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课件岳麓版.pptx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课件岳麓版.pptx(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 13 课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PART THREE,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时空坐标】,考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得拨乱反正工作遇到严重障碍。因此,一场大规模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展开。 影响: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这场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特别提示】
2、粉碎“四人帮”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它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继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内容: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成立
3、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易混易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人民公社最本质区别在于享有生产自主权。,2.小岗村的创举 (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开始了自己新的劳动之路。 (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经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
4、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纵横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四次土地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二 改革的不断深化,【易混易错】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这一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但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在全国逐步开展起来。 (2)理论基础:1984年10月,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着重阐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和基本政策,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5、。 (3)民营经济的兴起:表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兴起。影响: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而且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壮大国民经济、改造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南方吹来的风 (1)南方谈话:1992年初,在经济建设和改革事业处于关键时刻之际,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就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 (2)历史影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建立社会主义
6、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易混易错】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993年11月,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历史意义:把社会
7、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考点三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1.对外开放的窗口 (1)兴建特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特”点:经济特区是我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特殊区域,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3)历史影响: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不但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
8、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易混易错】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香港、澳门式的特别行政区,正如邓小平南方谈话所说:特区姓“社”不姓“资”。,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3)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在海南建立特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特区建设的又一伟
9、大实践。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岛成为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之后建立的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4)开放沿江城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 (5)全方位开放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考点四 国计民生的改善,1.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1)国民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997年我国
10、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 (2)基础工业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集中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易混易错】 过去人们的服饰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这并不是人们的审美观念落后,而是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所以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2.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概况: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衣着:改革开放前,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是实用,服装样式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后,服装的面料、花色、款式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部分 中国 现代史 13 课时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开拓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