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2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预习做真题,洞悉高考怎么考 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野 歌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
2、晰。,B,解析 B项,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是诗人的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认为,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迢迢,迎风招展。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2
3、.(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
4、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答案,解析,(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参考答案 作者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读这首诗要注意作者信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
5、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做此题时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释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极有帮助。首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推重“风情”“正声”,充满自负态度,并以此态度贯串全篇。颔联由自负开始转而向友人戏谑自夸,“每被老元偷格律”一句“偷”字写自己的作品被朋友暗自拿去模仿,有戏谑的成分;“苦教短李伏歌行”,拿朋友的短处、外号呼之,有开玩笑的意思。颈联由自负、自夸转而预言身后定有诗名。尾联说自己新编成十五卷诗集,却说“莫怪气粗言语大”,即不要怪里面的内容“言辞夸张”。,3.(据2016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 甫 先帝天
6、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为下文写曹霸的画技做铺垫。 B.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 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
7、一气呵成。画中马好像腾飞的真龙。 D.诗人先用“玉花骢”形容真马的神奇雄俊,再用众画工“貌不同”来烘托曹霸的“真龙”,精彩之极。 E.诗人把画马写得十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答案,解析,(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从“画工”和“玉花骢”两个角
8、度来理解。第二句从一般画工的角度反衬,第四句从玉花骢的神韵角度来说明。既然是对曹霸高超画技的铺垫,自应在前四句中寻求答案,尤其要抓住其中的描述性语句。,-11-,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研习研方法,聚焦考题怎样答 鉴赏通识一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一、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与特点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从形式来看,诗歌可分为:,-12-,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 “引”“曲”“吟”等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
9、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常见的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律”“七律”以八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绝句本称“截句”,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13-,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
10、调(91字以上)。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下阕或下片。 4.曲,又称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诗歌,兴起于宋、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杂剧则是戏剧。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14-,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二、古代诗歌的题材特征与鉴赏要点 1.山水田园诗 山水
11、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表达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或表现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或抒发对春天等季节的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15-,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孤单寂寞。
12、 技巧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 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清新优美、恬静淡雅。 鉴赏要点 分析写景的技巧、抒情的方法。 体会情感态度。 鉴赏语言之美,炼字炼句。 解题方法 结合情景关系,体会抒情手法。 抓住所写之景,体会所抒之情。,-16-,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鉴赏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同友人游青溪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
13、和尾联简要赏析。,这两联将平凡的景物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年间的故事(此处化用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原本枯燥的时间交代,笔锋一转就写出了新意。尾联则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17-,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2.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羁旅行役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
14、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18-,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古道、夜雨、孤灯、落月、黄叶、霜天、阳关。 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歌颂友情,追怀往昔,拳拳眷恋,殷殷劝勉。 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风格婉约忧伤。 鉴赏要点 分析思想情感。 分析思乡缘由。 体会抒情手法。 解题方法 抓住所写之景,分析所抒之情。 分析羁旅之由,分析所抒之情。,-19-,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鉴赏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
15、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20-,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3.赠酬送别诗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
16、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类诗歌有的是表达谢别之意,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表达离愁之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表达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长亭、灞桥、南浦、古道。 情感忧伤、思念、珍重、担忧、期盼;劝勉、期望、嘱托,依依不舍,哀婉缠绵,洒脱豪放
17、。 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心理刻画。 风格语深情切,缠绵哀伤,洒脱旷放。 鉴赏要点 分析思想情感。 鉴赏描写技巧。 体会抒情手法。 解题方法 结合情景关系,体会抒情手法。 抓住所写之景,体会所抒之情。,-22-,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鉴赏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深更深。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首联“思不禁”
18、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诗人内心的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通过对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了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3-,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4.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基本特点是“咏物之意不在景,亦不在乎山水之间”,而是别有兴寄,别有怀抱。咏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追求理想,这样的咏物诗均托物言志;二是借物
19、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借物以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普世的道理,是借物寓理,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虞世南的蝉。,-24-,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松竹梅兰、虫鱼鸟兽。 情感或褒或贬,影射人事,愤世嫉俗,寄寓理想。 技巧整体:托物言志;局部:比拟,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风格含蓄隐喻。 鉴赏要点 赏析形象,考查特点,分析处境,求其“形似”。 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分析品格,求其“神似”。 解题方法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25-,鉴赏通识,学案一,学
20、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鉴赏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园小梅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26-,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这首诗的颔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结合诗人情感简要赏析。,“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
21、树枝干疏朗自然、放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清淡的梅香随着晚风四处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蕴含了诗人散淡自由、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27-,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5.边塞征戍诗 边塞征戍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战争诗多体现出豪迈奔放的特点,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28-,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塞下、边城、烽火、羌
22、笛、关山、冷月、大漠、朔风、雪山、长城、征马、鼓角、沙场。 情感惜别感伤,壮别感奋,英勇豪迈,报国无门,愤懑哀痛,思家怀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技巧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风格雄壮豪迈,慷慨雄奇,悲凉伤感。 鉴赏要点 体会诗歌情感。 鉴赏语言风格。 赏析表现手法。 解题方法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鉴赏思想内容感情。 抓住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分析表现手法。,-29-,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鉴赏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
23、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幽并客:指幽州、并州勇武之人。紫骝:骏马名。 这首诗中写了两种人,诗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说说诗人赞扬什么,反对什么。,-30-,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幽并客”和“游侠儿”。诗中褒赞“幽并客”,赞扬戍边战士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贬斥“游侠儿”,批评那些骄矜恣纵、自夸勇武的人,他们徒有从武的外表,却只向人夸耀骏马,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的豪侠实质。,-31-,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6.咏史怀古诗
24、 这类诗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己的作用。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32-,鉴赏通识,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五,基本特征 意象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六朝、祠庙、碑碣、城阙、古树、女墙、舞榭歌台。 情感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昏庸腐朽,古人壮志难酬,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抑郁不得志;评价历史是非。 技巧对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