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929691       资源大小:243.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

    1、- 1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 10 月模块诊断化学试题1.工业上所说的“液碱” ,一般是指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液碱”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图标为腐蚀品,故 A 正确;B. 图标为有毒气体,故 B 错误;C. 图标为易燃液体,故 C 错误;D. 图标为爆炸品,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A。2.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 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C. 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

    2、洗边眨眼睛,并且用手揉眼睛D.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A 正确;有人 CO 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氧气,B 正确;使用酸和碱时要特别小心,一旦酸或碱溶液溅进眼睛里,要立即用水冲洗,并去医院请医生治疗,C 错误;少量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 正确。考点:实验事故的处理3.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 燃烧匙、蒸发皿 B. 圆底烧瓶、坩埚C. 量筒、容量瓶 D. 试管、锥形瓶【答案】C- 2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

    3、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容量瓶等,选项 C 符合题意。考点: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H2O 的质量为 18g/molB. CH4的摩尔质量为 16gC. 3.011023个 SO2分子质量为 32gD. 标准状况下,0.5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为 11.2L【答案】C【解析】【详解】A. 1 mol H 2O 的质量为 18g,故 A 项错误;B. CH4的摩尔质量为 16g/mol;故 B 项错误;C. 3.011023个 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质量

    4、为 640.5=32g,故 C 项正确;D. 标准状况下,0.5 mol 气体体积约为 11.2L ,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5.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 1 gmL1 ,沸点约为55 ,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A. 蒸发 B. 分液 C. 过滤 D. 蒸馏【答案】D【解析】【分析】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据此解答。【详解】根

    5、据题意丙酮与水互溶,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实现二者的分离,答案选 D。6.下列溶液中 Cl 的物质量浓度与 50 mL1mol/LAlCl3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3 -A. 150 mL 2mol/LKCl 溶液 B. 75 mL 1 mol/LFeCl 3溶液C. 150 mL 1 mol/LMgCl2溶液 D. 75 mL 3 mol/LCuCl 2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50mL 1molL-1的 AlCl3溶液中 c(Cl-)=1mol/L3=3mol/L;A150mL 2mol/L KCl溶液中 c(Cl-)=2molL-11=2mol/L,故

    6、 A 错误;B75 mL 1 mol/LFeCl3溶液中 c(Cl-)=1molL-13=3mol/L,故正确;C150 mL 1 mol/LMgCl2溶液中 c(Cl-)=1molL-12=2mol/L,故 C 错误;D75 mL 3 mol/LCuCl2溶液中 c(Cl-)=3molL-12=6mol/L,故 D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7. 下列关于仪器的识别中错误的是A. 三脚架 B. 蒸发皿 C. 坩埚钳 D. 泥三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仪器为三脚架,A 正确;B 选项仪器为坩埚不是蒸发皿,B 错误;C 选项仪器为坩埚钳,C 正确;D 选项仪器为泥三角,

    7、D 正确。考点:化学仪器的识别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 1L 2 mol/L 的硝酸钙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的数目为 NAB. 标准状况下 22.4L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 2NAC. 46g 二氧化氮(NO 2)和 46g 四氧化二氮(N 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3NAD. 1mol 氢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依据 n=CV=N/NA计算溶液中硝酸钙溶质物质的量=1L2mol/L=2mol,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 4NA,故 A 错误;B、标准状况,乙醇不是气体,22.4L 乙醇物质的量不是- 4 -

    8、1mol,故 B 错误;C、依据 n=m/M 计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原子数,46g 二氧化氮物质的量=46g/46gmol -1=1mol,含有原子数 3NA,46g 四氧化二氮物质的量=46g/92gmol -1=0.5mol 含有的原子数为 0.5mol6NA=3NA,均为 3NA,故 C 正确;D、依据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计算,1mol 氢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故 D 错误。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和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9.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过滤、 蒸发、 溶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和 B. 和 C. 和 D. 和【

    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过滤、向容量瓶转移液体,需要玻璃棒引流;蒸发、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选项 A 符合题意。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中玻璃棒的使用10. 实验室需用 480 mL 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 5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A. 称取 7.68g CuSO4粉末,加入 500 mL 水B. 称取 8g CuSO45H2O 晶体,加水配成 500 mL 溶液C. 称取 8g CuSO4粉末,加入 500 mL 水D. 称取 12.5g CuSO45H2O 晶体,加水配成 500 mL 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 0.

    10、05mol160g/mol=8g,加入 500mL 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 A 错误;B、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 0.05mol250g/mol=12.5g,故 B 错误;C、加入 500mL 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应为加水配成 500ml 溶液,故 C 错误;D、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质量为 0.05mol250g/mol=12.5g,加水配成 500ml 溶液,符合实验操作,故 D 正确。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1、 )- 5 -A. 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 B. 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选项 A 不正确;B、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将试管横放,将固体粉末放在纸槽中,伸入试管,翻转纸槽倒下粉末,拉出纸槽,将试管慢慢竖起,选项 B 正确;C、不能用点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引起火灾,选项 C 不正确;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应该用试管夹夹持,且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B。12. 下列各物质按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0.3molNH

    12、3标准状况下的 22.4L 氯气 9mLH 2O(4) 0.2mol 磷酸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0.3molNH 3的原子数为 0.34NA=1.2NA,标准状况下 22.4L 氯气的原子数为2=2NA,4时 9mL 水的质量为 9g,原子数为 9g/18gmol-13NA/mol=1.5NA,0.2molNa 3PO4的原子数为 0.28NA=1.6NA,由大到小顺序排列顺序为:,选项 C符合题意。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1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 CaCl2、MgCl 2、Na 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加入稍过量

    13、的 Na2CO3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BaCl2溶液; 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A- 6 -【解析】要除去食盐水含有的可溶性的 CaCl2、MgCl 2、Na 2SO4等杂质,实质就是除去 Ca2+、Mg 2+、SO 42-,可加入过量碳酸钠使 Ca2+转化为 CaCO3沉淀除去,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将 Mg2+转化为 Mg(OH)2沉淀除去,加入过量氯化钡将 SO42-转化为 BaSO4沉淀除去;除去 Mg2+和 SO42-,不用考虑先后顺序,但是加入碳酸钠除 Ca2+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

    14、反应剩余的氯化钡,过滤出沉淀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或或,故选 A。14.VmLAl2(SO 4) 3 溶液中含 Al3+ag,取 V/4mL 溶液稀释到 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125a/36V mol/L B. 125a/18Vmol/LC. 125a/9V mol/L D. 125a/54V mol/L【答案】A【解析】【详解】n(Al 3+)=m(Al3+)/M(Al3+)=a/27mol;c(Al 3+)=n(Al3+)/V=a/27 mol/(10 -3V)=1000a/27V mol/L; c(S

    15、O42-)=3/2c(Al3+)=500a/9Vmol/L;由 C1V1=C2V2有 500a/9V V/4=C24V,解得 C2=125a/36V mol/L;A 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A。15.某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 Cl 、CO 32 、OH 等 3 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 3 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 Mg(NO 3) 2溶液;过滤;滴加 AgNO3溶液;滴加 Ba(NO 3) 2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检验操作为:取少量该溶液,首先滴加 Ba(NO 3) 2溶液,若溶液变浑浊或者出现白色沉淀,即存在

    16、CO32-,过滤除去 BaCO3沉淀;再滴加 Mg(NO 3) 2溶液,若溶液变浑浊或者出现白色沉淀,即存在 OH-,过滤除去 Mg(OH)2;最后滴加 AgNO3溶液,若溶液变浑浊或者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存在 Cl-。故操作顺序为,故 B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B。【点睛】盐的溶解性规律: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都溶在水中间,盐酸盐难溶银亚汞,硫酸盐- 7 -难溶钡和铅,微溶钙和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只溶钾钠钡钙铵;在进行氯离子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检验时,明确上述规律,就会很容易进行鉴别的先后顺序。1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气体和 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17、 分子数比为 11:16 密度比为 11:16 体积比为 16:11 原子个数为 11:16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相同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计算并比较体积、密度、分子数关系【详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2气体和 CO2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4:64=11:16,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所以分子数之比是 11:16,故正确;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 1 :44gmol 1 =16:11,故错误;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1:16,故错误;每个分子中

    18、含有原子个数相同,所以其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11:16,故正确;故选 B。17.已知 35%NaOH 溶液的密度为 1.38gcm3 ,5%NaOH 溶液的密度为 1.05gcm3 ,若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 大于 20% B. 等于 20% C. 小于 20%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溶液的体积为 VmL,因此 35%的 NaOH 溶液的密度是 1.38gcm-3的溶液的质量为1.38Vg,溶质的质量为 1.38Vg35%;5%的 NaOH 溶液的密度为 1.05gcm-3的溶液的质量为1.05Vg,

    19、溶质的质量为 1.05Vg5%;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为1.38Vg35%+1.05Vg5%0.525Vg,溶液的质量为 1.38Vg+1.05Vg2.43Vg,所得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21.6%20%,答案选 A。考点:考查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18.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8 -A.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B. 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42C. 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Ag+D. 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

    20、有 CO32【答案】C【解析】【分析】A.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等;B. 可能生成 AgCl 沉淀;C.氯化银沉淀不溶于过量的稀硝酸;D.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详解】A. 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故无法判断原溶液存在的离子,故错误;B. 产生沉淀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氯化银,原溶液不一定有硫酸根存在,故错误;C. 产生沉淀一定是氯化银,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Ag+,故正确;D. 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不一定有碳酸根存在,故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C。19.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

    21、 ,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w17 c/(1 000) B. (17 V22 400)/(22.422.4 V)C. w17 V/(17V22 400) D. c1 000 V/(17 V22 400)【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 c=1000/M 进行计算;B、由表达式可以知道,该密度=溶液质量/(氨气体积+水的体积) ,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C、根据 n=V/Vm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 m=nM 计算氨气的质量,利用 m=V 计算水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氨气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D、根据 c=1000/

    22、M 计算。- 9 -【详解】A、由 c=1000/M 可以知道,=cM/1000,所提该溶液氨气质量分数w17 c/(1 000) ,故 A 正确;B、由表达式可以知道,该密度=溶液质量/(氨气体积+水的体积) ,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故 B 错误;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V/22.4mol,故氨气的质量为 17V/22.4g,1L 水的质量为 1000g,故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w(17V/22.4)/(17V/22.4+1000)100%=17 V/(17V22400),故C 正确;D、由 C 可以知道质量分数为 w17 V/(17V22 400) ,故 c=1000/M =1

    23、000(17 V/(17V22400)/17=1 000 V/(17 V22400),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B。【点睛】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溶液体积不等于(V+1)L;应该用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密度的比值进行计算溶液的体积,这样才能避免错选答案 B。20.在标准状况下,由 CO 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 13.44 L,质量为 24 克,此混合气体中 C 和O 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27 B. 37 C. 47 D. 5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气体 13.44L,物质的量为 ,由分子组成可知 n(C)=0.6mol,则 m(O)=24g-0.6

    24、mol12g/mol=16.8g,n(O)= =1.05mol,则此混合气体中 C 和 O 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0.6:1.05=4:7,选项 C 符合题意。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侧重于混合物的计算21.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除去- 10 -自来水中的 Cl 等杂质,选择装置_;从碘水中提取 I2,选择装置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2)装置 A 中的名称是_,冷却水的方向是_,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在_;装置 B 在分液时装置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原因是

    25、_。(3)从碘水中提取碘时,不能选用的试剂是_。A.酒精 B.苯 C.四氯化碳若选择试剂 X(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碘水中提取碘时,充分振荡、静置后,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答案】 (1). D (2). A (3). B (4). 萃取或萃取分液(只答分液不得分) (5). 蒸馏烧瓶 (6). 下进上出 (7). 支管口附近 (8). 未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未使凹槽对准小孔 (9). A (10). 无色或接近无色【解析】【详解】 (1)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则选择 D 装置;除去自来水中的 Cl-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则选择 A 装置;从碘水中分离出 I2

    26、,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方法(或萃取分液) ,选择 B 装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A;B;萃取或萃取分液(只答分液不得分)。(2)装置 A 中的名称是蒸馏烧瓶,进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装置 B 在分液时装置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原因是未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槽对准小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蒸馏烧瓶;下进上出;支管口附近;未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未使凹槽对准小孔。 (3)苯、四氯化碳均可作萃取剂,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试剂 X(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碘水中提取碘时,下层为水,则下层为无色或接近无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7、无色或接近无色。【点睛】蒸馏实验中要注意:溶液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溶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即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保证冷凝效果好。22.用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密度为 1.16gcm3 )配制 1molL1 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 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mL 的容量瓶- 11 -(2)计算已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3)经计算需要_mL 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A5mL B10mL C25mL D50mL(4)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等稀释

    28、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标线相切。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至 3 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5)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_(填“偏高” 、 “偏低”或“无影响” ) 若用干燥洁净的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_(填“偏高” 、 “偏低”或“无影响” ) 。【答案】 (1). 250 (2). 11.6

    29、mol/L (3). 21.6 或 22 (4). C (5). (6). 偏低 (7). 偏低【解析】【详解】 (1)因配制溶液的体积为 220mL,容量瓶的规格中没有 220mL,所以只能选 250m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250;(2)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1000/M=10001.1636.5%/36.5=11.6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11.6mol/L。(3)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V,则有 V11.6mol/L=O.25L1mol/L,则 V=0.0216 L=21.6mL(或 22 mL) ;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可知所需的量筒为

    30、25mL,故答案为:21.6 或 22 ;C;(4)操作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若用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浓盐酸浓度减少,所量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若用干燥洁净的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所量取的盐酸体积减小,所配制稀盐酸浓度偏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偏低,偏低。【点睛】对于量筒来讲,若要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若要俯- 12 -视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所量液体的体积比实际要少,仰视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所量液体的体积比实际要多。23.实验需要 0.008mol/LNaOH 溶液

    31、450ml,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2)所需 NaOH 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_g(3)下列操作使所配浓度偏小的有_(填写字母)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 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 NaOH 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 (1). 5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容量瓶不写规格不得分) (2).

    32、 0.2 (3). BDEFH【解析】【详解】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首先计算出需要的药品的质量,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后放入烧杯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 500ml容量瓶,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至 3 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 1 至 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本题答案是:5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容量瓶不写规格不得分) 。(2)由于无 450ml 的容量瓶,故选用 500

    33、ml 的容量瓶,故配制的是 500ml0.008mol/L 溶液NaOH;根据 n=cV 可知需要的 NaOH 的物质的量 n=0.5L0.008mol/L=0.004mol,质量m=nM=0.004mol40g/mol=0.16g,因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 0.1g,故需要称 0.2g 的 Na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0.2。(3)A、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而 m 物 =m 砝 +m 游 ,故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偏重,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大;B、将 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会潮解,导致真正的 NaOH 的质量偏小,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 13 -偏小;C、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转移

    34、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待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E、未洗涤溶解 NaOH 的烧杯,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G、只要最后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事先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浓度偏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浓度偏小的有:BDEFH;因此,本题选 BDEFH。24.现有 m g 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

    35、示,则:(1)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答案】 (1). 2N Am/M (2). M/22.4 g/ L【解析】【详解】根据 n=m/M,可以知道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Mmol; (1)该气体为双原子分子,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2NAm/M;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m/M。(2)该气体的质量为 m g,该气体的体积为 22.4m/M 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m/(22.4m/M)= M/22.4 g/ 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M/22.4 g/ L。25.将 25 101KPa 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 49.6L,通入 49

    36、2mL 水中, (已知水的密度为:1.00g/mL) ,得到密度为 1.13g/mL 的盐酸(即氯化氢的水溶液) 。注:25101KPa 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4.8/mol。(1)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至 0.1%)(2)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0.100 mol/L 的稀盐酸 500mL 中含有的 Cl-的数目为_(代入 NA的近似值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2.9% (2). 4.0 mol/L (3). 3.0110 22- 14 -【解析】【分析】(1)盐酸溶液溶质为氯化氢,盐酸的质量分数=氯化氢的质量/溶液质量100

    37、%;(2)根据公式:c=1000/M,计算盐酸浓度;(3)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浓度该离子个数;根据 n=cV,n=N/N A进行计算;【详解】 (1)25101KPa 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 49.6L 的物质的量是49.6/24.8=2mol,2molHCl 的质量为:m(HCl)=36.5g/mol2mol=73g,127mL 水的质量为:1.00g/mL492mL=492g,则溶液的质量为:73g+127g=565g,盐酸的质量分数=氯化氢的质量/溶液质量100%=73/565100%=12.9%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9%。(2)根据公式:c=1000/M,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10001.1312.9%/36.5=4.0 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0 mol/L。(3)0.100 mol/L 的稀盐酸中 c(Cl -)为 0.100mol/L,500mL 中 n(Cl -)=0.100mol/L0.5L=0.05mol,含有的 Cl-的数目为 N(Cl -)=0.05mol6.0210 23mol-1=3.01102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3.0110 22。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