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二级 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 8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在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 A)人工管理阶段 ( B)文件系统阶段 ( C)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阶段 ( D)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 2 建立表示学生选修课程活动的实体联系模型,其中的两个实体分别是 ( A)课程和成绩 ( B)课程和课程号 ( C)学生和学号 ( D)学生和课程 3 定义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模式 STC(SNO, SN, SA, TN, CN, G), 其中的六个属性分别为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教师的姓名、课程名以及学生的成绩,则该关
2、系为 ( A)第一范式 ( B)第二范式 ( C)第三范式 ( D) BCNF范式 4 关于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数据独立性差 ( B)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 C)数据真正实现了结构化 ( D)数据由 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关系模式是用来记录用户数据的 ( A)实体 ( B)视图 ( C)属性 ( D)二维表 6 定义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模式 S(S#,Sn,Sd,Dc,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所在系的系主任、年龄 ): C(C#, Cn, P#)(其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 ); SC(S#, C#
3、, G)(其属性分别为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则该关系为 ( A)第二范式 ( B)第一范式 ( C)第三范式 ( D) BCNF范式 7 下列关于数据库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数据能共享且独立性高 ( B)数据能共享但数据冗余很高 ( C)能保证数据完整性但降低了安全性 ( D)数据独立性高但不能实现共享 8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关系 模式设计属于 ( A)逻辑设计 ( B)概念设计 ( C)物理设计 ( D)需求分析 9 定义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模式: S(S#,Sn,Sd,Sa)(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年龄 ); C(C#, Cn, P#)(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先修
4、课 ); SC(S#,C#, G)(属性分别为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则该关系为 ( A)第一范式 ( B)第二范式 ( C)第三范式 ( D) BCNF范式 10 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的逻辑进行描述的是 ( A)内模式 ( B)模式 ( C)外模式 ( D)用户模式 11 将实体一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实现方式是 ( A)建立新的属性 ( B)建立新的关系 ( C)增加新的关键字 ( D)建立新的实体 12 定义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模式 S(S#,Sn,Sd,Dc,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所在系的系主任、年龄 ); C(C#,
5、 Cn, P#)(其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 ): SC(S#, C#, G)(其属性分别为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包含对非主属性部分依赖的关系是 ( A) S(S#,Sn,Sd,Dc,Sa) ( B) C(C#, Cn, P#) ( C) SC(S#, C#, G) ( D) S(S#, Sd, S#, C#) 13 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 A)数据独立性 ( B)数据安全性 ( C)结构规范化 ( D)操作可行性 14 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 ( A)数据字典 ( B) E-R模型 ( C)关系模型 ( D)物理模型 15 表示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
6、模式是 SC(S#, C#, G),其中 S#为学号, C#为课程号, G为成绩,检索选修了课程号为 2的课且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的 表达式是16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 A)层次模型 ( B)关系模型 ( C)网状模型 ( D)运算模型 17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A)关系的并发控制 ( B)关系的数据操纵 ( C)关系的数据结构 ( D)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18 现有表示患者和医疗的关系如下: P(P#,Pn,Pg,By),其中 P#为患者编号, Pn为患者姓名, Pg为性别, By为出生日期, Tr(P#,D#,Date,Rt),其中 D#为医生编号,Da
7、te为就诊日期, Rt为诊断结果。检索在 1号医生 处就诊的病人姓名的表达式是19 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 A)矩形 ( B)三角形 ( C)菱形 ( D)椭圆形 20 在关系表中,属性值必须是另一个表主键的有效值或空值,这样的属性是 ( A)外键 ( B)候选键 ( C)主键 ( D)主属性 21 现有表示患者和医疗的关系如下: P(P#, Pn, Pg, By),其中 P#为患者编号,Pn为患者姓名, Pg为性别, By为出生日期, Tr(P#, D#, Date, Rt),其中 D#为医生编号, Date为就诊日期, Rt为诊断结果。检索在 1号医生处就诊 且诊断结果为感冒的
8、病人姓名的表达式是 22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 ( A)数据操作复杂的问题 ( B)查询速度低的问题 ( C)插入、删除异常及数据冗余问题 ( D)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的问题 23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分为 ( A)层次、网状和关系 ( B)大型、中型和小型 ( C)西文、中文和兼容 (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24 现有表示患者和医疗的关系如下: P(P#,Pn,Pg,By),其中 P#为患者编号, Pn为患者姓名, Pg为性别, By为出生 日期, Tr(P#,D#,Date,Rt),其中 D#为医生编号,Date为就诊日期, Rt为诊断结果。检
9、索在 1号医生处就诊的男性病人姓名的表达式是 25 下面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 A)数据冗余度高 ( B)数据具有完整性 ( C)数据共享性好 ( D)数据独立性高 26 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只能由一名员工使用,则实体员工和计算机间的联系是 ( A)一对多 ( B)多对多 ( C)多对一 ( D)一对一 27 第二范式是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消除了 ( A)多值依赖 ( B)非 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 C)主键值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 D)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28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可以有任意多个 ( A)外模式 (用户模式 ) ( B)模式 ( C)内模
10、式 (物理模式 ) ( D)外模式和内模式 29 学生选课成绩表的关系模式是 SC(S#, C#, G),其中 S为学号, C#为课号,G为成绩,学号为 20的学生所选课程中成绩及格的全部课号为 30 第三范式是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消除了 ( A)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 B)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 C) 多值依赖 ( D)以上三项 31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A)数据的操作 ( B)数据模型 ( C)操作信息 ( D)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2 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 A)数据共享 ( B)数据处理并发性 ( C)管理规范性 ( D)逻辑独立性和
11、物理独立性 33 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 S(S#,Sn,Sd,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年龄 ); C(C#Cn, P#)(其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先选课 ); SC(S#,C#, G)(其属性分别学号、课 号和成绩 )。检索选修了课程号为 2且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姓名的表达式是 34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约束和 ( A)查询 ( B)数据类型 ( C)关系运算 ( D)数据操作 35 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可由多名员工使用,则实体员工和计算机间的联系是 ( A)多对多 ( B)一对多 ( C)一对一 ( D)多对一 36 定义学生选修课程
12、的关系模式如下: S(S#,Sn,Sd,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年龄 ); C(C#, Cn, P#)(其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 、先选课 ); SC(S#, C#, G)(其属性分别学号、课号和成绩 )。 检索选修课程名为 “操作系统 ”的成绩在 90分以上 (含 90分 )的学生姓名的表达式是 37 下面选项中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 A)与列的次序无关 (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 C)与行的次序无关 ( D)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38 工厂生产中所需的零件可以存放在多个仓库中,而每一仓库中可存放多种零件。则实体仓库和零件间的联系是 ( A)多对多 (
13、 B)一对多 ( C)多对一 ( D)一对一 国家二级 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 8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人工管理阶段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学生选修课程活动的实体联系模型中,实体分别是学生和课程,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 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 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 1NF。简单的说,就是每一个列
14、(属性 )只有一个,没有重复。第一范式 (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对于本题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模式 STC(SNO, SN, SA, TN, CN, G),其中的六个属性分别为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教师的姓名、课程名以及学生的成绩。六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所以这个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数
15、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关系模式是用来记录用户数据的二维表。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关系模式 S(S#,Sn,Sd,Dc,Sa )中把学号 S#设置为主键,则其它列姓名、所在系、所在系的系主任、年龄都依赖主键学号 S撑。在 C(C#, Cn,P#)中将 C#课程号设置为主键,则课程名、先修课
16、都依赖主键 C#。在 SC(S#,C#, G)中,将 S#, C#设置为主键,则 G成绩依赖于主键 S#, C#。所以该关系模式是第二范式。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数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所以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关系数据
17、库设计中,将 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的过程是逻辑设计。概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把概念性的东西用图形化表示出来。所以选择A选项。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第三范式,每个非关键字列都独立于其他非关键字列,并依赖于关键字,第三范式指数据库中不能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关系。在本题中,在关系模式S(S#,Sn,Sd,Dc,Sa)中把学号 S#设置为主键,则其它列姓名、所在系、所在系的系主任、年龄都依赖主键学号 S撑,非关键字之间都独立,不存在函数依赖关系。在 C(C# Cn, P#)中将 C#课程号设置为主键,则课程名、先修课都依赖主键C#,非关键字之间都独立,不存
18、在函数依赖关系。在 SC(S#, C#, G)中,将 S#,C#设置为主键,则 G成 绩依赖于主键 S#, C#。所以该关系模式是第三范式。选项 C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给出了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内模式又称为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所以选项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将 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19、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一般需要中间表,中间表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所以选项 B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 S(S#, Sn, Sd, Dc, Sa)(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所在系的系主任、年龄 )中,将学号 S设置主关键字,属性所在系的系主任 (Dc)依赖属性所在系 (Sd)这个属性,这是一个部分依赖关系。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三级模式体 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即数据独立性。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4 【正确答
20、案】 B 【试题解析】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 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 E-R图: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 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所以选项 B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检索选修了课程号为 2的课且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的表达式,首先对关系模式 SC在 C#列进行满足课程号
21、为 2并且成绩不及格 (G 60)选择运算,对得到的结果,再在学号 S#列进行投影运算。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很普遍,它们自顶向下、层次分明。 【知 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包括关系的数据操纵、关系的数据结构和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所以应选 A选项。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检索在 1号医生处就诊的病人姓名的表达式,首先对 Tr(P#, D#,Date, Rt)关系在以
22、就诊日期 D#=1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在 1号出诊的医生信息,然后再与患者 P(P#, Pn, Pg, By)关系作自然连接运算,对运算结果在患者编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患者姓名 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得到在 1号医生处就诊的病人姓名。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1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 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在矩形内写上该实体集的名字;用椭圆形表示属性,用菱形 (内部写上联系名 )表示联系。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如果公共关键字在一个关系中是主关键字,那么这个公共关键字被称为另一个关系的外键。由此可见,外
23、键表示了两个关系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另一个关系的外键作主关键字的表被称为 主表,具有此外键的表被称为主表的从表。外键又称作外关键字。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主要目的是控制存储在外键表中的数据。使两张表形成关联,外键只能引用外表中的列的值或使用空值。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检索在 1号医生处就诊且诊断结果为感冒的病人姓名的表达式,首先对 Tr(P#,D#,Date,Rt)关系在以就诊日期 D#=1并且 Rt为诊断结果为 “感冒 ”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在 1号出诊的医生信息,然后再与患者 P(P#,Pn,Pg,By)关系作自然连接
24、运算,对运算结果在患者编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患者姓名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得到在 1号医生处就诊且诊断结果为感冒的病人姓名。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关系模式将导致数据冗余和存储异常,而存储异常问题有: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以上的关系模式属于 “不好 ”的关系,要消除这些 “不好 ”的关系和数据依赖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这正是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选项 c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传统数据模型分为三种:层次数据模型
25、、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检索在 1号医生处就诊的男性病人姓名的表达式,首先对Tr(P#,D#,Date,Rt)关系在以就诊日期 D#=1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在 1号出诊的医生信息。然后再与患者 P(P#,Pn,Pg,By)关系中在以患者性别 Pg=”男 ”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患者为男性的信息 ,两者作自然连接运算,对运算结果在患者编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患者姓名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得到在 1号医生处就诊的男性病人姓名。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26、】 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实现数据共享; 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故障恢复。数据库中的表只能尽量避免数据的重复,不能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所以选项 A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只能由一名员工使用,所以实体员工和计算机间的联系是多对一。所以选项 C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第二范式实际上对关系增加了一约束,就是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码,即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27、可达到第二范式。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给出了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所以应选 A。 小提示: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2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首选以学号 S#等于 20,并且成绩 G大于等于 60为条件对关系SC(S#, C#, G)作选择操作,得到学号 S#等于 20,并且成绩
28、G大于等于 60的记录,再对这些记录在课号 C#列上作投影操作, 就得到学号为 20的学生所选课程中成绩及格的全部课号的表达式。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第三范式要满足以下的条件:首先要满足第二范式,其次非主属性之间不存在函数依赖。由于满足了第二范式,表示每个非主属性都函数依赖于主键。如果非主属性之间存在了函数依赖,就会存在传递依赖,这样就不满足第三范式。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数据库里存放的是一些元数据的东西,比如很多表 ,表中有数据字段,表与表之间有关系,最终表存放
29、到表空间中,而表空间存放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为数据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等内模 式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为数据物理独立性。
30、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首先对关系 SC(S#, C#, G)以课号 C#=2并且成绩 G小于 60分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课号 C#=2并且成绩 G小于 60分的记录,然后再与学生S(S#,Sn,Sd,Sa)关系作自然连接运算,对运算结果在学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学生姓名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得到选修了课 程号为 2且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姓名。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5 【正
31、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可由多名员工使用,则实体员工和计算机间的联系是多对多。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首先对 C(C#, Cn, P#)关系 在以课程名 Cn为 “操作系统 ”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 C关系中课程名为操作系统的记录,然后再与 SC(S#, C#, G)关系在以成绩 G大于等于 90为条件作选择运算,得到成绩大于等于 90的记录,两者作自然连接运算,对运算结果在课号列作投影运算,再在学号列作一次投影运算,再在姓名列上用投影运算,得到选修课程名为 “操作系统 ”的成绩在 90分以上(含 90分 )的学生姓名。所以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具有下列的性质,同一列数据项要具有相同的 数据类型,不同的列可以有相同的数据类型。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记录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字段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所以选项 D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 3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零件可以存放在多个仓库中,而每一仓库中可存放多种零件。则实体仓库和零件间的联系是多对多的关系。选项 A正确。 【知识模块】 数据库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