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整合提升,知识网络归纳,重点规律整合,一、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二、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该部分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地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 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
2、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势条件表现在:(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资源短缺;(2)盐碱地、涝洼地占较大比例;(3)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 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
3、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 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三、我国三个工业发达区域的比较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是强国之路,由于历史基础、区位条件存在区域差异,我国工业布局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集中表现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
4、区域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存在很大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高考真题演练,(2018全国)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3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解析】 D对: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由图可知,中心集镇周围乡村较多,结合材料可知,该县
5、农民以务农为主,为兼顾农活,农民一般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工厂打工,因此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周边劳动力。A错:县城为区域的中心,其基础设施更完善。B错:在山区的县城一般是一个县中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工出来的产品,应该在县城的销售量会更大。C错:县城是区域经济中心,资金比中心集镇更充裕。,D,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解析】 C对:兼顾务工务农的农民,农忙时节在农村忙碌,农闲时节可能到中心集镇打工, 因此“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对他
6、们而言最适合。A错: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般会定居在商业活动较频繁的中心集镇或县城,而不在农村居住。B错:留守子女指长期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这些孩子上学时一般固定在学校及附近小范围区域,不可能在农村和中心集镇之间频繁移动。D错:扩大种田规模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更适宜在农村定居。,C,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B C D 【解析】 对: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大别山区为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且发展多种经营既有利于创
7、收,又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故选B。错:山区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不大。,B,(2018江苏卷)“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45题。,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 5“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8、,AC,AD,【解析】 第4题,由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主要是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因此其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材料可知,江苏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不同的林木类型,体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第5题,“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通过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由于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森林类型,从而提高造林存活率,使植被覆盖率提高;在适合果品种植的地区发展经济林种植,从而提高果品供应能力;由表可知,“十二五”期间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种植比重呈下降趋势,因此木材供需缺口加大。,(2015浙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区域 经济发展 本章 整合 提升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