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3600-1992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且规定.pdf
《GB T 13600-1992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且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3600-1992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且规定.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且规定。13600-92Regulations for disposal of solid low-and Intermediatelevel radioactive wastes in rock cavities1主月内容与适用范本标准规定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岩洞处2场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关闭和监怪及其安全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废矿井、现有人工洞室、天然洞以及专门为处f废物而挖掘的岩洞中的废物处里2引用标准GB 8703辐射防护规定GB 9133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GB 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翰规定GB
2、12711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标准3术语3.1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简称废物)指GB 9133规定的11H级放射性固体废物二3.2废物岩洞处置废物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不同地质建造和不同类型的岩洞(废矿井、现有人工洞室、天然洞、专门为处置废物而挖掘的岩洞)中的处置3.3管理机构由政府授权,执行审批程序,颁发许可证,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实施管理和监督的机构或机构体系3.4营运单位管理机构批准其进行废物处置场营运的单位。3.5情景分析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它确认哪些现象能导致或影响放射性核素由源到人的释放和转移,井对这些现象、它们的发生概率和相互作用作出定量表述。3.6后果分
3、析一种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它根据假设的放射性核素从处置场到人类环境的释放和转移情景来估算可能造成的个人和集体辐照剂盆。3.7关闭在处置运行停止以后,对废物处置后的剩余空间的回填,岩洞入口的封闭和辅助设施的退役。关闭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08-19批准1993一04一01实施 GB 13600一92可立即进行,也可在废物最终安放后经过一段监时间以后进行。3.8监为确保处置场在运行和关闭期间及关闭以后的状态维持在规定的限值内所进行的全部有计划的活动4一般要求4.1废物岩洞处置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GB 8703规定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包括辐射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当量限值。4.2放射性核素通
4、过各种途径从处置单元向环境的释放对公众个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不得超过0. 25 mSv4.3处置场的选址、设计、运行和关闭各阶段必须进行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4.4处置场的场址确定、设计、建造、运行和关闭必须履行审批手续,营运单位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许可证。5废物5.1性能要求a.废物必须具有固定的形态b废物应具有足够的化学、生物、热和辐射稳定性,c废物在地下水中应具有低的溶解性和浸出性d.废物中不得含有自燃、易爆物质。5.2包装要求废物包装应符合GB 11806和GB 12711的要求6场址选择61场址选择步骤场址选择分为计划和一般研究、区域调查、场址初选、场址确定四个阶段。6.1.1计划
5、和一般研究制订总体计划,确定区域调查大纲,收集区域调查资料。6.1.2区域调查通过区侧图件和矿山岩洞地质资料分析确定可能作为合格场址的候选区域。6.1.3场址初选对候选区域进行地球科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包括现场踏勘、钻探和采样以及实验室研究。对采掘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对有意义的现有洞穴和废矿井进行详细调查,对各个场址的容量以及现有洞穴和矿井的扩展前景作出估计;根据所得的地球科学资料和处置场概念设计,建立放射性核素迁移模型同时进行一般的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最后,对研究的场址进行一般的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推荐一个或几个候选场址。6.1.4场址确定对初选推荐
6、的候选场址及其环境进行详细研究,包括补充钻探,现场水文地质、岩土力学、地球化学研究和核素迁移试验以及实验室研究。在此荃础上对处里场的工程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同时进行详细的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根据所取得的资料及处置场设计资料,对场址的安全和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价,推荐一个最优场址提交管理机构审批。6.2场址要求6.2.1地质稳定性要求 Gs 13600一92二必须避开断层、摺皱、地展或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对废物处It有显著影响的地区,b必须避开崩场、冲蚀、塌陷、滑坡等地表作用对废物处置有显著影响的地区c必须避开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d必须遴开危及处置场安全的海啸区。6.2.2地质构
7、造和岩性要求二处置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质构造应尽可能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地质环境的变化,b地质屏障能有效地阻滞放射性核素的迁移。c.围岩应具有足够的延伸范围6.2.3水文和水文地质要求二必须避开水撅保护区。b必须避开地下水可能怪入的地区。c必须避开可能受洪水危害或局部大雨造成水灾的地区d处贵场的水文地质特征(例如:孔隙度、渗透性、地下水化学组成、酸碱度、氧化还原性、补给和排泄、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应有利于废物的隔离,e处且场的水文地质隔离性质不因处置洞穴的挖掘而受到破坏6246.2.工程地质要求s山体完整,未被冲沟、山洼等负地形切割破坏,无滑坡、塌方等破坏性地形b岩性均一完整,层状岩石应无软
8、弱夹层,产状稳定,岩溶不发育;c无含水构造,无断层或断层不发育,节理不发育,d应避开高压缩性的淤泥软土地层,e避开山压过大,影响岩洞施工及废物处置运行安全的地段6.2.5社会经济要求a必须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b应远离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区、旅游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c应远离飞机场、军事试验场和易嫉易爆等危险品生产厂或仓库区,d必须避开难以获得水电供应、交通不便、筑路困难的地区。6.3场址调查内容6.3.1地质和水文地质a地质背景:上筱未固结沉积物和岩石类型、接触关系、构造条件(褶皱、断层、裂隙)、岩石和断裂充填物的成分,b水文地质和水文学:孔隙率、渗透性、补给和排泄区、地下水流速、水力学梯度、含水层和
9、隔水层的规模和产状、地下水化学特征、地表水体特征,c,构造活动:地展、应力状态、挽近构造运动d放射性核素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e地表作用:风化、剥蚀、坍坡、沉积63 26.3.地貌特征地形和土壤特性及分布。6.3.3辐射环境本底场址及其周围地区土奥、岩石、地表和地下水,食物中与处置有关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6.3.4生态环境植被种类及板盖面积、动物种类及分布6.3.5气候气象降水量(年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集中降水量和降水时间)、蒸发量、风向、风速、气温、最大温差、结 GB 13600一92冻天数和冻结深度、日照、灾害性天气63.6社会经济环境二土地利用及规划b运输,c矿产资源及分布d人
10、口密度和发展e水像管理f旅游资橄和自然保护B征地和迁民费h.公众态度。6.4现有废矿井调查现有废矿井调查应参照附录A(参考件)从采掘记录或实地调查中获取所需资料。7处t场设计、睡造、调试7.,处置场设计7.1.1设计原则a必须使整个处置系统符合4.1和4.2条的要求,b应使废物从接收到定位的各阶段能被检查,c应通过设置工作屏障和其它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水与废物的接触,提高处置系统的隔离性能d应使处置系统的长期安全不依赖于人为的、能动的管理。了1.2处置场的设施处置场通常应具备以下设施、设备和仪器:71.2.1接收区a.废物接收设施。b放射性检查、监测设备;c起重装卸设备d废物暂存库7.1.2
11、.2处置区a.废物装卸、转移运输设备,b.废物重新包装设备,c处置废物的岩洞,d.连续挖掘设备,e.废物定位设备;f回填设备。9放射性监侧仪器或设备7.1-2.3其它辅助设施二办公、试验室、维修车间、机料库房等建筑物b普通的工业安全和防护设备或设施(例如:防火、灭火、通风、地面排水、更衣淋浴、去污设备或设施),c.供水、供电设施d场内道路;e保卫通讯设施。 c8 13600一9272处里场建造7.2.1处置场的建造除满足设计要求外,挖掘工作应尽可能维护地质体的天然屏障特性,并应进一步获取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挖掘后果等方面的资料7.2.2建造中如要改变设计所规定的程序必须控制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3600 1992 水平 放射性 固体废物 岩洞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