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准确辨识,熟练运用,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高考真题研究,核心考点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高考真题研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E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简释:“常见的修辞手法”指上面七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正确运用”是指不考查修辞的概念、术语,重在“运用”,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考点简释,1.(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真题精做,1,
2、2,3,4,答题提示 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 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2.(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
3、翻书。,1,2,3,4,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使用比拟手法。 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 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使用了拟人手法。 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3.(2016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1,2,3,4,答题提示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借代。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将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手法。 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手法。 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 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手法。,1,2,3,4,4.(2017江
5、苏)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1,2,3,4,答题提示 B项“及时雨”也有比喻义,但这里用的是本义。 A项用的是
6、暗喻,“一带一路”是本体,“新引擎”是喻体。 C项用的是明喻,“网络病毒”是本体,“洪水猛兽”是喻体。 D项用的是借喻,“弯道超车”喻指“东道国”在观念上改变更新非常快速,实现了超越。,1,2,3,4,1.考查的重点是对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辨识,主要是比喻、借代、比拟、对仗,不考修辞效果。 2.语料主要来自古代诗歌。 3.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难度不大。,命题微探,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理解必备知识 七种修辞手法的特征与表达效果,掌握关键能力 区分常用易混的修辞手法,核心考点突破,落实比方法更重要,练就学科素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
7、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理解必备知识,解析 D项是博喻,其他三项都是明喻。,知识运用1 (1)下列写“愁”的诗句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所用比喻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C.离愁
8、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解析 “好像”不是比喻。,(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二、比拟:变个
9、脸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拟人;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4.注意问题。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
10、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不符合星星的特征。 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解析 “对愁眠”的主体是作者。,知识运用2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解析 “盘踞”是拟物。,(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
11、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三、借代:做代表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2.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号代本人。例如:“
12、芦柴棒,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注意问题。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没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13、。 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解析 D项使用的是比喻手法。 A项“衣冠”代指达官贵人。 B项“珠翠”代指宫女。 C项“孤帆”代指船。,知识运用3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解析 C项使用的是比喻手法。 A项“三宝殿”个别代整体
14、,代指门。 B项“五斗米”具体代抽象,代指微薄的俸禄。 D项专名代泛称,“臭皮匠”代指愚钝之人,“诸葛亮”代指足智多谋之人。,(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无事不登三宝殿 B.不为五斗米折腰 C.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D.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四、夸张:说大话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 2.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15、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4.注意问题。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
16、实。 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如在科学性文章中就不适合运用夸张。,解析 B项“一夜飞度”是夸张。 C项“百丈冰”“万里凝”是夸张。 D项“一日看尽”是夸张。,知识运用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2.种类。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
17、。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串对。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
18、落后。 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4.注意问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句对得并不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知识运用5 (1)下列诗句
19、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芳草香 B.细草香闲小洞幽 C.锦屏春短碧纱暗 D.晚凉天净月华开,解析 对仗是特殊形式的对偶,答题时不仅要考虑结构、词性,还要考虑平仄相对。,(2)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福羊衔草辞旧岁 金猴舞棒踏春来 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 冰消北岸鸟语花香 C.羊阵聚云天降玉 猴足踏雪露星云 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有方九州永春,解析 A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踏春来”为连动结构。 B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 C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露星云”为动宾结构。,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20、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 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复句排比。例
21、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知识运用6 下列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不能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中华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语文 新增 一轮 复习 第一章 语言文字 运用 专题 正确 常见 修辞手法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