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8(无答案).doc

    • 资源ID:909932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8(无答案).doc

    1、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8(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代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A)儒林外史(B) 聊斋志异(C) 红楼梦(D)阅微草堂笔记2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这_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B)比喻(C)对偶(D)互文3 国语一书反映的思想是 ( )(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法制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4 庄子在秋水中用“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做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 )(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5 下

    2、列作家中,不属于“ 唐宋八大家 ”的是 ( )(A)范仲淹(B)苏轼(C)柳宗元(D)曾巩6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 ( )(A)沉郁顿挫(B)清新淡雅(C)苍凉悲壮(D)飘逸奔放7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认为,为文立言的根本是 ( )(A)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B)行之乎仁义之途(C)惟陈言之务去(D)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8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感人逸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9 春江花月夜一诗统领全诗的意象是 ( )(A)江水(B)波光(C)月光(D)花林10 有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特点的

    3、诗歌是 ( )(A)宫体诗(B)山水诗(C)建安诗歌(D)汉乐府民歌11 饮酒(其五) 中,最能表现作者“ 无我之境”的一句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2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出自莎士比亚戏剧 ( )(A)皆大欢喜(B) 仲夏夜之梦(C) 哈姆雷特(D)麦克白13 巴金晚年所著,表现了对“文革” 反思的作品是 ( )(A)随想录(B) 繁星(C) 忏悔录(D)寒夜14 称赞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是 ( )(A)茅盾(B)李白(C)班固(D)鲁迅15 世说新语是一部 ( )

    4、(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16 下列诗人中各体兼长,尤以五古七律成就最高的是 ( )(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白居易17 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的著名中唐诗人是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18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 )(A)“辞必己出 ”“惟陈言之务去”(B) “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 “明道”“致用”“事信”“ 言文”(D)“胸有成竹 ”“心手相应”19 苏轼前赤壁赋中所指的“赤壁” 位于今天湖北的 ( )(A)汉口(B)武昌(C)黄州(D)蒲圻20 在马伶传中,马伶两次演鸣凤记,他扮演的人物是

    5、 ( )(A)严嵩(B)顾秉谦(C)高俅(D)秦桧21 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 ( )(A)孔子(B)司马迁(C)班固(D)刘向22 下列诗作,抒写新时期青年爱国深情的是 ( )(A)发现(B) 再别康桥(C) 雨巷(D)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2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秦观的 ( )(A)鹊桥仙(B) 八声甘州(C) 醉花阴(D)蜀道难24 诗经的句式以( )为主。(A)四言(B)五言(C)六言(D)七言25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的下一句 ( )(A)人与灯依旧(B)天际识归舟(C)人比黄花瘦(D)有人楼上愁二、古文翻译题26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27 申之以

    6、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8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29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0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三、填空题31 忽如一夜春风来,_。32 _,鱼鳖不可胜食也。33 _,不破楼兰终不还。34 _,梨花一枝春带雨。35 _,举匏樽以相属。36 两情若是久长时,_。37 老舍在短篇小说断魂枪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_。38 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9 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 是由 _决定的。40 曹操短歌行(其一)一诗中运用了周公典故的诗句是“_”。四、文学作品赏析41 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蝶恋

    7、花柳 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五、词语解释42 此所谓“藉寇兵而 赍盗粮”者也。赍:43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函:44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4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斯:46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度:47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48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穷:49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宫:50 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须臾:51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接:六、理解分析52 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

    8、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请回答:(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53 阅读下面的文字: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

    9、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请回答:(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郭橐驼所说的 “植木之性”是什么?(3)“他植者”种树违背天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4 阅读下面的文字: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 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追追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

    10、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请回答:(1)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 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2)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3)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请回答:(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指出“暴风雨”和“激怒的风”的象征意义。(3)诗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56 阅读下面的文字:“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请回答:(1)“蜂儿”“蚂蚁”和“ 瓢虫”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着什么?(3)这段文字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8(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