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1940 年 9 月,国民政府明确规定为中华民国陪都的城市是( )A. 成都 B. 重庆 C.武汉 D. 西安3.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4.有学者撰文指出:
2、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D. 发展资本主义5.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4 年)恰好满八十大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十三年 B. 二十三年 C. 三十三年D. 四十三年6.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 结束了封建帝制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 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7.袁世凯就任中
3、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很快就暴露了其意图实行独裁的野心。他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刺杀宋教仁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镇压“二月革命” A. B. C. D. 2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9.(2017襄阳)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 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 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10.1912 年 2 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4、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清帝下诏退位 C. 武昌起义的胜利D. 临时约法的颁布11.“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D. 北伐战争12.1912 年 2 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清帝下诏退位 D.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13.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5、 民主、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维新A. B. C. D. 14.“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5.台北的孙逸仙纪念馆之所以被称为“国父纪念馆”,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A. 建立了兴中会 B. 领导了武昌起义 C. 提出了三民主义D. 建立了中华民国16.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同盟会的成立 C. 国民党政权垮台 D. 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17.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下列有
6、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孙中山领导的,发生在 1912 年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3A. B. C. D. 18.“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华夏民族,这一口号的提出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密切相关。你能判断这一口号的最早提出者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洪秀全 D. 毛泽东19.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马关条约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 渡江战役胜利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20.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
7、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初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1900 年)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三: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四: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
8、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时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五: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据材料一回答,“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是哪个党派的主张?这一党派的成立有什么特点?(3)结合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4)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5)你如何理解材料五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21.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
9、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材料一:4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 A,B,C,D 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举出B 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 2 点即可)(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
10、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2.(2017娄底)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器物之路】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制度变革】材料二 1895 年,北京 1000 多名举人在“公
11、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思想解放】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新的征程】材料五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 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
12、索之路有何意义?(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5(4)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3.(2017衡阳)“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13、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依
14、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近代化的起步”的制度层次指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器物层次指的是洋务运动。排除 ACD,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人、过程、结果及
15、影响。本题难度适中。2.【答案】B 【解析】【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 1940 年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陪都是重庆,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选择 B 项,CDA 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都城。3.【答案】C 【解析】【分析】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故选 C。【点评】学生要知道,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4.【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
16、导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救亡图存。B 是洋务运动的目的,C 不是目的,D 不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故 B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要熟练掌握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几个阶段,据它们目的共同点上作答。本题难度较大。5.【答案】B 【解析】【分析】201480=1934。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341912+1=23。因为 1912 年为民国 1 年,需要加上这个 1。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
17、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 )1912+1。6.【答案】A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选 A。【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还表现在: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7.【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用暴力手段刺杀了宋教仁,“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发起了“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以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之后很快下令解散国民党,接着下令解散国会,又改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7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所以袁世凯
18、实行独裁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史实。8.【答案】D 【解析】【分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具体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识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9.【答案】B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知道,孙中山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 单元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 建立 单元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