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课件语文版.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课件语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课件语文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特殊历史。 2.体会诗人在离开北京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3.理解诗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片中的这张乘车证,准确地说是张火车票。只不过4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北京知青赴山西插队落户时,乘的是专列,每位乘专列的知青,持此证上车。而且票面赫然印着“乘车证”,上面还有“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东城区招生分配就业领导小组安置就业办公室”的公章、“第2车厢4号”、“1968年12月13日”等字样。,摘自鲍乃锐四十年前的乘车证,走近作者,食指,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
2、人。著有诗集相信未来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背景资料,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诗人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当时才20岁的诗人,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对北京的依恋、亲人道别的眼神和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整体感知,以第一节为例,用“/”划分诗词的停顿,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阅读诗歌,整理每节的内容。,1)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告别北京,2)火车开动离京 迷惘失落,3)幻觉叠合 眷恋母爱,4)告别亲人 回归现实,5)物我颠倒 漂泊无依,6)
3、7)依恋北京 惶惑无助,细节感知,1.有感情地多形式地反复朗读全诗,体会诗词的感情基调。,惶恐、希求、悲怆、痛苦。,2.反复朗读诗词,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诗人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诗人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岁的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我”
4、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我”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痛苦。,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这样写既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更深刻地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和“北京”已不只是表层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政府了。,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这里的“最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四点 零八分 北京 课件 语文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