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doc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含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2017 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2.(2018 江苏扬州期末)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2、。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3.(2017 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左传襄公十二年中记载:“秋,吴子寿梦卒。(襄公)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等级森严 B.奴隶制渐趋强化C.宗法制亲疏有别 D.封建制尊卑有序4.(2017 江苏无锡期中)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
3、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乃形成见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5.(2018 江苏南通一模)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6.(2017 江苏扬州一模)“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
4、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7.(2018 江苏赣榆模拟)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8.(2018 江苏泰州模拟)“军国重事
5、,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推进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9.(2017 江苏东台一模)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
6、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3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10.(2018 江苏盐城期中)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庆历中 200 4 501苏州 绍兴二十六年2 000 13 1541绍兴二十六年3 400 62 551福州淳熙十年 15 000 62 2421A.科
7、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11.(2017 江苏无锡一模)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人“宣敕示祎之”。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武则天时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B.唐代三省六部制度有效约束了君主的专权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12.(2018 江苏南通一模)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
8、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并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413.(2018 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不副实的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14.(2018 江苏姜堰考前模拟)两汉时期皇帝
9、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15.(2017 江苏盐城三模)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收视热潮。1723 年,雍正帝曾推行“养廉银”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足够高的俸禄,以此杜绝官场贪污腐败现象。但事实上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B.雍正“养廉银”制度不够完善C.“人治”之下的腐败难以根治D.自古至今腐败现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攻略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习题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