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17讲基因的分离规律课件北师大版.pptx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17讲基因的分离规律课件北师大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第17讲基因的分离规律课件北师大版.pptx(8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7讲 基因的分离规律,第六单元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 基因分离规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内容索引,课时作业,基因分离规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考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1)选材 豌豆的许多性状只存在 ,比较容易鉴别。 豌豆一次能繁殖许多后代,因而很容易收集到 用于分析。 豌豆是严格的 受粉植物,可避免昆虫的传粉,防止不明来源的花粉混杂。,知识梳理,两种相对形式,大量的数据,闭花,相关视频,(2)方法 孟德尔在研究中抓住了从 的原则。 在 试验中,孟德尔对亲子代的每对有区别的
2、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它们的系谱,在连续世代中发现规律。 孟德尔在试验分析研究中,运用了 的方法。 他还设计了进一步的试验来检查和验证自己的理论,使他的科学分析建立在充分和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简单到复杂,杂交,统计学,(3)试验过程及结果,叶腋花,相对,显性,性状分离,31,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如下),成对,成单,分离,随机,3.设计测交试验方案及验证 (1)验证的方法: 试验,选用F1和 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 。 (2)遗传图解,测交,隐性纯合体,基因组合,A,a,Aa,aa,(3)结论:通过测交,不但证明了F1的 ,同时还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 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
3、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组合,成对的基因,基因,4.分离规律的实质 (1)细胞学基础(如下图所示),相关视频,(2)规律实质: 。 (3)发生时间: 。 (4)适用范围 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的 (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性,细胞核,一,一,5.分离规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体选育显性纯合体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 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 遗传,便
4、可留种推广。 优良性状为杂合体: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体,但每年都要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 和进行 提供理论依据。,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稳定,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归纳总结,分离规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1.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叙述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2)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 (3)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 (4)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
5、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2.判断下列相关概念的叙述 (1)小芳的直发和小美的短发、兔子的长毛与黑毛都是一对相对性状( ) (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 (3)“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 ) (4)杂合体自交后代没有纯合体,纯合体相交一定是杂合体( ) (5)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3.判断有关基因分离规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 (1)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 (2)基因分离规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
6、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 (3)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阅读教材第48页图42叶腋花与茎顶花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思考问题: (1)若F1所产生的雄配子Aa21,雌配子Aa21, 则F2中叶腋花茎顶花 。,81,(2)若F2中只得到4株豌豆,则叶腋花与茎顶花的数量比值一定为31吗?,提示 不一定。,(3)F1所产生雌配子总数(Aa11)与雄配子总数(Aa11)的大小关系一般是否会影响31的出现呢?,提示 不会影响,只要保证每种配子中Aa11即可。,提示,(4)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包括如下
7、中的 。 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5)在分离规律现代解释中决定31出现的最核心的内容是_。,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命题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1.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试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
8、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命题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孟德尔认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F1杂合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在本题C项实验中,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F1只表现一种性状,但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从而否定了“融合遗传”的观点。,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
9、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答案,解析,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命题点二 分离规律的实质与验证 3.(2018福州第一中学联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规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规律实
10、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解析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答案,解析,4.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基因用M
11、和m表示。) 方案一: (1)实验方法:_。 (2)实验步骤:首先让纯种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答案,测交法,(3)实验预期现象: 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 _。 (5)实验结论: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答案,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为11,测交中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即粳稻和糯稻,可知F1必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M和m,方案二: (1)实验
12、方法:_。 (2)实验步骤: 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 _。,答案,花粉鉴定法,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含M基因的配子(遇碘液呈蓝黑色)和含m基因的配子(遇碘液呈红褐色),(5)实验结论: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四法”验证分离规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
1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体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方法技巧,命题点三 分离规律的应用分析 5.(2018日照质检)小麦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为获得纯种抗病小麦,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逐代淘汰感病个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
14、a的小麦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相等 B.经选择后的每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都发生改变 C.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型为Aa的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品种,答案,解析,解析 基因型为Aa的小麦产生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少于雄配子,A项错误; 经选择后的每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都发生改变,B项正确; 基因重组至少需要有两对等位基因,而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C项错误; 基因型为Aa的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是单倍体,D项错误。,A.AA、Aa和1/16 B.Aa、Aa和1/9 C.Aa、AA和1/4 D.Aa、Aa和1/64,解析 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1和4为患者,推
15、出1、2、3、4的基因型都是Aa,2、3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1为白化病患 者的概率为2/32/31/41/9。,6.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1、3的基因型和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答案,解析,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1.“叶腋花豌豆和茎顶花豌豆杂交,后代既有叶腋花豌豆又有茎顶花豌豆”不属于性状分离概念范畴。 2.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但是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3.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
16、子,不能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能准确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1的基因组合。,易错警示突破选择题,4.针对完全显性遗传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分离规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有二:一是F1中31的结果必须是统计大量子代个体,若子代个体数目少,不一定符合预期分离比;二是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1.黄瓜果皮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体,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
17、关系。 2.试验一:随机选取一株红茎植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其自交,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31。试验二:随机选取30株该植物的红茎植株,让其随机传粉,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151。则实验二中F1性状分离比不为31,其原因是30株红茎植株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长句应答突破简答题,3.鸡的雄羽、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母鸡只有母羽,公鸡有母羽和雄羽。研究人员做了一组杂交实验:P:母羽母羽F1:母羽母羽雄羽431。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判断F1中母羽公鸡是否为纯合体。 实验方案:随机选择F1中母羽与多只母羽交配。 结果预测:若子代母鸡全为母羽,公鸡全为母羽,则F1母羽公鸡为纯合体,否则为杂
18、合体。,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1.(2013新课标,6)若用玉米为试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规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试验材料是否为纯合体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试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1,2,3,4,5,答案,解析,6,1,2,3,4,5,解析 验证基因分离规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试验及结果获得:显性纯合体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比例;杂合体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试验材料是否为纯合体,并不影响试验结
19、论。验证基因分离规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6,2.(2014海南,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解析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
20、。,答案,解析,1,2,3,4,5,6,3.(2017全国,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1,2,3,4,5,解析,6,解析 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项正确;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
21、,说明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项正确; 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项正确;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说明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项错误。,1,2,3,4,5,6,4.(2014新课标,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2和4必须是纯合体 B.1、1和4必须是纯合体 C.2、3、
22、2和3必须是杂合体 D.4、5、1和2必须是杂合体,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A项,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与该病有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根据遗传学原理,2、3、4、5的基因型均为Aa,与2和4是否纯合无关。 B项,若1和1纯合,则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1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4,而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若4为纯合体,则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1/21/3,故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31/41/48。 C项,若2和3是杂合体,则无论1和4同时是AA或同时是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新导学大 一轮 复习 第六 单元 遗传信息 传递 规律 17 基因 分离 课件 北师大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