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7 及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0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 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问题:1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2 如果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2、。3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揭示寓意的教学环节。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 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5 如果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7 试分析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写出正负数的加减法则。8 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9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部分的教学环节。9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0 简要介绍什么是倚音记号?11 如果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
3、,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3 简述急行跳远的技巧。14 如果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5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急行跳远的教学活动。15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6 简述美术教学中的组合原理有哪些?分析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7 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拟定教学目标。18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8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9 指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20 如果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21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1 请认真阅读下列
4、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22 简述重重复复的教学重点、难点。23 如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24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7 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1 【正确答案】 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片面理解,也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2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高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懂得“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的比
5、喻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养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3 【正确答案】 揭示寓意的教学环节揭示寓意是本文的重难点,因此用 4 个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讨论(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A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争论?(板书“天有多大”)B他们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板书“ 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C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D用“因为 所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
6、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的观点:播放课件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过了高山、大海、城市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是正确的。用练习说话的方法,“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来理解天的大。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无边无际,说说在生活中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大海来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播放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青蛙并没有说谎,它看到的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实验(突破难点:青蛙为什么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让学生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再把硬纸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看后交流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亲
7、身体验和感受,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课题“坐井观天” 的理解,悟明寓意。(因为深深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教师随机小结:这就是坐井观天的意思,你们喜欢青蛙还是小鸟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老师总结孩子们的话:“坐井观天” 是比喻那些像这只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还自以为是的人,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活泼好动的天性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理解寓意的目的。4 【正确答案】 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包括: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8、,吸引注意力。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一堂 45 分钟的课,小学生能够保持 30 分钟的注意力集中,已经是非常好的表现,况且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这时,适当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游戏,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舞台,往往能够把他们涣散的注意力吸引回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创设情境,加深记忆。英语是一种语言,它必须在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中完成,如果仅靠课文中提供的情境对话,可能略显不足。因为课文中的对话都是人为设计好的,学生在其中只能被动地作为一个扮演者和朗读者,而没有心灵的感受和理解,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而英语游戏活动的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情境、语境,还让学生
9、自已主导对话过程,亲身经历其中,这对学生的记忆是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训练口语,发展思维。英语不光要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能够使学生说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往往由于缺乏自信而不敢开口。要突破这个障碍,首先必须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而消除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害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对话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而游戏恰恰能够做到这些。游戏给了学生接近生活、轻松愉快的环境,带给他们捕述、表达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口语,这些都比学生自己读教材重复教师的话有价值得多。5 【正确答案】 能听懂、会说:用 “This is yourmy”的
10、句型在实际情境中用英语来描述自己或者朋友。能听、说、读、写单词:“mouth ,nose,eye ,ear,face。”能用词组:“open your mouth,close your eyes ,touch your earsface”这一指令做出相应动作等。6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直观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木偶,用木偶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自己和朋友姓名介绍的同时,告诉学生“小小偶还要自己介绍其他一些内容,请大家认真听” 。小木偶自己介绍说:This is my mouuthThis is my head,等等,由此引出本课单词的教学 head,eye,face,e
11、ar,nose,mouth,让学生初步了解单词。(设计理由:利用道具进行演示。让学生对人体的部位有直观的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操练环节a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apple”,一个大一个小进行对比。教师可适当给苹果涂上颜色。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T:我们能看到苹果一个是红的一个是绿的。那么大家知道眼睛用英语怎么说吗?Ss:EyeT:对,眼睛就是(eye) 。苹果有酸有甜,是用嘴巴吃出来的。那嘴巴用英语怎么说呢?Ss:Mouth T:Very good把两个苹果撞在一起,会有声音,那用什么来听呢?Ss:Ear T:耳朵就是 ear,那当同学们拿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却不忍心吃它时
12、,就会用鼻子闻它的香味,是不是呀?Ss:是。T:那鼻子就是 nose。(设计理由:进一步熟悉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单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b听力游戏 听指令做动作。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出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游戏。教师快速说出“Touch your ears(eyes ,mouth)” 学生听到后便做相应的动作,做对的同学获胜,做错了的同学被淘汰。最后剩下的这名同学获胜,奖励他小鸟或小红旗。 (设计理由: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 【正确答案】 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异
13、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绝对值较大的减去绝对值较小的;零与任何数相加等于原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8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高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找出负数,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的哲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类似设计还有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考生可据此仿写)9 【正确
14、答案】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新授课部分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学习负数的表示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阅读下面三则资料,以同桌为组,讨论交流你们发现的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特别是数),并用练习纸记录下来,且试着想一想这些数的意思是否一样,到时请同学们到黑板上分享你们所记录的数。 资料 1:某地某月份最高气温是零上 16,最低气温是零下 16,有时出现 0。 资料 2:小刚做生意,上个月盈利 2500 元,这个月亏损 340 元。 资料 3:六(2)班上学期转入 7 人,本学期转出 7 人。 提问:如何表示才能区别资料中出现相反意思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试着写一写,并指名上黑板写一写。 (课件出
15、示)引导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得出可以在数的前面加负号“一” 和正号“+”表示两个相反的量或数。 学习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符号“一” 读作负号,如 “一 6”读作负六,符号“+”读作正号,如“+6”读作正六。像“一 16,一 500,一 ,一 04”这样的数,叫作负数。 揭示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多读出几个负数和正数。得出只要在数的前边添上“ 一” 就写成负数。并介绍正数前边的 “+”可以省略,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学习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疑:指着 0 提问:你认为 0 是负数或正数吗? 通过观察、读出温度计的温度,得出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联系生活,进一步感受
16、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引入几个用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城市天气预报。 A介绍相关温度计知识,并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B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 0高的用正数表示,即正数都比 0 大,比 0低的用负数表示,即负数都比 0 小。指出 0 是负数和正数的分界点。 学习对数分类 引导学生知道负数和正数都有无数个,进而对数分类,强调“0” 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件出示)10 【正确答案】 倚音记号: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这个小音符就叫“
17、倚音” ,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双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11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唱歌曲老鼠与大象,能够根据歌曲的意义,在动作和演唱上进行形象的模仿表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能够完成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能够自由表演;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及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中的朗读,能够领会歌曲的意义,进一步感悟动物之间
18、的生物链与情感体验。12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歌曲导入】听小老鼠歌曲进入教室。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歌曲里唱了些什么?生: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师:你们说,老鼠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生:它不是好动物,他给我们带来危害。师:是呀,老鼠常给我们带来危害,今天呢,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又要干什么坏事情吧!教师出示老鼠与大象朗读部分的歌词,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歌曲,这既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歌词中发现所学知识,进入学习状态。)【说歌谣,模仿唱】学生有感情地读歌词。学生为歌词划分节
19、奏,按节奏变换音色地读歌词。师: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 生:老鼠,大象。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老鼠的叫声和大象行走时的声音如何?出示老鼠和大象 的节奏游戏。A、先拍节奏后填词按节奏模仿声音(拍节奏时,先拍大象的声音)。B、先分声部练习,再两声部合。(设计意图:在模仿中感觉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模仿,拓知识】按歌词的故事内容,按声部,分角色,边有节奏的模仿声音,边模仿老鼠和大象的动作。师:同学们,老鼠要吃糖了,那是什么行为呀?生:是偷东西,搞破坏师:那你知道老鼠都有什么危害呢?生: 师:老鼠的危害众所周知,它不但偷吃粮食,还会咬坏家具、衣物、书籍文具、毁坏建筑物、咬断电线等,我们人
20、类已经开发出很多消灭它们的措施,比如:堵、查、饿、捕、毒等。(边播放课件,边讲解)实际上,并非只有人类能够消灭它,我们知道,动物之间都是有生物链的,你们说鼠的生物上链是谁?生:猫!师:对,你们说对了,就在老鼠要跨到大象背上吃糖的时候,猫来了。(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也能了解其他有关老鼠的知识,知道老鼠的危害。)【感叹词,练和声】再次播放歌曲。师:找出你们认为最难演唱的乐句。生:“啊”。教师解决难点:一字多音的“啊” 。(用唱谱来完成每个声部,然后合唱)【听歌曲,做表演】师:这首歌曲是属于什么体裁的歌曲?生:叙事。师:既然是叙事,那么每段的故事就是一个小小的情节,让我们一
21、起来表演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大家边说边做:按节奏读歌词,分角色演绎情节。)【听全曲,齐做表演】可三人为一个小组来进行。(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们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友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兴趣。)【课堂结束】师:让我们把旋律音高带入到表演中可以吗?教师先让学生随音乐唱几遍,然后演唱与表演同步展示,结束本课。(设计意图:用表演的方式结束教学,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音乐歌曲,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13 【正确答案】 原地模仿起跳练习技巧: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在前稍屈膝。起跳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前脚上。动作开始时,摆动腿蹬地,起跳腿积极地由后向前迈步,模
22、仿向下放脚的踏板动作,全脚掌滚动着地,随即缓冲和蹬伸起跳,同时两臂要配合双腿的动作积极摆动。要和身体各部分配合协调,起跳腿蹬伸迅速,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积极,身体重心迅速跟上。学习起跳后腾空步动作的练习技巧:在跑道上助跑四至六步,起跳后完成腾空步动作。下落时以摆动腿落进沙坑,接着向前跑出。14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急行跳远和拍球比多的动作方法,激发体育运动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从一定区域内单脚蹬地踏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活动,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15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16 【正确答案】 美术教学中的组
23、合原理有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透视等。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使学生了解这些原理,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并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17 【正确答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18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19 【正确答案】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关楼层和学校设施的四个单词和词组,并了解它们的功能。掌握单词 library 中辅音连缀的发音。20 【正确答案】 知
24、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新词 first floor,second floor,teachersoffice,library,playground;了解指令,并做相应的活动,如 Go to the library和Read a book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掌握英语单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热爱自己学校的良好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1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22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探究重复的规律、设计创作有规律的重复图案。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23 【正确答案】 知
25、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重叠排列的特点,掌握用重叠排列的方法组合许多相同的图形,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与欣赏,探究图案排列、重复的规律,能够选用拼摆、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有规律重复的图案,锻炼抽象构成能力,提高造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留心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24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一一重复之舞】这节课老师带来两位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重重、复复(出示课题)。看一看重重、复复家族中的图形长得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形)它们不只长得一样而且特别爱跳舞,这节课我们就和重重、复复一起来跳舞!(
26、设计意图:刨设情境,用拟人化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重复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观察发现重复之美。)生活中很多的图形都会跳这种重重复复的舞蹈,我们一起去看看。欣赏图片“凤戏牡丹”、手提袋和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找一找“凤戏牡丹”图片中都有哪些形象元素?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品也在跳重复的舞蹈 ?结合实物说一说重重和复复是怎样跳舞的?用找得到的材料拼贴或摆放出重复有规律的形象,试着观察和体验它们的美感。小结: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重复图案的特点,初步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由观察到发现,能够根据排列的规律寻找身边
27、的重复图案,加深对重复的理解。)【尝试排列,重复之探】重重、复复和它的伙伴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舞蹈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学生尝试将图形进行上下或左右重复的排列拼摆。比一比,同学们重复排列的图形有什么变化?说一说,都有哪些重复排列的规律?a改变方向重复排列 (平行、交叉)b改变颜色重复排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重复图案的排列,对比发现多种排列的方法和规律。)【欣赏提升,总结规律】欣赏重复排列作品:找一找学生作品中都有哪些重复排列规律,总结重复排列的规律,可以通过改变方向进行排列,还可以通过改变大小、色彩进行排列。看一看学生作品中的重复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表现的,重复可以是用立体的东西摆拼,也可以用绘画、剪纸等方法进行表现。(设计意图:了解重复图案排列的多种规律,学习图案排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联想创造】创作要求:尝试运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设计有重复规律的图案。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有趣、独特的排列方式进行重复图案的排列与设计。(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多种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并引导学生将设计应用于生活。)【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学生互评,教师指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