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941465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1、1马说韩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说”文体;掌握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熟读背诵。方法与过程:强化朗读,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感知食马者的形象,并理解其含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切实掌握文言基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2、了解作者及“说”文体;掌握主要实词和虚

    2、词的用法。一、导入新课:“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了解人才被埋没的真正原因。二、展示目标:(大频幕展示)三、作者简介:(大频幕展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2、给下列汉字注音:伯乐相马 粟 衹 胼 槽枥3、学生初读课文。4、指定一生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明确读音和句读。5、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多媒体演示,

    3、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积累重点词语:相、食、骈、枥、策、邪 掌握一词多义: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执策南昌临之(名词,鞭子)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其真无马邪(通道,表反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代词)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策之不以其道(按照)2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凭,靠)能以径寸之木(用)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难句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他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鸣之而不能通

    4、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五、合作研讨,深层探究1、学生齐读课文。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1) 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 (2)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食马者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4)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释疑:【五、2、(1)“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2)、因为如果没有会相马的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没有人识别,只能在庸夫俗子的手

    5、里受委屈,在马棚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去,不能以日行千里而 闻名。对于千里马而言,贵在有发现“马”的伯乐。(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之情。】六、课堂小结:本文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运用托物

    6、寓意的表现手法,巧妙的将千里马隐喻为人才,把伯乐喻为慧眼识英才的人,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着”。通过描述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压抑扼杀人才的恶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七、布置作业:1、小练习册。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3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强化朗读,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感情。2、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检查背诵情况,默写课文二、分析赏析课文

    7、1、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1):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化繁为简,通俗易懂。(2):文章语言简练 ,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将“食马者”的昏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话题,没有统一答案,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明白当今社会人才的内涵,如何努力成

    8、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学生只要谈出自己的看法 即可。三、合作探究,明辨文章主旨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四、课堂小结:本文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巧妙的将千里马隐喻为人才,把伯乐喻为慧眼识英才的人,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着”。通过描述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压抑扼杀人才的恶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大练习册课内阅读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