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4.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26565       资源大小:32.3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4.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2 4.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中 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 N 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N 点是第 n个点,则 vn gnT N 点是第 n个点,则 vn g(n-1)T vn vn A B C D 答案: C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略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选用重锤的质量过大 B选用重锤的质量过小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负功 D实验时操作不仔细,实验数据测量

    2、不准确 答案: C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则结果 ( ) A mghmv2 B mghmv2 C mgh mv2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A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更为有利的是 ( ) 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答案: D 某位同学做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 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

    3、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 答案: C 有 4 条用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频率均为 50 Hz)打出的纸带 A、 B、 C、 D,其中一条是做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 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 s1、 s2、 s3.请你根据下列 s1、 s2、 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9.791m/s2)( ) A 61.0 mm,65.8 mm,70.7 mm B 41.2 mm,45.1 mm,53.0 mm

    4、C 49.6 mm,53.5 mm,57.3 mm D 60.5 mm,61.0 mm,60.6 mm 答案: C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 v和下落高度 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测出下落时间 t,通过 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 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通过 v计算出瞬时速度 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v,并通过 h计算出高度 h D用刻度尺测出

    5、物体下落的高度 h,根据做匀变速直 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v 答案: D 实验题 ( 1)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不正确或没有必要的是 _(填序号即可 ) A正确安装好实验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出下落重物的质量,且精确到 0.01 kg D为了使打出来的第一个点清晰,应该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 E为了防止重物掉到地上,需要在其落地以前用手接住 F在纸带上离起始点较远的地方选择几个连续的点,测出它们距起始点的距离 (2)某个小组的三位同学按照正确

    6、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 .其中 O 是起始点, A、 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 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O 到 A、 B、 C各点的距离,用重锤在 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9.80 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f 50 Hz,设重锤质量为 1.00 kg. 甲同学发现,图中的 B是除起始点外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 n个点因此他用vB ngT(T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 )计算 B点对应时刻物体的速度,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动能的增加量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 O 点到 B点的距离 hB计算 B

    7、点对应时刻物体的速度vB .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动能的增加量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 丙同学用 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 B点对应的物体瞬时速度,若 hA 9.51 cm,hB 12.42 cm, hC 15.70 cm,则丙同学算得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 ),而动能的增加量为 _J,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动能的增加量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若你是指导老师,你认为三个同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 _ (选填 “甲 ”“乙 ”“丙 ”此空为不定项选择 ) 答案: (1)BCDE

    8、(2) 小于 等于 1.22 1.20 大于 丙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 _ A打点计时器 (包括纸带 ); B重物;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 F.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 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然后 _ (3)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_,使重物获得的动能_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_ (4)如果以 v2/2 为纵轴,以 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h图线是 _,该线的斜率等于 _ 答案: (1)ABD (2)底板要竖直 给打点计时器通电 释放重 物 (3)

    9、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有摩擦阻力 小于 质量和密度大一些的 (4)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重力加速度 g 在验证 “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 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 O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 A、 B、 C、 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重物由 O 点运动到B点时, (重物质量为 m)求: (1)重力势能减少量为多少? (2)动能增加量为多少? (3)根据数据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911m J (2

    10、)1.89m J (3)见 某同学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编排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把纸带固定到重物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提到一定高度 C拆掉导线,整理仪器 D断开电源,调整纸带,重做两次 E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F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计数点与起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到结论 G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 H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I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 J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 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_,可有可无的是 _,其余正确且必要的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是 _ (均只需填步骤的代号 ) 答案: EI A JGBHDCF 在 “验

    11、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 O 点为起始点, A、 B、 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 50 Hz交变电流,用毫米刻度尺测得 OA 11.13 cm, OB 17.69 cm, OC 25.9 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 _,应该写成 _cm. (2)在计数点 A和 B之间、 B和 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物的质量为 m kg.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当打点计时器打到 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_J,这时它的动能为 _J (g取 9.80 m/s2) 答案: (1)25.9 cm 25.90 (2)1.73m 1.70m 在验证机

    12、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为 T,某一组同学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甲、乙两个同学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甲同学测出了 C点到第一点 O 的距离 hOC, 利用 v 2ghOC计算得到了 C点的速度,然后验证 mghOC与 mv 相等乙同学测出了 A、 B、 C、 D各点到第一点 O的距离 hA、 hB、 hC、 hD,利用 vB、 vC计算 B、 C点的速度,然后验证了mg(hC-hB)与 mv-mv是否相等 请你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做法逐一分析,不合理之处提出完善办法 答案:甲同学的做法错误 乙同学的做法不合适 原因见 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打

    13、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9.8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1.00 kg,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 1、第 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0.10 cm、 0.19 cm和 0.25 cm,则可肯定 _(填 “甲 ”“乙 ”或 “丙 ”)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_ 答案:丙 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要用工具测量的有_,通过计算得到的有 _ A重锤 的质量 B初始时重锤距地面的高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 答案: C D 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4、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米尺 B秒表 C 0 12 V的直流电源 D 0 12 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_ _.(写出两个原因 ) 答案: (1)AD (2)见 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 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 30, 1和 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1、 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5.0010-2 s、 2.0010-2 s已知滑块质量为 2.00 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 5.00 cm,光电门 1和 2之间的距离为 0.54 m, g 9.80 m/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 (1)滑块经过光电门 1时的速度 v1 _m/s,通过光电门 2时的速度 v2_m/s; (2)滑块通过光电门 1、 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 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J. 答案: (1)1.00 2.50 (2)5.25 5.29


    注意事项

    本文(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4.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