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 资源ID:334437       资源大小:10.9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

    1、2011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我们称朱元璋为洪武帝时,是在说他的 A庙号 B谥号 C尊号 D年号 答案: D 历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洛赫强调 A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B研究历史为现实服务 C只有了解现实才能正确认识历史 D历史和现实相互贯通 答案: D 20世纪 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

    2、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 “巨人 ”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D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 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当时提出该口号的主要意图是 A反对协约国干涉,巩固苏维埃政权 B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C快速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将德国法西斯从苏联国土上赶出去 答案: C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

    3、“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专制王权 B主张自由平等 C保护私有财产 D倡导民主法制 答案: C 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对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状况概述的关键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50年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公私合营、全民炼钢 B 60年代,赶英超美、斗私批修、造反有理、上山下乡 C 70年代,石油自给、批林批孔、解放思想、参加高考 D 80年代,改革开放、下海经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答案: A 康有为 1898年呈递光绪帝的请断发易服折: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

    4、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从中可以看出 A康有为力促光绪帝下决心变法图强 B维新派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适应工业化需要 C清政府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变社会风尚 D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B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歌谣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元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明朝时,江浙一带 “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 ”。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A直接进行频繁的物物交换 B以棉纺织业为新兴产业 C小

    5、生产者与市场联系紧密 D商人与小生产者形成雇佣关系 答案: D 1214 世纪,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这两次过程的相似点是 A创立了兵民合一的政治制度 B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C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D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答案: C 朱子语类: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朱熹的这段话 A揭示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B以封建正统观念分析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原因 C认为曹操和孙权不能成就霸业 D揭示了刘备能够复兴汉室的原因 答案: B 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 ”下列理解正确

    6、的是 A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以先天素质为基础 C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D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2分)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鼓励中国人到日本留学。 “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费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50年代出现了公派留苏热潮。新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强大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决定以它为榜样来建设新中国。当时新中国急需各式人才,公派人员留苏就

    7、是一条有效培植人才的捷径。 周霁中国百年留学潮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首次考察 、任用留学生,下面是部分试题: “一、国际公法类:两国交战,局外之国不得干预,谓之局外中立。局外中立国与交战国之间,其权利义务若何,试据学理与各国成例而详论之。 二、法律诉讼类:各国裁判均尚证据,不尚口供,无刑讯之弊而能得其真情,究其办法若何,试条陈之。 三、商业财政类:银行为一国财政之枢纽,其种类功用若何,试详论之。 四、机械学:火车头之制造法。 五、化学:安全火柴之前途及其制造法。 大公报 1905年 6月 8日 材料四 考试后,清政府对考生赐予出身等级: “金邦平、唐宝锷均著给予进士出身,赏给翰林院检讨。

    8、张 绪、曹汝霖、胡宗瀛,均著给予进士出身,按所习科学,以主事分部学习行走。陆宗舆著给予举人出身,以内阁中书用。王守善、陆世芬、王宰善、高淑琦、沈琨,均著给予举人出身,以知县分省补用。 ” 大公报 1905年 7月 16日 材料五 “若中国之考试留学生为何哉?如谓考试学问欤?则各国学校之文凭,岂竟不足为凭?如欲用之欤?则习理科而使之外交,习商业而使之知县,已甚不伦矣。况乎若今之徒与以翰林、进士、举人之空名者,更安有所用?然则此学部考试也,特一种愚人之术耳 ”。 时报 1910年 3月 31日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为什么甲午战争后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 10分) (

    9、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只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6分) (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年清政府考察留学生的试题内容的特点。( 12分) ( 4)根据材料三、四、五,你如何评价清政府对留学生的考察方式?( 4分) 答案: (1)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人痛感要向日本学习。 到日本留学的费用较低。 日本距离中国较近,往返方便。 日语与中文相似, 语言关相对容易过。 日本人已经对西学作了提炼,借鉴过来更方便。 中国与日本的风俗人情更相近。 (10分 ) (2)原因:新中国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对新中国持敌视态度;社会主义建设展开急需各种建设人才。 (每点 2分

    10、,共 6分 ) (3) 结合时事,如第一题与日俄战争有关。 引进西方新思想,如第二题觉得中国法律有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学习西方的审判方法。 重视经济,如第三题已经认识到银行的重要性。 重视科技实学,如第四、五题都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科学技术。 (每点 3分共 12分 ) (4) 在考试内容上,清政府 已经关注现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2分 ) 在留学生的任用上,清政府只给留学生一个身份头衔,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 (2分 ) (共 60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黄河从古至春秋时代就一直在今天华北平原一带不断演出 “龙摆尾

    11、”的话剧。频繁的改道,泛滥形成大片的黄土原野为旱作农业提供了广袤肥沃而松软的土地,这一地带的气候也颇有规律雨季正好在农作物的生长期。于是,适宜黄土带生长、成熟期短又易于保存的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 既经历了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充分吸收了周围地带的文化精华,终于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主流。 材料二 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关中,向东可以达到豫东。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

    12、,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 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河洛文化为黄河文明充实了内容,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河文明成为 “中华早期文明的主流 ”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战国时期河洛文化在政治制度、农业工具技术和思想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2分 ) 答案:( 1)黄土肥沃、松软、广袤;气候有规律,雨季正好在农作物的生长期;主要 粮食作物粟适宜黄土地带生长、成熟期短又易于保存;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既经历了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充分吸收了周围地带的文化精华,终于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主流。( 8分) ( 2)政治制度:军功制取代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开始取代分封制;封建中央集权制开始确立。( 6分) 农业技术:铁农具使用扩大;牛耕的推广;出现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思想:百家争鸣的出现,学术繁荣。( 6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