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886.12-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pdf
《GB T 16886.12-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6886.12-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 110C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代替GB/T 16886.12-200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Part 12 : Sample preparation and reference materials(ISO 10993-12:2002,IDT)2005-03-23发布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6886.12-2005/IS
2、O 10993-12:2002前言GB/T 16886的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0993-12:200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的修正版。本部分经技术修订代替GB/T 16886. 12-2000,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术语“加速浸提”、“加严浸提”、“模拟使用浸提”和“特性值稳定性”;修改了第一版中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中相关内容和标题;修改了第一版中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中相关内容,并修改了标题。GB/T 16886的总题目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3、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6部分:植人后局部反应试验;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第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材料的选择与限定;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框架;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第n部分:全身毒性试验;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第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第17部分:可溶出物允许限量的确立。有关其他方面的生物学试验将有其他部分的标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是资料性附
4、录。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经春、由少华、朱雪涛、王科镭、王听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引言GB/T 16886的本部分规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样品制备方法和参照样品的选择。由于GB/T 16886描述了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测定系统,其他各部分标准应考虑确定本部分中的推荐是否适合于特定的试验系统。样品制备方法应考虑到生物学评价方法和被评价的材料。各生物学试验方法均需要规定材料的选择、浸提溶剂和条件。G
5、B/T 16886的本部分是在现行的各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将定期复审并修订。GB/T 16886.12-2005/LSO 10993-12:200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范围GB/T 16886的本部分规定了医疗器械在按照GB/T 16886其他部分规定的生物学系统进行试验时,所要遵循的样品制备和参照样品的选择要求,并给出了步骤指南。本部分具体提出了:试验材料选择;从器械上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样品制备;试验对照;参照样品的选择要求;和浸提液制备。应慎重评价本部分对可吸收性材料、原位聚合材料、组织工程医用制品和生物来源材料的适用性。2规范性引用
6、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688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6886.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 1-2001, idtISO 10993-1:1997)YY/T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316-2003,idt ISO 14971:2000)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6886的本
7、部分。3.1加速浸提accelerated extraction这种提取法缩短物质溶出至介质中的时间,以对器械或材料使用条件下的潜在危害进行测定。注1:加速浸提的条件有提高温度、搅拌、改变介质等注2:加速浸提不应导致物质在浸提时发生化学变化。3.2空白blank不含试验材料的浸提介质。在浸提期间,置于与试验材料同样的容器中并采用同样的浸提条件。注:空白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浸提容器、浸提介质和浸提过程可能产生的干扰作用。3.3标准样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参照样品,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
8、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t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仁ISO导则30丑注:标准参照材料(SRM)是美国国家与标准技术研究所的商标3.4加严漫提exaggerated extraction任何预期会导致化学成分溶出量大于模拟使用条件下溶出量的浸提。注:加严浸提预期不会导致材料的化学改变或某些物质溶出(见10. 3) ,3.5试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具有适当定性反应的物质,常用于特定的试验系统以评价试验系统的反应是否具有重现性和适宜性。3.6浸提液extract由试验材料或对照材料浸提而得的液体。3.
9、7均一性homogeneous材料的特性及其与生物学终点的关联,比如相同的结构、材料恒定地产生或不产生特异性生物学应答。注:如果特定试验的生物学应答是在试验的特异性不确定极限内时,参照样品则可以说是均一性的,与试验样品材料的批次或批号无关。3.8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经适当定性过的材料。当按规定步骤试验时,这种材料在试验系统中证明试验步骤的适宜性,能出现重现性的、适当的阴性、无反应或最小应答。注:在实际操作中,阴性对照包括空白、试剂/溶剂和参照样品。3.9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经适当定性过的材料。当按规定试验方法评价时,这种材料证明试验系统的适宜性,能在试验
10、系统中出现重现性的、适当的阳性或反应性应答。3. 10参照样品reference material具有充分重现性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并经适当鉴定过的材料。能用于标定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ISO导则30注:本部分中的参照样品是指经适当定性过的材料或物质当按规定步骤试验时,证实试验步骤的适宜性,出现重现性的、预期的反应,这种反应可是阴性反应或是阳性反应3. 11模拟使用浸提simulated-use extraction试验材料或样品采用适宜的介质,在模拟产品使用的条件下进行浸提,其目的是为了评价产品在临床使用中对病人或使用者的潜在危害。3. 12特性值稳定性stabilit
11、y of property values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能在特定的一段时间保持特定的生物学反应在规定的限度内。厂ISO导则30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3. 13试验材料test material用于生物学试验的材料、器械、器械的一部分或组件。3. 14试验样品test sample用于生物学试验的试验材料或浸提液。4试验对照在生物学评价中,应使用试验对照来证实试验步骤和/或与材料结果进行比较。应根据具体生物学试验采用适合于试验的阴性对照、空白和/或阳性对照。注:同一类型的对照可适用于不同的试验,并可与其他已鉴定过的材料和试验方法进行交叉对
12、照。附录A中给出了其他试验对照选择指南。体内试验中阳性对照的应用可能会受到动物保护法规的影响。5参照样品5.1总则参照样品由专门的实验室来建立,其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能指标由该实验室进行确定。适用的市售商品可以用作参照样品。标准样品应选择纯度高、性能稳定、适用于预定用途且便于得到的材料,其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能的稳定性应经过3个或3个以上的实验室共同验证来确定,再由销售商提供给实验室。注:使用者希望能得到供应商对参照样品或标准样品的承诺,至少有5年的保质期。第2种不太理想的情况是,出版材料的“公开配方”以选择参照样品或标准样品来源,即公开原材料和必要的生产工艺以确保参照样品批次的均衡性。5
13、.2生物学安全性试验用参照样品的检定5.2. 1参照样品鉴别步骤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确定材料生物学反应的数值或定量值,以确保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之间反应的重现性。与材料有关的生物学反应范围应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检定。5.2.2由参照样品的供应商证明所提供的材料,确定材料的化学指标和物理学使用性能。使用参照样品的专业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的试验或步骤对参照样品进行定性,鉴别其生物学特性。经检定并定性过的适用市售商品可用作参照样品。5.2.3参照样品检定步骤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确定材料生物学反应的数值或定量值。这一步骤用于确认材料试验中特殊反应和结果合格。材料的生物学反应应通过实验室间的试验进行检定。6
14、参照样品作为试验对照的应用6. 1参照样品和标准样品应作为对照材料用于生物学试验,以出现重现性反应(如阳性反应和/或阴性反应)来证实试验步骤的适宜性。用于这种用途的任何材料在每一生物学试验步骤中均应进行鉴别,以证实材料对试验的适用性材料经鉴别后确定适用于某种参照试验方法或反应(如迟发型超敏反应),不应在未再进行鉴别的情况下用作其他试验的参照样品,如细胞毒性试验。参照样品的应用有利于对实验室之间得出的反应进行比较,并有助于对各个实验室内的试验操作重现性进行评价。用于比较生物学反应的参照样品最好有一个生物学反应范围,如轻微、中度或重度反应。6.2用作试验对照的参照样品应符合制造厂和检验实验室所建立
15、的质量保证程序。参照样品应标明来源、制造厂、等级和类型。参照样品应按照第8章进行制备。6.3参照样品用作试验对照时应是与试验样品相同的材料类别,即聚合物、陶瓷、金属和胶体等。但是,纯化学物可基于试验步骤的机制用作试验对照,如生殖毒性和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3GB/T 16886.12-2005八SO 10993-12:20027试验材料选择7.1试验应在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中有代表性的样品或与最终产品以相同的工艺过程制得的材料上进行(见GB/T 16886.1),7.2当需要浸提液进行试验时,同法选择试验材料。8试验样品与参照样品制备8.1处置试验样品与参照样品时应谨防污染。来自制造过程的任何
16、残留物应视为器械、器械部件或组件的构成部分。注:附加制备指南见附录s8.1.1对取自无菌器械的试验样品和参照样品,必要时试验应采取无菌操作。8.1. 2试验样品如取自非无菌状态供应但要求用前灭菌的器械,试验样品应按制造厂推荐的灭菌方法灭菌,必要时试验应采取无菌操作。8.1.3如果试验样品在灭菌前清洗,应考虑清洗过程和清洗剂对试验样品选择和处置方面的影响。8.2如试验步骤要求无菌试验样品,应考虑灭菌或再灭菌过程对试验样品和参照样品的影响。8.3当试验样品和参照样品需要分割成如10.3.2.2中描述的小片时,应考虑原先没有暴露的表面(如腔或切面)的影响。用于将医疗器械切割成试验用的有代表性部分的工
17、具应清洁以免污染。9器械代表性部分的选择9.1如器械不能以整体用于试验时,应选取最终产品中各种材料有代表性的部分按比例组合成试验样品。9.1.1有表面涂层器械的试验样品应包括涂层材料和基质材料。9. 1.2与病人接触的器械部件在制造过程如使用了粘接剂、射频密封或溶剂密封,试验样品则应包括粘接和/或密封处有代表性的部分。9.2复合材料应作为最终材料进行试验。9.3当一个器械上有不同的材料时,在选择试验样品时应考虑其潜在的综合作用或相互作用。9.4选择的试验样品应能使器械已知有潜在生物学反应的组件最大限度地与试验系统接触。10样品浸提液制备10.1总则如果试验方案要求用器械的浸提液,所用浸提介质和
18、浸提条件应与最终产品的特性和使用以及试验目的相适应,如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价。在选择浸提条件时应考虑器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可溶出物质或残留物。注样品制备附加指南见附录Co10.2没提容器10.2. 1浸提应在洁净、化学惰性的封闭容器中进行,该容器顶部空间应尽量小。10.2.2为确保浸提容器不干扰试验材料浸提液,浸提容器应为:a)具盖并带惰性衬层的(如聚四氟乙烯)硼硅酸盐玻璃试管;b)适用于特殊材料和/或浸提步骤的其他惰性浸提容器10.3漫提条件和方法10.3. 1常规操作浸提条件如下(见第C. 5章):a) (37士1) 0C,(24士2)h;b) (37士1) 0C,(72士2) h
19、;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c) (50士2) r-,(72士2) h;d) (70士2)0C,(24士2) h;e) (121士2)C,(1士0. 1) h.按照惯例上述浸提条件已用于器械或材料风险评估中对潜在危害的测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模拟临床使用或能对潜在危害进行适当测定的条件,但应加以说明并阐述理由。浸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时间、温度、表面积与体积比、浸提介质以及材料的相平衡1)的影响。如采用加速或加严浸提,应填重考虑高温或其他条件对浸提动力学及浸提液恒定性的影响。例如,当提高温度时存在两种可能:温度升高的能量可导致聚合物的交联和/或聚合作用
20、增强,由此可减少聚合物溶出的游离单体总量;温度升高可产生降解产物,而这些降解产物并非为成品器械在使用条件下的典型检出物。10.3.2标准表面积用于确定所需的浸提液体积。标准表面积包括样品两面连接处的面积,不包括不确定的表面不规则面积。当由于样品外形不能确定其表面积时,浸提时可使用质量/体积。见表1,表1标准表面积和漫提液体积厚度/mm浸提比例,(表面积或质量/体积)士10%材料形态1.01. 25 cm /mL大型模制件不规则形状固体器械0. 2 g/mL粉剂、球体、泡沫材料、非吸收性材料、模制件不规则形状多孔器械(低密度材料)0. 1 g/mL薄膜注:现在尚无测试吸收剂和水胶体的标准化方法,
21、推荐下面一个方案:测定材料“吸收容量”,即每克材料所吸收的浸提液总量。试验样品除材料的“吸收容量”外,应以0. 1 g/ mL比例进行浸提。10.3.2.1对于评价多孔表面材料,也可以使用其他表面体积浸提比,只要能模拟临床使用条件或测定潜在危害即可。10.3.2.2除非有其他不适用性(见10. 3. 3),浸提之前应将材料切成小块,以使材料浸没在浸提介质中。聚合物宜切成10 MMX50 mm或5 mmX25 mm的小块。10.3.3由于完整表面与切割表面存在潜在的浸提性能差异,因此对于弹性体、涂层材料、复合材料、层状薄片等应尽量完整地进行试验。注:由于制造过程原因,许多弹性体表面特性与膨胀材料
22、有所不同10.3.4浸提时应使用极性或非极性两种溶剂。浸提介质示例:a)极性介质:水、生理盐水、无血清培养基;b)非极性介质:各国药典中规定的新鲜精制植物油(如棉籽油或芝麻油);c)其余介质:乙醇/水、乙醇/生理盐水、聚乙二醇400(稀释至生理渗透压)、二甲基亚矾和含血清培养基。注:在一些国家应用的其他介质也可以考虑作为可接受的替代品,这类介质具有已知的材料或生物学系统方面的作用,并适合于器械的性质和应用或适合于危害识别方法。1)材料浸提期间的相平衡决定了非结晶相与结晶相的相对存有量,对非结晶相玻璃化温度(T,)决定了聚合物链迁移率和相中扩散速率。通常温度高于T.的扩散速率明显要高于温度低于T
23、,的扩散速率,而在结晶相中扩散速率是最低的。浸提条件不宜改变材料相平衡,相变可能会影响浸提物的量和类型GB/T 16886.12-2005/ISO 10993-12:200210.3.5浸提应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当认为静态适宜时,应对试验方法加以论证、规定并出具报告。10.3.6如可能,液体浸提液应在制备后立即使用,以防止吸附在浸提容器上或成分发生其他变化。浸提液如存放超过24 h,则应确认贮存条件下浸提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10.3.7不应调整浸提液的pH值除非给出理由。10.3.8浸提液一般不应采用过滤、离心或其他方法来去除悬浮的粒子,如果必须进行时,应说明其理由。10.3.9进行危害识别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86.12 2005 医疗器械 生物学 评价 12 部分 样品 制备 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