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课件.ppt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课件.pptx(5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概览,时空定位,本单元的主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历程 及成因。有三条基本线索:1.二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北约和华 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等新兴力 量的崛起,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3.20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 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线索归纳,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
2、”及 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考纲要求,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政权的对峙,考点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点呈现,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 美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 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2.基础框架: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主导的 雅尔塔体系 确立。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 社会制度 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自主学习,二、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战争 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三、实质美国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四、表现,四、表现,特别提醒 (1)第二
3、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 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美苏“冷战”打破 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苏的对峙导致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形 成,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 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政治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 战”的宣言书,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3)马歇尔计划开启了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应对经济困境的先例,有 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著表现。,思维启迪 美
4、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 半。”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 提示:二者本质目的一样,都是遏制苏联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 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主题 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 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史料呈现史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 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 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合作探究,摘编自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史料二 “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
5、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 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 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 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 循平等,追求互利。新时期,“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 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 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读史指导,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答案 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
6、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一 带一路”战略的特点。 答案 特点:诞生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冷战时期); 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西欧国家,苏联和东欧排除在 外);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无附加条件(美国主导,受援国处于从 属地位,有附加条件);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 义,服务于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3)史料一、二反映的相同观点是什么? 答案 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7、 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核心突破,2.不同点,1.(2010江苏单科)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 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 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考点集训,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期美苏关系变化的有关史实。根据“1 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联系二战后期美苏关系变化的史实,可以判 断出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预示着
8、战时同盟关系随 着战争结束而破裂。“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不符合史实,排 除A项;B、C两项不能反映出“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排除。,2.(2016江苏单科)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 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 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 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 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 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
9、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 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 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 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 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 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 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
10、变化产生的 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 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解析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 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3分)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3分)(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 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分)(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2分)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1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五 单元 11 两极 格局 形成 影响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