液体压强特点的应用,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当深度相等时,液体的密度越大,该点的压强越大。17如图所示,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
18、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飘着一小木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4A 天平不倾斜 B 向左盘倾斜 C 向右盘倾斜 D 无法判断【来源】2018 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根据浮沉条件知浮力等于重,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所以木块的重等于排开水的重,即有没有木块是一样的。18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明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小球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A p 甲 =p 乙 =p 丙 B p 甲
19、 p 乙 p 丙C p 甲 p 乙 =p 丙 D p 甲 p 乙 p 丙【来源】江苏省常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15【点睛】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推断出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 p=gh 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19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满足国防需要,辽宁舰航母上的国产新型舰载机歼15 战机,不惜大量耗油昼夜加紧训练,战机飞离甲板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歼15 战机的质量不变,机械能增大B 辽宁舰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小C 辽宁舰所受的浮力变小D 歼15 战机的升力的产生是因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18 年中考物
20、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歼15 战机飞行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油,所以战机的质量减小,故 A 错误;C、当战机飞离甲板后,辽宁舰的总重力减小,但仍然漂浮,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减小,故 C 正确;B、辽宁舰所受浮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会上浮一些,由 可知,其舰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 B 正确;D、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故 D 正确;故选 A。【点睛】注意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也是16常出现的题目类型,且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
21、中的相关现象。二、多选题20如图所示,在铁架台上有固定横杆 A 和 B,横杆 B 上有带锁销的限位孔,轻质竖直杆 C 和压缩弹簧 D相连固定在横杆 A 上。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水平台上,将轻质杯倒扣并浸没在水中,设法在杯内封闭一些气体,使杆 C 与杯底部固定,杆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静止。打开锁销,使弹簧推动杆和杯一起下降一定距离后锁住弹簧(杯口未接触大烧杯底部) ,待锁销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杯内气体压强变小B 杯内、外水面高度差变大C 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D 竖直杆对杯的压力变小【来源】四川省宜宾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CD【解析】【点
22、睛】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特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要求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本题是一道易错题。1721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 A、B 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 mA、m B密度分别为 A、 B,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和乙所示,设 A 对 B 的压强为 p1,B 对桌面的压强为 p2;图乙中,设 B 对 A 的压强为p3,A 对桌面的压强为 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 p 1:p 2=mA A:(m A+mB) B B p 1:p 4=mA:(m A+mB)C p 2:p 4=mB A:m A B D p 2:p 3=mA(m A+mB) B:(m B2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物理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6 专题 07 压强 浮力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