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基 础 巩 固一、单项选择题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回答 12 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C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A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 C D【解析】 第 1 题,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第 2 题,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下图为我国
2、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 35 题。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 )2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D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5该省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
3、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 第 3 题,本题主要考查省区判断。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说明该省经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该省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由此判断该省区为江苏省。故 A 项正确。第 4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特点。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故 D 项正确。第 5 题,本题主要考查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故 A 项正确。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
4、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 E1 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 E1 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 ,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 67 题。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时间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0.87 0.52200620101.102.13 1.352011
5、2 0.88 0.21 1.31200120131.51 0.66 0.0830136.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A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7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B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 第 6 题,由材料可知 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 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 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
6、1,后大于 1,再后来又小于 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 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 1,后大于 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 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 错误。第 7 题,由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 正确。二、综合题8(2018南昌模拟)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
7、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 (1)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等。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4用)。(2)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区域 经济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我国 珠江三角洲 精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