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答案: B解析: 秦朝的“三公”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组成的“中朝”,参与决策,体现了“位卑权重”,而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属于“位高权轻”,故 B 项正确;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拥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宋朝的“二府”“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2.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
2、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官吏选拔标准趋向客观答案: D解析: 材料体现出察举制的选拔标准趋向客观,不是按出身授官,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察举制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的信息,故 B 项错误;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的特点,故 C 项错误;“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说明官吏选拔标准趋向客观,故 D 项正确。3.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
3、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三省制名存实亡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皇权进一步加强答案: 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新增官吏行使相权,属于行政体系内的制度建设,与监察体系无关,故 A 项错误;B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材料仅阐述了唐朝中枢机构人员设置的变迁,没有阐述这种设置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相关的名号,让他们执行相职,可知宰相由固定任命到临时任命,这有利于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故 D 项正确。24.吕思勉在
4、中国通史中指出:“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答案: C解析: 材料“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说明作者不认可科举考试的内容,因而作者不认为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意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选官的进步性,并非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 B 项错误;科举制用考试方法,按考试成绩选官而非按门第选官,这说明科举制有利于打破之前士族地主的特权垄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规范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