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自然经济的社会影响 1光武帝度田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南移 3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的发展 4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制瓷业的发展 5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6唐朝政府征收茶税 7两宋时期城市职能多元化 8南宋时期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 9商品经济发展明末清初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10宋明抑商政策的松动 11古代经济政策 明朝国家征收商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安徽合肥二模)“法自君出,权尊于法” “德
2、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解析:A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中国古代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是自然经济,A 项正确;宗法制、外儒内法的思想都属于上层建筑层面,B、C 两项错误。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D 项错误。22.(2018山东济南一模)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
3、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解析:A 据材料可知,阻碍光武帝度田的主要是“近臣” “近亲”等地方豪强势力,这说明该举措触犯了其利益,故 A 项正确。光武帝“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目的在于加强中央经济力量,故 B 项错误。均田制自北魏开始实行,光武帝生活在东汉时期,在此之前,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央意在削弱田庄势力,故 D 项错误。3.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
4、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解析:B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与材料中仅强调江南一带变化不符,故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得出唐宋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土地利用率极大提高,进而出现饮食方面的变化,故答案为 B 项;饮食文化日益丰富仅为材料现象而非本质,故排除 C 项;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D 项。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
5、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庄园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解析:B 据题干可知,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 A 项错误;庄园中的3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 B 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 C 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 D 项错误。【新知生成】 古代家庭手工业
6、和庄园手工业等方式的存在与发展,其作用首先是满足家庭和庄园自身的需要,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其次,古代家庭手工业和庄园手工业的存在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的新发展,其剩余产品,会走向市场,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2018山东聊城一模)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 年)所首创。下图是 1964 年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残片)。考古专家认为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据此推知,明代( )A.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彩瓷供宫廷使用B.官窑已经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C.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D.彩
7、瓷和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解析:C 考古是比较科学的历史实证手段,通过出土文物等一手资料推断的历史结论“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比较准确,因此题中考古发现把明代的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故 C 项正确。A 项非材料反映的信息,故排除;官窑的瓷器主要供各级贵族使用,不进入市场,故 B 项错误;珐琅彩出现于清朝,故 D 项错误。6.(2018甘肃兰州一模)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由此可知(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B.西汉
8、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解析:C 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在轮台、渠犁一带有屯田兵卒数百人,设使者校尉加以统领护卫,用以供给出使外国的使团所需,反映了汉朝对丝绸之路的重视,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中“张骞” “严格限制” “交流频繁”均与材料不符。7.(2018安徽合肥一模)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解析:B 据材料可知,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唐代成为生活
9、必需品,市场需求加大,种植规模扩大,并成为国家税收的一部分,这说明茶叶作为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消费观念” “农民主要财源” “南北经济交流”,故 A、C、D 三项材料均未体现。8.(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 。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 )A.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B.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C.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D.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解析:D 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士大
10、夫从乡镇迁徙到城市的原因主要包括方便医药、饮膳、从师受教育等方面,这说明城市职能在政治、经济之外更趋多元化,故 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城市”不一定特指工商业市镇,故 B 项错误;C 项只涉及部分材料信息,片面。9.(2018北京四中一模)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D.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5解析:D 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期官府参与价格制定,并由
11、专门部门将定好的价格写成状文备案,这反映了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故 D 项正确。由材料“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 “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可知,B、C 两项错误;A 项材料未体现,且“高度发达”不符合史实。10.(2018广州综合测试)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 、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B.白银大量外流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D.市民阶层兴起解析:C 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主要是劝诫人们诚信、不弄虚作假,即倡导重义轻利,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存在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